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疏讲解 第20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是龌龌龊龊,黑黑洞洞的,很脏,那你如果真正能够把那尊佛像放在心里面,你那个心还会脏吗?脏不起来,你也不敢脏。乃至于乘这尊佛像的威力,把这尊佛像装在心里面,你心里面自然就被这尊佛像所清净了,所以你要净业识、净心,这尊佛像放进去,它不净就净了,你看这就是它的方便,这就是它的厉害,你说是不是这样?所以你能够观想本尊佛像,在心里面你能观得成,乃至不要说完全成,就是说有那个轮廓,你这个心就已经到达相当清净的地步,这个佛像才能够有一点点显出来,至少有一点点轮廓;那你如果观得很清楚,你的心就越来越明净,你的业识也乘这个佛像的威力。因为佛像我刚刚讲就是它的果德,果德的威力你的心自然就纯净了,不净而净;更何况你观本尊的时候你还一边持咒,神咒的威力,再加上手印,本尊印的威力,三密加持,所以这个就速转这个染污之心为清净心,乃至于不只是清净心是庄严心,它就庄严了,是不是?有一尊佛像在里面还不够庄严?当然是很庄严,然后虽然你如果没有听过我这一席讲话的话,也许你只是行焉不住,习焉不查,可以得到那个受用,但不是真正懂那个道理,可是你就真正懂那个受用,什么受用?你心就清净了,可是你不知道怎么清净的,我现在这么一开示,你就懂了你的心为什么因为一观本尊心就清净了。当然这是你观对了,而且你心本来的业障不是那么重,如果你业障重的话,你一观本尊,然后跟你业障一影响,不是说清净反而生出傲慢,那就相反了。所以还是要懂道理,你修密教不懂显教的道理,乃至跟密教相关显教通的道理,你修的是皮毛,你不能深入,就搞一些花招,这样而已。

  观想最后就是要熏转业识,熏转三业,这样。熏转三业,这个心就渐渐成就菩提心,心里面这个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心中有菩提,心中有菩提的意思是什么?有觉知、有觉悟,而不是糊里糊涂。因为众生都是迷,迷就是糊里糊涂的,你这样修然后净了三业以后心中就有觉知、有觉悟,心有菩提,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有所觉悟以后再更进一步在事上又依三密加持去修,心有觉悟这个觉悟是初悟,初悟以后再更进一步依三密加持去修,因而就薰转四大、五蕴,所以究竟的一定要转四大五蕴,不只是心而已,因为那不全,所以依楞严经来讲,就是要破五蕴,但是依密教来讲不讲破就讲转,转就好了,转就成。

  可是这个转就很难,转了我昨天才在跟一个弟子讲,这个怎么转?你们我们不管是显教、密教都讲转,这个转虽然是要有条件,迷与悟之间只是一念之转,凡与圣也是一念之转,轮回与涅槃也是一念之转,生死与菩提也是一念之转,可是这个转是怎么转的?好象讲起来好容易就是一念之转,我现在分析给你看,这个转通常就好象开车子转那个方向盘,乃至于车轮转就一定要有一个轴对不对?那个轴一定有一个铜圈,里面有一个轴心,轴心外面有那些珠珠、轴承,轴承里面要有那个黄油、润滑油,那个润滑油是固体的,不是液体的,圈起来它才能转。所以不是两个硬梆梆的,说转就转,一转就断了,一定要有轴承,有那些润滑油等等,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福慧资粮,有福慧资粮才能够转得动业力的轮,才能够把它反转,所以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业力的这种承轴、转轴也很贵,而且要专卖店才有,普通的机车材料行、汽车材料行没卖,一定要菩提材料行才有,你买来还要装上去,知道怎么样用,这些都是菩提资粮,有这个承轴然后你才能够转。而且它有不同的承轴转不一样的东西,但就是这样才能转,所以转迷为悟,转识为智,转染为净,转烦恼为菩提。

  对了,有一个弟子问我说,我说你看烦恼即菩提对不对?可是刚刚读六祖坛经一看烦恼即菩提,道理好象懂,事实上不懂。为什么他的烦恼即菩提,我的烦恼还是烦恼?所以这个烦恼即菩提是圣人的,或开悟的人是烦恼即菩提,我们没有开悟的人烦恼还是烦恼,不会变成别的,只是会变得的时候就是小烦恼变大烦恼,这叫变。他烦恼即菩提是因为他经过一转,他转过了才烦恼成菩提,没转烦恼还是烦恼,他怎么转?他就没说。我刚说了,因为你有个轴承,你有一个bearing,日本人讲英文你看难听懂,他每一个音都给他念出来,我在大学时候有一次郸江文理学院办了一个日本人演讲,他是用英文讲,我几乎是一个字都听不懂。所以你必须要有轴承,也就是福慧因缘,福德具足,才能够转得成。

  最后就是薰转四大五蕴,干什么呢?转自受用的心佛,这个有什么要紧你知道吗?这个太要紧了,你如果是成就心佛,也就是只是成就法身,心佛就是法身,法身佛自受用,如果佛只有自受用身的话,就没有他受用身,所以要进而转这个自受用心佛变成圆满他受用的身佛,什么是他受用身佛,就是实报庄严佛,所以有实报庄严土。譬如西方极乐净土,那个是他受用的,所以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如果只有心佛的话,我们都没地方去了。药师琉璃光净土也是一样,要是只有心佛受用的话,我们都到不了,根本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所以那个净土那个土就是很土了,那是绝对有土的,所以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能够往生。它就变成实际的国土,所以你看这个重要不重要?这个很重要。佛就不能只是成就法身就完了,成就法身还没完了,所以我说即心是佛是根本,即身是佛是究竟。不要说那么远,我们简单一句话讲,如果释迦牟尼佛没有成就三身的话,我们都看不到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是法身,法身无色相。那个释迦牟尼佛是色相,所以他是报化身或是应化身,所以是身而不是只有心,这个即身是佛就是四大的色身已经转成金刚佛体,所以即身是佛了以后就变成色心不二,金刚佛体,所以他全身都是舍利,全身都金刚不坏,都是阎浮檀金色,这样一比较的结果就是。

  在往下讲之前先讲一个事,因为我们中国密教已经断了一千多年,我本来也是习禅,所以我经过很大的挣扎,学了密以后,这也因为因缘,佛菩萨慈悲哀愍我,接引我去学真正的密法,但是在学的过程中,我内心里挣扎好多年到底是显还是密,显密怎么样把它搭配、融合,或者是怎么样合解?因为一个是新的东西,一个是旧的东西,所以经过很大的挣扎。起先就是所谓的以显为体,以密为用;或是内密外显,或是显密一体修,或是显密双修,这种种层次,你要去体会它那个字里行间的那个,这我都走过来,这表示一个修行人内心的挣扎。以显为体,以密为用,你记得这跟我们那个五六十年代时候胡适他们那时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是全盘西化,有没有?跟那个有关系,如果说以显为体以密为用,我问你哪一个重要?体重要还是用重要?当然是体重要,体是根本,有体才有用,所以以显为体,以密为用的时候,就是刚刚学密教的人还不能适应,还不能怵然的说密教最好,因为那时候显教的习气、根性很强,没有办法一下子取代。所以以显为体,以密为用这样子方式来接受,我那时候就是这样方式来学密,所以不是怵然就放弃了显教。乃至于你可以看得到,我到现在为止我的教法还是由显为密,因为我们中国的显教太盛,你如果搞纯密的话一般人没有办法接受,而且进不来,所以你变成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我也可以这样做,但是就是很多人就不能适应,你要完全摒弃显教的东西,很奇怪这个在日本可以,台湾就不行。所以我还是必须要显密都有,这个是说我现在教法就是由显而密,这个由教理来讲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也要懂得显教道理。否则你光搞密教,我刚刚不是讲,本尊观光是观一个色身相这样,那也不知道观什么,你不知道干什么,我刚刚开示你就懂那个道理了,我那个道理从哪里来?从显教来。从显教的道理相应的你就可以这样配套下去。

  外显内密也是一样,外面显出来是修显教,里面是修密教,所以我真言列在上面,一般人怵然看到密教佛像不习惯,对不对?那也防他起疑谤,问了一大堆不适当的问题也不太好,所以外显内密,也是修行者自己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也只能这样。然后显密一体修这个时候就已经打平了,显密并驾齐驱,这个还有主有辅:以显为体,这个就是主,以密为用,这个就是辅;外显内密也是一样,主修辅修;显密一体修就平均修,两个就是哥俩好了。更加比较长听到就是显密双修那是一样的意思,或是禅密双修,就是并驾齐驱。经过这样下来,经过快二十年的修行,我而且从很客观的那种那个分析跟理解,我就渐渐完全进入密教的境界,也不否定显教的功用跟必须。不过那个层次,不是一般说密教高或怎么样,事实上是我体验到密教它的性质跟成就,是跟显教有所不同,应该是说更上一层楼,我简单一句话讲,这个道理我下一次再好好跟你们比较,我主要就是比较禅跟密。

  

《大日经疏讲解 第20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