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20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是龌龌龊龊,黑黑洞洞的,很髒,那你如果真正能夠把那尊佛像放在心裏面,你那個心還會髒嗎?髒不起來,你也不敢髒。乃至于乘這尊佛像的威力,把這尊佛像裝在心裏面,你心裏面自然就被這尊佛像所清淨了,所以你要淨業識、淨心,這尊佛像放進去,它不淨就淨了,你看這就是它的方便,這就是它的厲害,你說是不是這樣?所以你能夠觀想本尊佛像,在心裏面你能觀得成,乃至不要說完全成,就是說有那個輪廓,你這個心就已經到達相當清淨的地步,這個佛像才能夠有一點點顯出來,至少有一點點輪廓;那你如果觀得很清楚,你的心就越來越明淨,你的業識也乘這個佛像的威力。因爲佛像我剛剛講就是它的果德,果德的威力你的心自然就純淨了,不淨而淨;更何況你觀本尊的時候你還一邊持咒,神咒的威力,再加上手印,本尊印的威力,叁密加持,所以這個就速轉這個染汙之心爲清淨心,乃至于不只是清淨心是莊嚴心,它就莊嚴了,是不是?有一尊佛像在裏面還不夠莊嚴?當然是很莊嚴,然後雖然你如果沒有聽過我這一席講話的話,也許你只是行焉不住,習焉不查,可以得到那個受用,但不是真正懂那個道理,可是你就真正懂那個受用,什麼受用?你心就清淨了,可是你不知道怎麼清淨的,我現在這麼一開示,你就懂了你的心爲什麼因爲一觀本尊心就清淨了。當然這是你觀對了,而且你心本來的業障不是那麼重,如果你業障重的話,你一觀本尊,然後跟你業障一影響,不是說清淨反而生出傲慢,那就相反了。所以還是要懂道理,你修密教不懂顯教的道理,乃至跟密教相關顯教通的道理,你修的是皮毛,你不能深入,就搞一些花招,這樣而已。

  觀想最後就是要熏轉業識,熏轉叁業,這樣。熏轉叁業,這個心就漸漸成就菩提心,心裏面這個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心中有菩提,心中有菩提的意思是什麼?有覺知、有覺悟,而不是糊裏糊塗。因爲衆生都是迷,迷就是糊裏糊塗的,你這樣修然後淨了叁業以後心中就有覺知、有覺悟,心有菩提,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有所覺悟以後再更進一步在事上又依叁密加持去修,心有覺悟這個覺悟是初悟,初悟以後再更進一步依叁密加持去修,因而就薰轉四大、五蘊,所以究竟的一定要轉四大五蘊,不只是心而已,因爲那不全,所以依楞嚴經來講,就是要破五蘊,但是依密教來講不講破就講轉,轉就好了,轉就成。

  可是這個轉就很難,轉了我昨天才在跟一個弟子講,這個怎麼轉?你們我們不管是顯教、密教都講轉,這個轉雖然是要有條件,迷與悟之間只是一念之轉,凡與聖也是一念之轉,輪回與涅槃也是一念之轉,生死與菩提也是一念之轉,可是這個轉是怎麼轉的?好象講起來好容易就是一念之轉,我現在分析給你看,這個轉通常就好象開車子轉那個方向盤,乃至于車輪轉就一定要有一個軸對不對?那個軸一定有一個銅圈,裏面有一個軸心,軸心外面有那些珠珠、軸承,軸承裏面要有那個黃油、潤滑油,那個潤滑油是固體的,不是液體的,圈起來它才能轉。所以不是兩個硬梆梆的,說轉就轉,一轉就斷了,一定要有軸承,有那些潤滑油等等,這些是什麼?這些都是福慧資糧,有福慧資糧才能夠轉得動業力的輪,才能夠把它反轉,所以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業力的這種承軸、轉軸也很貴,而且要專賣店才有,普通的機車材料行、汽車材料行沒賣,一定要菩提材料行才有,你買來還要裝上去,知道怎麼樣用,這些都是菩提資糧,有這個承軸然後你才能夠轉。而且它有不同的承軸轉不一樣的東西,但就是這樣才能轉,所以轉迷爲悟,轉識爲智,轉染爲淨,轉煩惱爲菩提。

  對了,有一個弟子問我說,我說你看煩惱即菩提對不對?可是剛剛讀六祖壇經一看煩惱即菩提,道理好象懂,事實上不懂。爲什麼他的煩惱即菩提,我的煩惱還是煩惱?所以這個煩惱即菩提是聖人的,或開悟的人是煩惱即菩提,我們沒有開悟的人煩惱還是煩惱,不會變成別的,只是會變得的時候就是小煩惱變大煩惱,這叫變。他煩惱即菩提是因爲他經過一轉,他轉過了才煩惱成菩提,沒轉煩惱還是煩惱,他怎麼轉?他就沒說。我剛說了,因爲你有個軸承,你有一個bearing,日本人講英文你看難聽懂,他每一個音都給他念出來,我在大學時候有一次鄲江文理學院辦了一個日本人演講,他是用英文講,我幾乎是一個字都聽不懂。所以你必須要有軸承,也就是福慧因緣,福德具足,才能夠轉得成。

  最後就是薰轉四大五蘊,幹什麼呢?轉自受用的心佛,這個有什麼要緊你知道嗎?這個太要緊了,你如果是成就心佛,也就是只是成就法身,心佛就是法身,法身佛自受用,如果佛只有自受用身的話,就沒有他受用身,所以要進而轉這個自受用心佛變成圓滿他受用的身佛,什麼是他受用身佛,就是實報莊嚴佛,所以有實報莊嚴土。譬如西方極樂淨土,那個是他受用的,所以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如果只有心佛的話,我們都沒地方去了。藥師琉璃光淨土也是一樣,要是只有心佛受用的話,我們都到不了,根本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去,所以那個淨土那個土就是很土了,那是絕對有土的,所以實報莊嚴土,所以我們能夠往生。它就變成實際的國土,所以你看這個重要不重要?這個很重要。佛就不能只是成就法身就完了,成就法身還沒完了,所以我說即心是佛是根本,即身是佛是究竟。不要說那麼遠,我們簡單一句話講,如果釋迦牟尼佛沒有成就叁身的話,我們都看不到釋迦牟尼佛,因爲他是法身,法身無色相。那個釋迦牟尼佛是色相,所以他是報化身或是應化身,所以是身而不是只有心,這個即身是佛就是四大的色身已經轉成金剛佛體,所以即身是佛了以後就變成色心不二,金剛佛體,所以他全身都是舍利,全身都金剛不壞,都是閻浮檀金色,這樣一比較的結果就是。

  在往下講之前先講一個事,因爲我們中國密教已經斷了一千多年,我本來也是習禅,所以我經過很大的掙紮,學了密以後,這也因爲因緣,佛菩薩慈悲哀愍我,接引我去學真正的密法,但是在學的過程中,我內心裏掙紮好多年到底是顯還是密,顯密怎麼樣把它搭配、融合,或者是怎麼樣合解?因爲一個是新的東西,一個是舊的東西,所以經過很大的掙紮。起先就是所謂的以顯爲體,以密爲用;或是內密外顯,或是顯密一體修,或是顯密雙修,這種種層次,你要去體會它那個字裏行間的那個,這我都走過來,這表示一個修行人內心的掙紮。以顯爲體,以密爲用,你記得這跟我們那個五六十年代時候胡適他們那時候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或是全盤西化,有沒有?跟那個有關系,如果說以顯爲體以密爲用,我問你哪一個重要?體重要還是用重要?當然是體重要,體是根本,有體才有用,所以以顯爲體,以密爲用的時候,就是剛剛學密教的人還不能適應,還不能怵然的說密教最好,因爲那時候顯教的習氣、根性很強,沒有辦法一下子取代。所以以顯爲體,以密爲用這樣子方式來接受,我那時候就是這樣方式來學密,所以不是怵然就放棄了顯教。乃至于你可以看得到,我到現在爲止我的教法還是由顯爲密,因爲我們中國的顯教太盛,你如果搞純密的話一般人沒有辦法接受,而且進不來,所以你變成有一種很特殊的味道。我也可以這樣做,但是就是很多人就不能適應,你要完全摒棄顯教的東西,很奇怪這個在日本可以,臺灣就不行。所以我還是必須要顯密都有,這個是說我現在教法就是由顯而密,這個由教理來講也是必要的,也是必須也要懂得顯教道理。否則你光搞密教,我剛剛不是講,本尊觀光是觀一個色身相這樣,那也不知道觀什麼,你不知道幹什麼,我剛剛開示你就懂那個道理了,我那個道理從哪裏來?從顯教來。從顯教的道理相應的你就可以這樣配套下去。

  外顯內密也是一樣,外面顯出來是修顯教,裏面是修密教,所以我真言列在上面,一般人怵然看到密教佛像不習慣,對不對?那也防他起疑謗,問了一大堆不適當的問題也不太好,所以外顯內密,也是修行者自己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也只能這樣。然後顯密一體修這個時候就已經打平了,顯密並駕齊驅,這個還有主有輔:以顯爲體,這個就是主,以密爲用,這個就是輔;外顯內密也是一樣,主修輔修;顯密一體修就平均修,兩個就是哥倆好了。更加比較長聽到就是顯密雙修那是一樣的意思,或是禅密雙修,就是並駕齊驅。經過這樣下來,經過快二十年的修行,我而且從很客觀的那種那個分析跟理解,我就漸漸完全進入密教的境界,也不否定顯教的功用跟必須。不過那個層次,不是一般說密教高或怎麼樣,事實上是我體驗到密教它的性質跟成就,是跟顯教有所不同,應該是說更上一層樓,我簡單一句話講,這個道理我下一次再好好跟你們比較,我主要就是比較禅跟密。

  

《大日經疏講解 第20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