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惑录二▪P3

  ..续本文上一页管带。每隔一个时段,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就回顾一下,看安祥在不在?这是自觉的功夫,这个就叫保任,也叫管带。发觉安祥不在,就要反省为什么?是我不重视它?是我轻忽?还是我犯了错误?至于说如何使安祥加深?那是很简单的,要放松,不要紧张。修心就是要放松、要看淡,要保持轻松,不要抓得太紧,抓得太紧就是执著啊!你要想安祥稳定而能上升就要离执;执著越少、安祥越好,你要是执著越多,那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不调和,越不调和,安祥就没有了。你什么时候没有执著,什么时候你就安祥深深。安祥与执著是誓不两立的。

  认真反省识心达本

  问:当我体悟到本心,当时的感受法喜充满,见到人、事、物都很亲切,就像老师讲的自他不二,可是这种觉受会流失,无法断惑,应如何保有而增强心力?

  答:修养很好的人能研究透彻自他不二的所以然,也就是佛法讲的大圆觉海,那是生命的本体,了解了那个,在理性上虽有认知,但他保持不住,为什么保持不住?被境所转。外面的环境会左右你。要能够八风不动,得失、利害、毁誉、称讥你都不会动摇,别人说你很了不起,你也不得意忘形;别人说你不够看、差劲,你也不会烦恼。你有了一百万也不会喜欢得发狂,丢了一百万也不会上吊,这就是自他不二、得失不二、毁誉、称讥不二,你就能保有安祥了。

  像这样的保持是不容易的,你能够有这个境界,有这个心光的发露,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你要保持它,就必须不为外境所转。道教有所谓的魔考──有魔来考验你。释迦牟尼悟道以后,天魔波旬也都在考验他啊!你要能够接受考验,就必须坚持不二法门,自己要先彻底反省。

  有些人跟我学法,我叫他反省,他不反省,我就逼他反省。他说我反省了,我也写了。我说你写的不对。他说老师没看到怎么知道不对?我说就是不对,你说你这个人看到坏人会生气,忌恶如仇,这是缺点吗?我说这是正义感嘛!他说偶尔会随地吐痰,没有公德心。我说这是小事情。他反省大概都是这一类的。要说对不起别人的事,他说“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借了邻桌同学一张作业纸没有还他,这个是我的错误”。我说算了!你不用反省了,浪费时间嘛!你若真正反省,就要把埋在心灵深处的垃圾挖出来丢掉,把自己的个性变成佛性,佛性是无所不包的,而个性是跟任何东西都对立的,你必须把我执去掉,保持自他不二的心态,便是果位的圣人,就能长久保持,若能保持你就证果了,入圣位,就是圣人。

  如法念金刚经成就金刚心

  问:修学安祥禅,是否一定要念金刚经?或者是因人而异呢?

  答:六祖听人念金刚经而发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师,而且以后他的说法,没有超越金刚经,他是在诠释而且弘扬金刚经。六祖坛经可以说都是金刚经的批注。念不念金刚经因人而异,我曾经讲过念金刚经的方法,金刚经跟别的经不同,它是佛法的本体经,是本体佛、法身佛的经。我坦白说:法身佛念这个经,念这个经就成法身佛,法身佛的修持法门是最高级的。中国从唐代六祖以后,大家都非常尊崇金刚经。金刚经能避邪、解冤、灭罪,功德很大,因为法身无边,所以功德无量。但是念金刚经就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说如是我闻──我听说事情是这样…‥不要念一句想一句,解释它的意思。你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然后把经一合,看看心态改变了没有?这个是念金刚经的方法。如果你念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这样念,那就完全错误了,同样是佛经,为什么有两个极端呢?那是因为对症下药,有的人吃这种药,有的人需要吃那种药。总而言之,佛是大医王,是大法王,他是对症下药,你是什么心态,他跟你说什么法门。四十二章经里说:“譬如食蜜,中边皆甜。”都是好的。你若是学禅就念金刚经,你要是很忙就不要念经。

  常持正念导正心态

  问:如何对治淫念?

  答:淫念人人都有,有很多人不能战胜淫念,于是乎就堕落。在杜漏歌词里说:“躯壳起念滋三毒。”三毒就是淫、怒、痴,也就是贪、嗔、痴。贪财、贪色都是贪。你如果不想这个事,就没这个事,越想,它就越严重。四十二章经里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很多事情都是想出来的,当淫念来的时候,就想失意的情形,想那种很狼狈的样子,你换个主题去想,淫欲之火就熄灭了。

  常言说:“饱暖思淫欲”,吃饱了没事干,就是佛讲的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都很旺盛,都很饱和,他就会起贪、嗔、痴邪恶之念。

  人到生理过盛的时候,想打架,就是嗔,打不过人家没关系,挨几拳也很爽快。为什么?五阴炽盛。所以说修行人要调饮食,譬如不要吃大蒜、葱、韭菜、肉类……等。如果体重已超过标准,就不要再吃肉,喝点脱脂奶粉,蛋白质、钙质也都够了,吃点青菜、水果,帮助肠蠕动,对身体是有益的。

  我在桃园时,台南来了几位朋友,他们跟我讲起台南市最有名的几种小吃,说著说著就流口水了。我说你要是不讲,口水就少了,你如果想想那挑水肥的,就没有口水了。这不是说笑话,佛法是因病予药的对治法门。净土宗、天台宗有“白骨观”,你想这个人活著时候很漂亮,男士很潇洒,女人如花似玉,但是死了三天以后,他会是什么形状?四天、五天、六天以后,那再也不是什么上帝的杰作,也不是艺术品了,那会很难看。到了一个礼拜以后,你看了会恶心,睡觉会作噩梦。再下去肉体腐烂、长蛆虫,然后变成一堆白色的骨头……。做这种观想就不会起淫念了。

  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最大的忧患是我有个肉体,饿了要吃,冷了要穿,做事做得好,别人会忌妒;做得不好,会遭别人轻视。老子还说要勤要俭,俭不是说用钱俭省,而是话要少说,免得伤中气;性生活要减少,免得伤元气。修行,不论学任何宗派,最重要的是独行道。世法当中任何一门高深的成就也都是独行道。日本的宫本武藏不娶太太,他如果有家有太太,跟人决斗就不灵了,那是千分之一秒决生死的事。剑道、武术也是一样,所谓的童子功、铁布衫、金钟罩都是童子功。所以,修行人要常持正念,经常观心,要想就想光明解脱,想众生之苦,这样才能导正心态。

  有了安祥就不会生气

  问:要做到不生气很难,怎样才能做到不生气,使自己的心态安祥?

  答:我讲牧牛图颂,所谓的见牛就是见到安祥;慢慢调伏就是保任安祥;最后是人牛合一,安祥跟你合一,你就是安祥,安祥就是你。那个时候就是华严境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我有时候也不能免俗,也会感觉很懊丧;有的时候也爱生气,若说我从来不生气,那是骗人的话,我一年中也爱生那么几次气,但我坦白跟各位讲,安祥并不因为如此而消失。因为安祥就是我,我就是安祥,而我前一分钟生气,后一分钟就哈哈大笑。你能够无住生心,应无所住,不要他占领你心理上的空间,那你的安祥很容易保任。

  你要保持甚深安祥的话,你有时间就观心,观心就是自觉,做自觉的功夫。观心不是一天观个几个小时,而是长久持续的。你要是很忙的话,一天起码要两个小时,这样才会有进步。

  开始观心就有初步的安祥,初步的安祥就跟牧牛图上说的一样,一不小心牛就跑掉了,你要用绳子牵著它,到最后人牛合一,打都打不走,也即是禅宗讲的“露地白牛”。人牛合一时才有甚深安祥。要安祥跟你合一,你必须下一番功夫,平时要时时保任及管带,三个月乃至一百天,安祥都在,以后就不会溜走了,除非你大怒、大悲、大放纵,否则安祥不会走,安祥不走的话,你就是发光的人。

  现在有人发明了测光仪,可以把练气功者的气测出来,到了一百天安祥都不走的话,你伸个手指,你的光比气功师强一百倍。各位不要以为安祥禅是无为法,我们也没有学什么功,你如果把安祥学得好,什么都有,一切有为法都包括了,你每一秒钟都是发光的人,这叫做光的天使。

  这一次禅学会推行散播安祥活动,就是集合光的天使,散播安祥。各位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有功德,因为有了功德才可以庄严法身。

  时间即是生命不要虚度此生

  问:最近我总是有虚度此生的感觉,请问师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产生?要如何去调适自己?

  答:有虚度此生的感觉很好,这个感觉就是善根发露。有些人常常发牢骚,说我生不逢辰,歹运、歹命,都遇上坏的,因此无法得意。一个真正善根发露的人,他会懊丧地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少壮没有努力,所以现在还是蹉跎自误。我们没有掌握住今天,没有把今天奉献出来,就无法奢望明天会更好。不付出今天就没有更好的明天。你今天的成就,就是昨天的付出,你如果昨天没有付出,今天不可能会更好。

  我们知道宇宙是个因果网,谁也逃不过因果法则,你要想不虚度此生,就要抓住每一秒钟的时间,好好的利用,而最佳的利用方法就是设法自我完成、自我发掘、自我净化,设法从六尘的污染当中,把自己那个一尘不染的佛性发掘出来,让祂抬头,让祂作你的主宰。

  先改变自己家人随同改变

  问:我常看不惯妈妈的举止,而且跟妈妈之间缺少了亲密感,要如何才能改变?

  答:我们的修行是内明,向内明白自己,而不是向外驰求。修行是要你放宽心量包容别人。你不应该看妈妈不顺眼,应该看自己不顺眼,你试试看,心量放宽一点,从今以后,专找自己的毛病,找妈妈可爱的地方,半年以后你一定很调和,而且在这个阶段当中,要常常怜悯妈妈,不要跟妈妈对立,不二法门嘛!你就是妈妈,妈妈就是你,没有妈妈就没有你,所以看妈妈应该很顺眼。若看她的动作、说话很令你讨厌时,你就感觉他很可怜,她活得很苦恼;如果你妈妈爱发牢骚、爱…

《解惑录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