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行人不要讲门面话,门面话干什么,那就是维持面子让彼此好过一点,可是会不会好过呢?反而更糟,为什么?因为给人家一种虚妄的幻相、虚妄的幻想,乃至于寄望,那会落空的,那都不对的。甚至于说如果你讲了一个什么东西,只光说也不做,然后就是逗他,那被逗的人很不快乐,是不是?就好像我拿来说,给你吃给你吃,可是就不放手,那他只看得到,眼睛随着你的食物跑来跑去的。

  好,往下看。真语为门,所以语真故心真,以真语,或是语真故能够令这个心也是真的。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你看都有个心对不对,这就跟禅宗六祖大师讲的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加个“自心”,自心烦恼无量誓愿断,都加个“自心”。所以众生无边不是在哪里,是在你自心里面。那这有个秘义在里面,自心众生无边是什么东西?弘法大师,也就是空海大师,他去找青龙寺的惠果阿阇黎求法,惠果阿阇黎给他开示了一篇,是讲真言法的,那部经叫《秘藏记》。那里面所讲的就是类似这样子,就自心菩提。自心如果发菩提的话即心具万行,心具万行就是说心就能够具备、具足万行。所以你心必须要发菩提心所以才能够具备万行,因此就能够见心正等觉,就能看到自己自心有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发起自心所本自具足的方便,证心大涅槃。大涅槃是我们本原心地所本有的,现在只是去证它而已,所以不是再从外面得来,也不是佛赐给我,是我本来就有。如果我本来没有,佛也没有办法给你。佛所帮助我们的是,让我们自己去发觉我们本有的涅槃,见心正等觉就是菩提嘛,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觉本有的涅槃菩提。证了菩提涅槃以后就能够起无量的种种方便,能够度众生。

  严净心佛国。菩萨所修的最高最高的,或是一切的总目的是什么?严净佛土。严就庄严,净就清净,清净的意思是什么?也就是说度化六道众生,让他们出生死就是净。严呢?令他们入三乘境界,出了六道的轮回后,接着能够证三乘的境界,因此就是庄严。证到贤圣的境界那就是庄严,所以就令这一个佛国清净庄严。可是依这部经讲清净庄严的佛国是自心所现,所以叫心佛国。这个又跟《维摩诘菩萨所说经》:“即其心净即佛土净”,所以在在处处,这一开始整个密教的大要,它的宗旨跟显教是密切相合、相接的,是不违背的,密教跟显教不是另外一套,密教不是另外一套佛法,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一套,不是这样子的。这两套佛法是密切相合的,所以我就说你必须要懂得显教才能够真正学密教,否则你在学什么呢?你在修什么?还是修这些自心本性的东西。

  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无所住而住其心,或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字不一样而已,但是这个“无所住而住其心”,这就更妙,虽然无所住,但是如是住,这样子。云何应住嘛对不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这个叫做住。这个无所住,简单一句话,住就是住着,住着就是贪着,没有任何贪着、住着,住在这个没有贪着、住着的境界就叫无所住。如果能够这样就是住于金刚般若的无住之地,也就是真心地。因此我说显教所说的最高的道理,在密教中依然是有效的,依然是最高的至理,依然是密教行者追求以及要修证的最高境界,没有冲突,也没有二法。显密本来是一体,这就是我所要传达给你们诸位最大的讯息,这其实也是善无畏阿阇黎、一行阿阇黎,这些祖师所要传达的讯息。密法不是另外一套东西,跟显教完全不搭噶。如果能够这样子就是得到最重要的正知见,无分别智的根本,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得这样子的正知见就不会再虚妄分别、贪着种种的境界。什么是无分别智呢?就是见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

  在这里提供一个大家做参考,就说:我怎么样学显教,怎么样学密教,怎么看待显教密教?不止显教密教,而是显、密、性、相都一样,只要是佛所说的佛法,我都想学,我都没有那么大的分别,我都想学而且都想把它学会,我也不去分别这个法高、这个法不高,而只是它的功用会有不同,那我去理解它的功用,在适当的时候把它用上,就这样子而已。心里面没有很多的分别,所以这样子就没有很多的虚妄分别,所以学一切佛法都应该这样子,而且要这样子才会真正地学得好。

  从这三行话来看这一切都是自心所生。所以要回到自心的本源,从自心去发菩提心,在自心里面去具修万行,不是表相的,要见到自心的正等觉,见自心的正觉,而不是在追求外面的正觉,外面没有正觉可以求,正觉一定是在自心里面。大涅槃呢?也是自心所现,所以你要证大涅磐也是在自心中证。能够起种种方便来教化众生,严净佛土,也都是在心里面,也都是心里面发出来的,一切法皆是自心所做。因就是因心,果就是果地,从因心就是从菩萨初发心,到果地就证到佛果为止,都应该是以无所住而住那一个心,住在这个无所住的心,那什么意思呢?这个第二个住就是不动的意思,你在这个无所住的这个心不动摇,其它都可以动,就是无所住不能动。所以才说是入真言门住心品。住什么呢?住无所住的心。以真言的方便,门就是方便,以如来真言的方便而让我们住在无所住的金刚般若之心,所以就叫做住心品。那这个方便是什么?就是用真言行的这个方便门,修无所住的住心有种种方便,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用真言门这一个方便。所以在真言门中修这个金刚般若,可以破一切惑,证一切智这样子。好吧,讲到这里。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日经疏讲解 第38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