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疏讲解 第18集

  大日经疏讲解

  南无大悲毘盧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18集

  到了即身成佛境界的时候就色心不二,因为色心悉皆成就圆满,所以刚刚讲心易转,心不易成。易也是比较而言,要转心已经够不容易,但转身就更难。心可以很快就转,身不是容易那么快就转,即使你熬药也要有一定的火候,就好象以前的干将、莫邪,要打名剑也是要一定的火候,除你能配对料以外。所以身不易成,成所作智就到最后才成功,将理落实于事,就固定了,不会再变了,就确定了。英文讲就是给它一个形式,成形,即使学佛也有种种的观念的问题在里面,你观念不是很究竟圆满的话,你就不容易达到究竟圆满,而且以为已经到顶了。不过以为已经到顶了是很好笑的事,就好象业障重的人,学佛一年的他就已经到顶了,往后五十年,说我学佛五十几年都是在原地踏步,有时候也踏得很凶,把地都踏凹下去了,但还是原地,没有往前一步。这已经算不简单了,他只要不要向后转就不错了,甚至起步走就更糟了;或是向右转,然后绕圈子,所以第一年向前走一步再原地踏步已经算是好的了,就难能可贵的了。

  我们一般显教最高就是达到即心是佛,对即心是佛的知、解、信、悟,知了以后能解,解了以后能信,信了以后能够悟,到这个境地。至于在悟了以后向上一步,这是禅宗的话:向上一步,就缺染。你看禅宗的公案里面,大部分的禅师都这样,他悟了,不管是自悟或通常是参大禅师以后悟了,悟了以后是什么?最典型的就是大珠慧海禅师:我即一时休去,什么?就是息心就住山,大部分都这样。息心住山就开始在山里这样修,可你如果去问他请问禅师你用功不用功,他就说:用功,请问大师如何用功。他说吃饭穿衣,就是这样,就是类似反璞归真,不再有什么妄想分别,那就是或者说所谓的随缘度日。也就是说在向上一步的修证,就从来没有触及到,从来没有明白的讲出来是什么东西,是相当有点含糊,当然他讲的吃饭穿衣、随缘度日、随缘度化等等,那些都是对的,都是真的,但是真正具体的说再怎么样精进,再往上撞,这一块就缺少了。这一块就正好是悟了以后才是真正大勇猛大修的时候,它缺的正好是密教进来的时候,《楞严经》讲: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你必须还是先要悟,悟什么?悟理悟心,悟了以后再去修心、修理。你如果没有悟了,你修什么?不知道要修什么,依《楞严经》讲也是这样。

  《楞严经》从七处徴心开始,十番显见,乃至于二十五圣圆通,开展了一系列的如来藏的密宝,最后归于实修,依三密修。就是楞严咒,修首楞严法就是以楞严咒为主开始修,因为这个修已经不是普通的修,是高阶层的,进阶的修证,所以一定是要三密加持来修,自己要努力精进,而同时必须要有如来的三密加持这样子来修。这时候就是高阶段的修,就是必须要依密法来,显教已经到顶了,就是由显入密了,显教有没有必要?有必要。如果你是要修无上菩提,就必须是要显教,然后一路上来到密教,就好象你要爬山一定从山角下爬起,你如果我坐直升机一下就飞到山顶上可不可以?也可以,你有直升机可以,可是你那直升机也要从山角下一直飞到上面去,不能凭空,这一段都不要,直接到山顶,不可能的事。所以直升机是方便、比较快,你有钱,谁怨得你,你有钱你可以付得起,你一下就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在佛法中的最高根人,而且最大福德的人,你才有这么大资本购买一个私人直升机。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由下而上,你的直升机还是要先升上去,不能说不升就到了,理上是这样。所以显教的东西,那些道理还是要,为什么?我直接修密法行吗?不行,为什么?密法要证的境界就是显教里面所讲的到的境界!但只是依显教你可以悟到,你证不到!

  就好象我们可以去逛百货橱窗,可我没钱买只能看一看,你知解佛理而不能碰触的人,就好象逛百货橱窗的这样。那就是显教的知解,你如果稍微有一点钱就可以买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小一点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大本钱就可以把你所看到的最好的买回去,你就必须要有资粮、福德、因缘具足。以佛法来讲,你具足显教的种种知解信悟,最后悟了修证入三密加持的境界,如来的三密加持,三尊三昧的境界。所以这讲起来就很令人可惜或伤感,我们中国佛教就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二王消灭掉了,我们就暴残所缺,执了一点佛法就在那边打转,就一直上不去。现在所幸我们把法请回来了,所以大家都有希望,你如果不能买20克拉,你买我这个半克拉的也行,也算是亮晶晶,一咒一印也都是真正的钻石,对不对?可以装点你的相好庄严,更加庄严,讲到钻石大家眼睛都大了。我说真言宗或密教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它就是真正的三根普被,我跟你讲佛法十大宗里面也真正只有真言宗是三根普被,其它的宗都有一定有范围,一定的客户。为什么?上中下根都可以,下根者修一个真言,乃至一个手印就买了半克拉的钻石,就跟如来三密的法就结上很深的缘,也成为如来的三密弟子。如果中根人就买个三克拉、五克拉,你如果是上根人,家财富有,资粮充足就买个三十克拉的,就决定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上中下根都可以。

  象唯识学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不是谁都可以学,真正学的好的,学了一点点似通非通的不说,你必须要文化水平够、中文也好、一般的佛法也了解、又有逻辑头脑、又有哲学思维的头脑、科学思辨的头脑,这么多的头脑,得三头六臂才行,才能真正把唯识学搞通达。所以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得很了,甚至可以碰触而觉得很自在的,这是唯识学。如果象中观,又是很高的玄学,你要很强的哲理的思辨,佛法理性上的通达你才学中观学的来,一般人光听中观头就已经三个大了。天台宗、华严宗我也讲过了,不容易学,光是法华三大部,这么大读到什么时候,这很难;华严宗光是华严经一部八十卷,你要学华严宗嘛,六十华严也看一看,光是这两部就这么肥了。再加上十玄门,华严五教仪,搞一辈子都不见得搞得清清楚楚,天台宗也是一样,四教仪、法华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而且以前人法华文句是要背的,我的妈这么厚。

  再看成实宗就要学成实论,还有什么律宗,你要通达南山三大部,这么厚,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戒本书就已经很多了,然后羯磨疏、羯磨疏济缘记那叫南山三大部,随便一部拿起来往你头上一敲就昏了。更不要说里面的道理,你要懂得里面种种的羯磨作法,种种的开遮持犯,那也是很微细很微细,你通达那个就要变成律师了。律师那么好当吗?还要作的,律师不能光是用讲的,你要持律,太难了。净土宗是比较特别,它比较不认识字的,或是善根微小的,经也看不懂,念佛号总行吧,他不知道这个念佛号不容易,光是有声音在那边念不算念,你一定要心能够念,而且能念的时候也能观心念声,这个才真正念佛,乃至于音声中观佛法身、观佛佛果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念佛。原来的念佛,不是一个口的,是一个金一个心,那个是观佛的佛果功德才叫念佛,最原本的念佛的定义是这个,而不是持名念佛。那个是举最高级的那种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也算是不错,观相念佛就跟真言密教有一点交叉、交集,能够通了。所以能够修《十六观经》的那个就是上根器了,但是现在已经都没有了,慧远大师那个时候他们是修这样子的,他们念佛都是跏趺坐着念,双盘;我们现在双盘那还得了,所以法就差很多。

  所以我说只有真言密教是方便有多门,普摄三根,以禅宗来讲,禅宗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接上上根人,接最上根人,下根人就免谈,所以禅门是以无门为门。最典型禅师的开示,就是黄蘖大师一上座,就说,师上座曰:有事问,无事各自散去,就这样就完了,你若没事,就散去了。还有一个典型的,你听了会跳脚,说:悟即悟,不悟即不悟,各自散去。你悟了就悟了,悟了我不用再说;不悟就是不悟,不悟我再怎么讲你也不悟,算了不用再讲。他就是接最上根人,不用跟你哆嗦,所以禅师讲话都是很简洁的,宗门就是这样,教下就是讲了一大堆,讲得你都看不完。你看各宗门、教门都是这样,它各有对象,但是真正能够三根普被的就是真言密教,你买多买少都是我的顾客。

  上次讲过,这次再深刻整理一下,习禅从思议开始,渐渐的破除妄想分别,最后入不思议,无分别,所以这个不思议无分别就有很多的代名词,或是相关的。最后到达不思议就是清净,不妄想分别,所以禅师常常讲一丝不挂,一向的境界,不思议清净。乃至于不着一法,接着如果是密教相对于禅或显教最高的一向的境界,密教就入无量的境界。你看《华严经》,那个就已经是密教的境界,相对于禅不思议的境界,密教就成就不思议庄严,所以要先清净才能庄严。禅宗除了清净这种庄严以外,绝对不去谈其它的庄严,但密教却以清净为它的基础,而成就庄严。禅宗叫你悟了本性之体,密教叫你从体起用,禅宗到了最后就是不思议,不思议再上去就没有了,所以就住山随缘度日。如果有人问禅师什么是向上一着,通常最典型的你常常看到,他竖一拂指,拂指是什么就是拂尘,就拿起拂尘这样,这什么意思?大概可以这么解释,第一拂尘是拂尘除垢,还要继续除染就对了,叫你要除染,继续净除业识。第二个意思就是叫你继续灭除习气,因为习气是大菩萨才修习气,小菩萨断现行,大菩萨断习气,所以拂指大概是这个意思。另外或者是竖一指头,我们可以想可能是说就是这个法,不二法门,没有别的。第三种你问什么是向上一着,师便打,就打你一棒,称为棒喝。我们想你还是妄想分别,依着语言文字,赶快离言得离言法性,所以打你一下,大概是这样,话也不讲就打你一下…

《大日经疏讲解 第18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