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疏講解 第38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行人不要講門面話,門面話幹什麼,那就是維持面子讓彼此好過一點,可是會不會好過呢?反而更糟,爲什麼?因爲給人家一種虛妄的幻相、虛妄的幻想,乃至于寄望,那會落空的,那都不對的。甚至于說如果你講了一個什麼東西,只光說也不做,然後就是逗他,那被逗的人很不快樂,是不是?就好像我拿來說,給你吃給你吃,可是就不放手,那他只看得到,眼睛隨著你的食物跑來跑去的。

  好,往下看。真語爲門,所以語真故心真,以真語,或是語真故能夠令這個心也是真的。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你看都有個心對不對,這就跟禅宗六祖大師講的自心衆生無邊誓願度,加個“自心”,自心煩惱無量誓願斷,都加個“自心”。所以衆生無邊不是在哪裏,是在你自心裏面。那這有個秘義在裏面,自心衆生無邊是什麼東西?弘法大師,也就是空海大師,他去找青龍寺的惠果阿阇黎求法,惠果阿阇黎給他開示了一篇,是講真言法的,那部經叫《秘藏記》。那裏面所講的就是類似這樣子,就自心菩提。自心如果發菩提的話即心具萬行,心具萬行就是說心就能夠具備、具足萬行。所以你心必須要發菩提心所以才能夠具備萬行,因此就能夠見心正等覺,就能看到自己自心有正等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發起自心所本自具足的方便,證心大涅槃。大涅槃是我們本原心地所本有的,現在只是去證它而已,所以不是再從外面得來,也不是佛賜給我,是我本來就有。如果我本來沒有,佛也沒有辦法給你。佛所幫助我們的是,讓我們自己去發覺我們本有的涅槃,見心正等覺就是菩提嘛,就是讓我們自己去發覺本有的涅槃菩提。證了菩提涅槃以後就能夠起無量的種種方便,能夠度衆生。

  嚴淨心佛國。菩薩所修的最高最高的,或是一切的總目的是什麼?嚴淨佛土。嚴就莊嚴,淨就清淨,清淨的意思是什麼?也就是說度化六道衆生,讓他們出生死就是淨。嚴呢?令他們入叁乘境界,出了六道的輪回後,接著能夠證叁乘的境界,因此就是莊嚴。證到賢聖的境界那就是莊嚴,所以就令這一個佛國清淨莊嚴。可是依這部經講清淨莊嚴的佛國是自心所現,所以叫心佛國。這個又跟《維摩诘菩薩所說經》:“即其心淨即佛土淨”,所以在在處處,這一開始整個密教的大要,它的宗旨跟顯教是密切相合、相接的,是不違背的,密教跟顯教不是另外一套,密教不是另外一套佛法,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一套,不是這樣子的。這兩套佛法是密切相合的,所以我就說你必須要懂得顯教才能夠真正學密教,否則你在學什麼呢?你在修什麼?還是修這些自心本性的東西。

  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無所住而住其心,或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個字不一樣而已,但是這個“無所住而住其心”,這就更妙,雖然無所住,但是如是住,這樣子。雲何應住嘛對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這個叫做住。這個無所住,簡單一句話,住就是住著,住著就是貪著,沒有任何貪著、住著,住在這個沒有貪著、住著的境界就叫無所住。如果能夠這樣就是住于金剛般若的無住之地,也就是真心地。因此我說顯教所說的最高的道理,在密教中依然是有效的,依然是最高的至理,依然是密教行者追求以及要修證的最高境界,沒有沖突,也沒有二法。顯密本來是一體,這就是我所要傳達給你們諸位最大的訊息,這其實也是善無畏阿阇黎、一行阿阇黎,這些祖師所要傳達的訊息。密法不是另外一套東西,跟顯教完全不搭噶。如果能夠這樣子就是得到最重要的正知見,無分別智的根本,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得這樣子的正知見就不會再虛妄分別、貪著種種的境界。什麼是無分別智呢?就是見真如一相,法界一真,正法一如。

  在這裏提供一個大家做參考,就說:我怎麼樣學顯教,怎麼樣學密教,怎麼看待顯教密教?不止顯教密教,而是顯、密、性、相都一樣,只要是佛所說的佛法,我都想學,我都沒有那麼大的分別,我都想學而且都想把它學會,我也不去分別這個法高、這個法不高,而只是它的功用會有不同,那我去理解它的功用,在適當的時候把它用上,就這樣子而已。心裏面沒有很多的分別,所以這樣子就沒有很多的虛妄分別,所以學一切佛法都應該這樣子,而且要這樣子才會真正地學得好。

  從這叁行話來看這一切都是自心所生。所以要回到自心的本源,從自心去發菩提心,在自心裏面去具修萬行,不是表相的,要見到自心的正等覺,見自心的正覺,而不是在追求外面的正覺,外面沒有正覺可以求,正覺一定是在自心裏面。大涅槃呢?也是自心所現,所以你要證大涅磐也是在自心中證。能夠起種種方便來教化衆生,嚴淨佛土,也都是在心裏面,也都是心裏面發出來的,一切法皆是自心所做。因就是因心,果就是果地,從因心就是從菩薩初發心,到果地就證到佛果爲止,都應該是以無所住而住那一個心,住在這個無所住的心,那什麼意思呢?這個第二個住就是不動的意思,你在這個無所住的這個心不動搖,其它都可以動,就是無所住不能動。所以才說是入真言門住心品。住什麼呢?住無所住的心。以真言的方便,門就是方便,以如來真言的方便而讓我們住在無所住的金剛般若之心,所以就叫做住心品。那這個方便是什麼?就是用真言行的這個方便門,修無所住的住心有種種方便,我們這裏所說的是用真言門這一個方便。所以在真言門中修這個金剛般若,可以破一切惑,證一切智這樣子。好吧,講到這裏。

  回向

  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大日經疏講解 第38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