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心开始▪P4

  ..续本文上一页这一颗心,我们是不是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我念前面三句,曹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众接)相煎何太急!答对了!下课以后,我一个人发一百块人民币。(众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咱们都是佛陀的弟子嘛。是不是?五十六个民族,都可以相处在一起,为什么我们要自己攻击自己的人呢?国共内战,造成现在海峡两岸的局面,这个是历史的伤痛,也是海峡两岸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希望海峡两岸能早日和平统一。(众鼓掌)感谢大家!

  五十一、我们刚才讲到五十,我们赞叹一枝独秀,但是,不妨百花盛开。我们赞叹弘扬净土的大菩萨,大法师、大居士们弘扬净土,师父也弘扬净土。念佛对不对?对。我们文殊讲堂一心一意都是坚持求生极乐世界。可是我们有一点不一样的,念佛对不对?对一半,要开大智慧念佛。诵经对不对?对一半,要开大智慧诵经。拜佛对不对?对一半,要开大智慧拜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万法皆不可得的东西,身心世界本来就不可得。缘起如幻,在《楞伽经》里面讲:缘起如幻。六祖讲的: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修净土的人,就一直说自己对,一直说:"哎呀,别的宗派不好。"不好,心有清净吗?心没有清净,怎么往生极乐世界呢?就像毛毛虫要变蝴蝶,往生是现在的事情,这毛毛虫就是我们的心。一般人他不了解,我现在念佛,然后我就等临命终阿弥陀佛来接引。有这个盼望,有这个期望,很好。但是问题,如果说,注意听喔,如果说这个孩子才二十岁,他今天刚刚听到听经说法,好,今天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诵《无量寿经》,很好,我们赞叹,如果他可以活到八十岁,他现在才二十岁,他可以活到八十岁,你叫他中间这六十年怎么办?没有开大智慧,没有办法解脱这个烦恼,没有办法解脱这个执着。

  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用心是良苦的!目标锁定极乐世界,这个是没有错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要有大格局,佛教要有大格局,大格局:三藏十二部经典、八大宗派。要广学多闻,然后要一门深入。这个信、解、行、证,这个步骤,一点都不能马虎!为什么?不要说:我现在信佛了,我就什么统统放掉,念南无阿弥陀佛。糟糕!对佛有信心,对不对?行,也认真念佛、拜佛。少了两样——信、解、行、证,这个解没有。不听经,不闻法,自以为是,没有解。对佛有信心,行,也是念佛,但是这个行,也不是悟到一实相的行,不是性相一如,平等的法界。是不是?他所体悟的东西,是一个小角度,一个小格局。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他才二十岁,他可以活到八十岁,这六十年,叫他日子怎么过呢?他不悟到究竟一实相的道理,烦恼来怎么办呢?没有说,我今天修净土法门,心不净,没有办法往生净土。是不是?要一心不乱,就心清净嘛!所以我们要了解,不管你修任何法门,我们给予尊重,我们给予赞叹,哪我呢?你们修哪一个法门,我都没有意见,因为生死是我自己的事情。

  今天我们来结一个法缘,我所讲的,给你提供参考,这是佛、祖师讲的,也是师父的一点点小小的体悟,关于你们要修哪一个宗派,这个不是我能作主的,我绝对赞叹、支持、认同诸位的选择。我最近看过一篇已经往生的大德的文章,他说:"一直强调末法,这个末法的意识,会让我们忽略了般若的重要。"因为我们开口闭口都是讲末法时期,这个末法时期,强化这种强烈的意识,变成一种非这样不行。而把佛教最重要的大般若摆在旁边,很可惜的!所以,信、解、行、证,任何一个步骤都少不了的。了生脱死,不是悠悠散散的人所能到达;也不是随便说了就算。说:"我能往生。"不是说了就算,也不是说,我拿个念珠念念佛,这样就叫了生死。内心里面对事情的不满,受到业力牵引的欲望,那个可怕的嫉妒心,自己都不知道,那种微细的、潜伏的那一种可怕的思想,自己已经快走上绝路了,自己都没有猛然醒过来,还自己认为是对的,这是非常可怕的。

  那么八大宗派不离佛的心,我们修行应当本着尊重的立场,西藏的喇嘛、活佛来,我们合掌、欢喜、赞叹。泰国的比丘来,我们赞叹,虽然我们号称他们说是小乘的,只要修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分,都是佛陀的正法。他修不净观、苦观、无常观、空观,或者是天台的空假中,只要是佛陀所讲的正法,都应当给以尊重。

  五十二、这个就是要对我们出家人一个卑微的呼吁。我接触佛门三十多年,够资格来作一个卑微的呼吁我们的出家众:如果我们不能转大*轮,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洁身自爱,行为不要受到毁谤。跟在家居士,无论是男居士,无论是女居士,都应当保持一个距离。

  就像铁轨一样,双轨。出家、在家,保持一个距离。要不然,有种种的纠纷,这样让在家的居士谤佛、谤法、谤僧,我们害他下三途、下地狱,我们出家众有罪。这是给我们出家众的一个鼓励,做一个卑微的、诚恳的呼吁。男众住男众的道场,女众住女众的道场,佛法应当是和谐的,是互助的,是相互尊重的,这才是佛的心。

  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句话,一切的修行人都应当记取的:自认为比别人高一等的,凡是不管任何事情,都认为自己行的,自认为比别人高一等的——智者名为束缚。这个叫做束缚。要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才是正法。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名为正法。要弄清楚,佛教到底在讲什么。

  海峡两岸的出家人或护法居士,都有这个责任。出家众能够团结合作、能吃苦,在家人看了也很感动,他们也能够发大心供养护持,心甘情愿。在家居士在这里也要作一个呼吁,因为大家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大圣人,我们的护法居士大德们,在你们修学佛道、亲近道场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没有办法找到像佛陀这么大圣人的出家众,我们要退而求其次。如果你...护法居士已经修学佛道二十年、三十年了,我们护法居士更应该大发慈悲心,帮助刚刚出家的比丘,或者是比丘尼,用个个角度,善巧方便地引导他,或者劝他们看VCD,或者叫他们应该怎么样,私下好好地来谈论应当改进的地方,不要用大声的呵叱、辱骂,这个罪很重。在经典里面讲:打我、骂我破戒比丘、比丘尼,其罪等同杀八万四千父母的罪更重。何况持戒清净的比丘?——护法居士们,要好好地冷静,这个不是开开玩笑的,经典里面写得很清楚。

  所以出家能够吃苦,能够忍辱,经教、心性下手,不要做世间的一个应付僧,要做一个荷担如来家业的。世间人说要有志气,我们出家人要有骨气!——互相勉励,我们都是出家众,底下都是虔诚的佛弟子,也没有别人,心里的话,还是要谈。出家跟在家只有团结一致,炮口一致对外,如果你有办法应当去破除邪魔外道,怎么反过来炮口对内呢?禅宗攻击净土宗,净土宗攻击密宗,这样攻来攻去,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炮口对外,外道的那么多,是不是,你怕没有对象吗?外道那么多,可以去度外道的,度初机的,为什么对内呢?想不通。所以,我今生今世值得鼓掌的地方是:我慧律法师一辈子到现在绝对不谤任何一个比丘、比丘尼,任何一个道场,绝对不毁谤,绝对不批评。因为他是我兄弟。(众鼓掌)好,我们不自赞毁他,不要赞叹自己,不要毁谤别人。连这一点修养都做不到,哪来的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

  五十四、出家要有骨气,以佛为典范。在家要有志气,要护持、拥护正法。

  如果出家、在家能够团结一致...有人说:这个中国大陆那么大,众生怎么度啊?我说很简单。今天你要正法重现,我告诉你,这一念之间,二千五百个,今天的出家跟在家居士,发一个大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刻录VCD的、能印经典的,我告诉你,佛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怕你不发心,不怕正法不重现的!(众鼓掌)

  我们肯团结一致,中国大陆包括特别行政区加起来,各省县市加特别行政区,加起来三十多个,一省出一个肯的,有殉道的精神,那就不得了。就爆了!香港出一个很有钱的,叫做什么?李嘉诚。他钱很多,他没有学佛,如果李嘉诚几百亿的身价,假设说啦,要来救众生,打个喷涕,那个VCD那个中国大陆一下子,一年、二年、三年,全部都有正法。所以,我今天愿意来香港讲经说法是为什么?为什么?(众笑)主要的目的是来给大家看一看我有没有长高?长得可爱吗?(众笑)(师高声说)重要的就是正法重现,就是今天来的目的。(众鼓掌)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谢谢大家的合作的意思。不讲二句英文,不知道我读大学。好了,开开玩笑。

  五十五、要多听经,多闻正法,要多薰习,才能够开智慧。

  生死一念间,一个人想不开就会自杀的,这叫做生死一念间。善恶一念间,作善作恶一念间。开悟成道一念间,成佛作祖一念间,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一念之间。所以,诸位要下定决心。那么,我们简单地提纲挈领地谈一谈。

  从心开始 (下)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好。请放掌。

  我们下午已经把《从心开始》我所做的笔记,简单的作一个大纲。其实,佛法很深很广,也谈不完。悟者刹那间,迷者尘点劫。悟了,了解佛的心,我们就会活在当下,当下就是。那么我们从佛的心开始。如果不明了佛的心,如何成佛呢?要了悟佛的心,先要了解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

  真心,就是真如不生不灭的清净心,用这一颗心才能解脱,才能成道,都能成佛,究竟菩提。错用心,就会尘点劫不得解脱。这个《楞严经》是一定要看的经典,《楞严经》阿难示现,然后佛七处征心,就问:何者是真?何者是妄?要弄清楚。照见五蕴皆空,如如不动,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来无去,无增无减,非一非异,不离本处,即得菩提。照见五蕴皆空清净心就显现,在真如的清…

《从心开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灵感观世音 1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