..续本文上一页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
1997年,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寺开设《佛教世界观》讲座,本文根据讲座问答部分的录音整理。
问:六道中有鬼道,地狱中是不是也是鬼呢?
答:鬼道是鬼道,地狱道是地狱道,两者是不同的。地狱道众生因为业力牵引而处于水深火热的极度痛苦之中;但鬼道的众生则和人道同样,属于一种生命的形式,本身有苦也有乐,并不是纯粹的受苦。
问:宇宙有成、住、坏、空的过程,那么在空劫时,有情住在何处?
答:当这个世界空了的时候,有情到哪里去呢?这很好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去。根据佛经记载,当世界进入坏的状态,有情就会在这个世界慢慢消失,然后随着各自的业力到其他星球去投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有什么担心顾虑,事实上,科学家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在宇宙间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问:古印度时为什么会产生宿命观?它之所以为人们接受的理由是什么?
答:宿命观不仅在古印度有之,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也包括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如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于宿命观产生的原因,是出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也就是从现象去考察它的根源,从果去考察因,无论什么现象的产生都一定有它的原因所在。如果这种考察不是全面的、透彻的,就容易产生机械的、错误的认识,也因此而导致宿命论的产生。
宿命观为什么会被大家接受呢?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不能对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所迷惑。
问:六道里的畜生道如何通过修行获得解脱?
答: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还是人道的众生。除人道以外,畜生道、天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生道因为太愚痴而没有能力修行。而人道有苦有乐,就会有离苦得乐的希求,并且,人有智慧也有能力为改善自身幸福不断地探讨真理。那么,畜生道的众生又如何解脱?或者它们永远就是畜生?畜生道的众生也是果报生,果报一旦偿还,就会随着往昔的业力继续流转六道,当它们转生到人道之时,就有机会修行了。
问:佛教有三种斋期:观音斋、十日斋、六日斋,有什么区别?
答:斋期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人觉得自己有条件多吃几天素,那就可以持十天斋;也有人觉得条件还不够,就可以持六天斋。通常,我们总是将吃斋等同于吃素,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吃素不等于吃斋。斋是清净的意思,在佛经里,“过午不食为斋”。佛教里有八关斋戒,不仅要求受持者过午不食,更要以一种清净的身心去修行,那才是斋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六天或十天中要过着严格的生活,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所持的戒律已接近于出家的生活。能够这样如法地过六天清净生活,才叫持六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那就不叫持斋,而叫吃素。
问:过午不食的“午”,是十一点到十二点还是十二点到一点呢?
答:按时间计算应该是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一般来讲就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柱子,当太阳的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的时间。那么,持午的人应从第一天的正午到次日早上什么时候才可以吃饭呢?早上不是按时间来计算的,佛经里讲,是明相现时,它又是以什么为依据呢?当我们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手上的指纹时,就可以吃饭了。
问:佛教的极乐世界有没有成、住、坏、空?
答:我们辛辛苦苦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万一它也成、住、坏、空了呢?所以,这个问题的确有必要搞清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所讲的三界是个污浊的世界,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一点不完美,这是佛国和三界的不同之处。其次,西方极乐世界会不会成、住、坏、空呢?我想也是会的,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佛国,一个世界。作为一个世界,它也是有为法,也就会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那么,它不是象我们的世界一样了吗?非也。虽然都是世界,但极乐世界的成、住、坏、空的程度和时间,与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的。如果说我们这个世界经过一百年就进入住、坏、空的状态,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大家清净的善业,就能够保持更长久的时间。
问:为什么佛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答:佛说法当然是要有因缘,没有因缘怎么说法?就以我们的讲座为例,如果这个讲堂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能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呢,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八识规矩颂,你们能不能听得懂呢?肯定是听不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基来说法,听众的根基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是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说不同的法,是应机设教。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问:一定要举行某种仪式才能算皈依吗?自己内心皈依佛皈依法,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不可以的,皈依佛法一定要举行相应的仪式。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在佛、法、僧面前至诚皈依,我们才能获得皈依体,才能获得三宝的加持,如果我们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但不能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自己产生多少约束的作用,效果不会很好。
问:《六祖坛经》讲,“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可是西方极乐世界路途遥远,是不是矛盾呢?
答:这是两种根基,两个层次。《六祖坛经》说“西方只在目前”,“心净则佛土净”,这是从见性的角度来说,是对上根利智而言;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以西方的弥陀净土为依归,还是需要依赖他力往生。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并不矛盾。
问:佛教的世界观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还是佛教界的共同结论?
答:佛教的世界观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当然其中也一部分印度传统文化的内容。后世的佛弟子,对这些思想又有进一步的说明。
问:佛陀时代得神通的人很多,现在为什么没有?
答:因为神通是要通过禅定的修习来获得,现在修禅的人很少,而在佛陀时代,每个比丘都要修禅定,而且当时的人根基深厚、道心坚固,修行很容易成就。有了禅定的基础之后,神通自然就具备了。
问:佛教里面的不杀生,是不是也包括对蚊子、苍蝇、蟑螂这些害虫呢?
答:我们总是说,蚊子、蟑螂是四害嘛!或者说,如果我不杀它,它就要咬我!所以觉得蚊子、蟑螂是该杀的。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一切众生的,当然也包括一切动物,包括蚊子、蟑螂。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不杀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通常,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要咬我,那我为什么不能杀它呢?觉得自己很有些道理。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认识:我们的思想境界比它高、度量比它大,不跟它一般见识,再说,它不过是咬了我们一下,罪不至死。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境界上。
问:宇宙形成于风,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讲过,可能大家没有注意。风是来源于有情的共业,也就是一切有情的共同业力,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发出强大的磁场,然后在空中形成旋风。
问:天人的欲望比人间弱,那地狱众生的欲望是否比人间强呢?
答:地狱的众生有没有欲望呢?地狱的众生虽然有欲望存在,但因为时刻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所以,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欲望。堕落在八寒地狱的已经冻成冰棍雪糕,再有什么欲望也一同被冻结了。
问:学佛是不是一定要素食呢?
答:从目前的佛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这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所以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而藏传佛教地区,则是因为素菜太少。所以,素食是汉传佛教特色,那么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首先,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慈悲一切众生,而素食则是慈悲的最好表现,虽然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吃的都是三净肉,也就是说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但只要有人消费,总是要有人去杀生。只有素食才能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杜绝杀生的现象。作为学佛人来说,只要有条件,最好还是吃素;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吃菜边肉也没有关系。有的居士一学佛就要在家里另搞一套锅碗,什么都涮了又涮、涮了又涮,惟恐沾上荤腥,结果搞得全家鸡犬不得安宁!这也不太合适,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来行事。
问:娑婆世界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佛教化的区域。那么,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上这个小世界涅槃之后,是否会在娑婆世界其他小世界度众生呢?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仅仅是一个小世界,是宇宙间无量无数世界中的一个。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出世,是不是对我们这些众生情有独钟呢?非也。据《华严经》记载,释迦牟尼在娑婆世界出现的同时,也在很多其他世界出现。《梵网经》亦云:“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就像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映现出一轮明月,而当天上的月亮消失后,水中的千万个月亮也随之消失。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入灭之时,也同会在其他世界一同隐没。
问:当西方极乐世界坏了,空了之后,那里的佛菩萨和往生去的人怎么办呢?
答:有那么多的佛菩萨,那么多神通广大的圣贤,他们很快会依照他们的愿力建造一个和西方极乐国土同样的世界。
问…
《济群法师开示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