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开——莲花朵朵开▪P6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就是佛法。但是,你要用智慧,无论你拥有什么,都只是短暂因缘和合罢了,好好地观照:今天凑合凑合,钱在我的口袋;明天,也许钱跑到你的口袋,钱一直存在,只是口袋不同,跑来跑去。

  接下来。不要恨对不起你的众生,因为众生不明了真理,他造了地狱的因,来成就我们。记得!给你痛苦的人,也许是在造就你,我们一定要转一个观念。给你阿谀、拍马屁的人,也许在破坏你。顺境不一定很好,逆境不一定不好,我们一定要转变这个观念。所以,有苦可以吃,反而修行佛道更可以成就,更可以成就。

  不眠者夜长。诸位啊!我去新加坡,有一个人十年,十年,都没有办法睡觉,十年,日子怎么过的?晚上他就这样。(师父学那人看天花板的样子)我说:你睡不着?他说:睡不着!然后,你感觉呢?很累啊。眼睛就这样(师父学那人看天花板的样子)。奇怪,十年……我说:你十年睡不着,那怎么会活呢?他就是这样子啊,会活啊,不会死,就是没办法睡觉。对不对?

  疲倦者,路长。一个人,身体很累的人,觉得:哎呀!怎么还没有到呢?跟很遥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确真理的愚痴的人,生死轮回长。

  再讲一遍:不眠者,夜长;疲倦者,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都是很长的。修行吧!诸位!到最后,是一定要修行。

  医生是无法治疗死亡,或者是阻挡死亡的,医生能给你治病啊!是不是啊?你看哪有一个医生,可以医疗你的死亡这个病呢?就是世界级的权威,也没有办法医治死亡,唯有佛陀。佛陀让我们今生今世的果报身尽了,果报身尽了,我们就要超越生死。当然这是指肯修行、肯下功夫的人,无论是禅、净、律、密,就是肯下功夫的人。所以,念念佛不错!

  所谓业力,是指行为、思想,和欲望的综合,行为就是我们身跟口;思想就是我们的意;欲望表示我们面对一切的境界,是平常的生活。所以,业力它就是这样,身业、口业、意业,诸位,这个业力,在比佛陀更远的奥义书,就讲得更清楚,佛陀只是引用奥义书里面“业”的这个名词。这个“业力”的翻译,不是佛陀的专有名词,而是佛陀引用奥义书来的,叫做karma force,叫做强大的一种业,推动的意思,逼迫的意思,叫不得不。所以,佛陀当时在世,有九十六种外道,那么,印度教已经非常地强,这个奥义书,那时候,已经遍满整个印度。所以,世尊用大家所能认知,所能了解的名词、名相,给众生开示,就是业力,业力。善有善的业力,恶有恶的业力。诸位,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佛法不是这样讲。佛法是讲:业力之前,人人平等。我告诉诸位:这个世间说不公平,没有一件事情是公平的;这个世界说公平,都很公平,它都有前因后果。这个世间说不公平,你看,人家随便事业一搞,赚大钱;我们一做起事业,统统赔本,财产统统投注,一毛钱都没办法回收。人家一出生,长得这么漂亮;我一出生,长得这么丑陋。人家很会读书,怎么读都是第一名;我认真念,还是第一名,只是倒数而已。真的!就这样子。所以,你看,出生就完全不同,我们只是藉着父母的……母亲的肚子,来投胎转世的而已。你注意看喔!兄弟姊妹,像我妈妈生姊姊、我们四个兄弟,貌相不一样、智慧不一样、学历不一样,同样的工厂产品喔;用“工厂”来形容,同一个爸爸,同一个妈妈,工厂出来的产品,完全不同,为什么?叫循业发现,这是因为我们人……在《楞严经》讲的:就是跟着业力在转动,我们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业力在转动。所以,诸位,恶业造不得,善业要积极,但是,无所住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要做理性的主人,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你不要一天到晚去注意别人,广钦老和尚那里面,讲的那一句话讲得最好:修行人根本就不要去管别人演哪一出戏,别人演什么戏,好戏坏戏、善戏恶戏,跟我们的生死有什么关系?这根本就扯不上关系。意思就是:修行人每天所做的工作人员,就是降伏自我,降伏自我,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业力是指行为、思想和欲望的综合。

  好丈夫应该装聋,因为太太很会念(唠叨),太太,那个女人一念(唠叨)起来,比背《大悲咒》更快!你有没有看到那个电视,电视,那个卡带放得比较快,@#$%*@#$%*那个就是,对不对?卡带放得很快的那个,@#$%*@#$%*速度放得很快的。好丈夫应当装聋,就是:你讲什么,我都没听到!要不然,你会先气死,我不骗你!受不了女人那个卒卒念(唠唠叨叨),就不算是一个好男人。好妻子应该作哑,好的妻子,就是那一只嘴巴喔……尽量少造业,尽量少造业。人家隔壁稍微一发生一点什么事情,母鸡下蛋。明天,哇!整个吉安乡统统知道,隔壁的那一家母鸡下蛋,你那一只嘴巴,不讲会死喔?那就没办法啊!她一炒菜来,就开始炒是非。对不对?集合团体,就开始;这个人怎么样……那个法师怎么样……那个居士怎么样……就是这样,每天都是搞这个东西。真的!所以,我们伟大的佛陀,叫我们出家人,跟在家人要保持若即若离,太靠近了,那不行;那么,太远离了,你度不了他,度不了他。太靠近了,是非多,不行!世间人的是非很多,他吃饱不是配菜,吃饱就是配是非、聊八卦,就是喜欢这个东西,这个就是生死业啊!所以,装聋作哑,就是一对好夫妻。要不然,你要走到生命的尽端,是很辛苦的,是很辛苦,真的走不到。

  有一个女众,听到我这一席话,恍然大悟说:慧律法师!为什么您不在三十年前出现呢?她可能颇有感触,我们南部都是这样念:很有感触。感触!她可能有,哎呀!您这太晚出现了,太晚出现了!要不然,她就会装聋作哑,就是这样子。所以,就像师父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喝了二十年的酒,改不起来,两个人一天到晚吵架、打架,还是没办法,你还是无奈啊!对不对?她说:师父,怎么办?就这样子啊,喝吧,喝吧!早点喝死算了!(众笑)要不然,怎么办呢?求观世音菩萨也不行,你又不能改变他。有时候,这个时候就要自私一点,自私一点就是:要为自己的生死着想,不要每天想改变他。你听过哲学家这样讲吗?易容易,易心难。易容易就是:你今天要改变这个容貌,是很简单的,我去开个刀。是不是?这个颧骨磨一磨,明天就是鸡蛋脸了。是不是啊?所以,要改变……易形易,哪里大小,要大,现在很有办法,该大就很大,该小就让你很小,开刀,operate, operation, 开刀,就好了!我告诉你:要改变那个人,无论这个人怎么整容、怎么整形。我告诉你:那个习气就是在,没办法就是没有办法,太难了!叫做易容易,易心难。要改变一个人的容貌,是很简单;可是,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气,那种强烈的执著,是很困难的,你不改变你自己,佛也莫可奈何。

  学佛就是要调伏自己,才是直下地符合佛意。每天希望佛陀来保佑自己,可是,隔壁邻居全部得罪了,那个坏的习惯也不改变,那一只嘴巴尖酸刻薄,所有亲戚朋友,都给他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搞到众叛亲离,你还想蒙佛的保佑,这个可能吗?是不是?你今天,你像陈进兴这样子,是不是?像张锡铭这样子,拿枪抢劫银行,佛怎么保佑你呢?世尊怎么保佑你呢?所以,佛陀是保佑那一些肯保护自己的人,佛陀是肯保佑那一些你很想保护自己的人,所以,坏事不能做。

  底下,别人的罪孽,不能使你变成一个圣人,就是你不要幸灾乐祸,看到别人的罪孽,或者是过失,就得理不饶人,一直评击他的弱点。诸位,只要是众生,他一定有弱点,他不是佛陀。所以,到我这里,我们不喜欢谈这种东西,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众生,众生就是一定有缺点嘛!没有缺点,就是圆满的、伟大解脱的圣人,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记得!别人的罪孽,不能使你变成一个圣人。意思就是:不要一直重复地去讨论众生的过失,不要一直落井下石,得理不饶人,一直要把别人逼得要发疯。

  所以,夫妻也是一样,互相尊重,结婚了以后,不要挑起以前的伤痛;要挑起以前的伤痛,这个婚姻走不下去。结婚前,也许大家都很糊涂;结婚后,大家回归理性,要一个和谐的家庭,你就是要放弃以前的记忆,不要一直挑起彼此之间不喜欢的话题,带入一个没有办法解决,陷入一个彼此之间痛苦的深坑里面,没有必要这样子。动不动就是:你以前怎样怎样子……动不动就骂他老婆:你以前怎样怎样子……结婚以后,这样子怎么活得下去呢?是不是?这个家庭怎么维持呢?放下,结婚就是重新开始,放下,讨论、提起都不要,重新开始。这样子才是一个和谐、圆满的出发点。

  我们常常要作这样的观照,说:我是全世界最平凡的人。平凡,他就没有高。自尊心、优越感太重的人,会使一个人很大的痛苦,因为你把自己拉得很高。优越感、自尊心很平淡的人,做了很伟大的事业,也没有感觉自己在做什么,因为缘起就是性空。人家说:慧律法师!你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您很伟大!我说:那是你在说的,我没有这种感觉,我一直在做我该做的工作,要不然,如来的家业,谁来承担呢?是不是?宗教家献身宗教,师父是普度众生,这是我们的天职,不须要人家的赞叹,我们都应该这样做,这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的天职。给众生解脱,给众生真理的指引,这是义不容辞,不可推诿的一种责任,是一种荣耀,我们不须要赞叹。不管你赞叹、推崇,我们都是这样在做,默默地耕耘,做我们该做的工作。

  强求会带来遗憾,强求。这两个字,“强求”,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时间,婚姻也是一样,你追求不到的那个女朋友,你强求,强迫她来跟你结婚,有一天就会离婚。除非古时候那个憨憨的,这样子。

  像我爸爸跟我妈妈结婚,人家介绍了,要结婚前,都没有看过呢,就把我们生下来了。我们也是很无奈!我爸爸跟我妈妈结婚,两个人从来没见过面呢,真的…

《智慧开——莲花朵朵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