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P42

  ..续本文上一页你知道吗?实在有够快的快,听来听去,听来听去,实在很快,说:师父,怎么会死?我说:没气就死了,懒得呼吸就死了那还用讲,一定是这样子,所以很快,你无须看我,我也无须看你。很快,还没开《华严》。他说:师父,我要来听《华严经》,什么《华严经》还没开就死了,就回去了,五月二十六要开《华严经》,对不对?你有没有办法等到五月二十六日,还不知道,所以还是赶紧念佛,所以我们女众要改,要改,不要看别人好我们就受不了。看人家两个要好,就好像对自己不利,)于是想出种种办法,予以破坏挑拨,务必使得双方感情破裂而后快,(后快就是感觉很舒服,很舒服。这个女众就有很多、很多,看到人家两个要好受不了,受不了,没有向她问好也不行,所以对女众最简单了,最简单了,不要对她太好,也不能对她太坏,遇到了礼貌上一定要向她问好,礼貌上向她问好这样子,但不要讲太多,你对女众讲太多,以后她会说都是你说的,真的,明明是她说的,她也说是你说的。举一个例子,女众如果听到两个人在讲别人的坏话,这个女众如果传给第三者就说:整个市场都在讲,整个市场。她只是听到两个人讲,就说整个市场。我去买菜整个市场都在讲,哪有,只有两个而已,她是听到每一个,再听到第二个她回来就说整个市场,女众的毛病就是这样子,看到那个女众和一个男的在讲话,那个刚好死了丈夫,她就说:你看,你看,**,你看,那一天我在市场上看到……。佛陀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其实她也没看到什么,只见到他们两个在讲话而已,这样一回来就开始制造神秘感。她说:我不要讲。然后对方就好奇地说:你看到了什么?慧律法师讲的:我不要造口业。她愈讲对方就愈好奇,跟我讲没有关系。我跟你讲你不要跟别人讲。就讲给她听,讲给她听,讲给别人听,另外那个又是女众,她又去跟别人讲,某人叫我不要讲,我现在讲给你听,连那一句“不要听”都讲给你听。所以这个很可怕,问我们自己,稍微冷静想想看,稍微想想看,我们人很可怕,错觉、猜测、疑神疑鬼,所以三种力量,三种力量你没有办法修行,每一、嫉妒,嫉妒你没有办法修行;第二、傲慢、我慢慢,你没有平等心;第三、偏见。你如果得到这三种病,你没办法修行。再怎么修你都没有办法修行,傲慢、偏见、嫉妒,你只要这三种有一样,你都没有办法修行。见到人家好我们就受不了了,所以要学什么?要学师父这样子,学什么?什么都好。师父说:你看这样好吗?好,OK,什么都好,都随喜功德。底下,所以当然语言的搬弄,让双方的感情破裂,)最突出的,当然是语言的拨弄,在这边说这样的话,在那边说那样的话,有的说话技巧高的,别人听来好像是对自己非常的关心,(其实他在挑拨你不知道,这种人才可怕,这种人才可怕,我不骗你的,他讲话讲得使你……,其实是在挑拨,他讲起来好像很关心你,我跟你讲,我跟你讲,我是关心你,你觉得文殊讲堂怎么样?他就说:不错。我是为你好,你再观察看看,我不要跟你讲太多,你自己稍微冷静一下,为了你的法身慧命,你再考虑看看,其实我并没有跟你讲什么,他不跟你明讲一些,使你觉得后面有一个问号,让你一头雾水。讲得好像为你好,其实是在断你的慧命,在跟你挑拨离间,对不对?如果是我,遇到我,我就不会这样,我说: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你有什么事情直接明讲,你不要跟我讲那一些,对不对?你有什么事情直接明讲,众生都是这样子,世间没有什么秘密,愚痴才有秘密,愚痴的人才有秘密,大智慧他哪有什么秘密,大智慧就像太阳那样,他也没有阴暗的地方,也只有愚痴的人才喜欢听那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事情,这样他才会中毒,所以会中毒,其实不是别人跟我们讲才中毒,是我们本身的问题,没有智慧才会中毒。底下,别人听来,好像是对自己非常的关心,)并发现不出他的挑拨离间,殊不知双方因他的说话,已经互相猜疑起来;(这个有很多,非常地多,)有的说话技巧差的,使人一听就知他在挑拨,反而不易受他分化。(所以会讲话的,有时候造业更厉害,)不管怎样,斗构两头,(就是搬弄口舌制造争端,)离间分化,都是一种罪恶,因为由此使得人情冷落,社会不安。诸位试想想看:生存在这个互相猜疑的人群社会中,是多么痛苦的一回事!(“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帕默斯顿勋爵(Lord Palmerston,1855-1865年任英国首相,那时中国把他的名字翻译成巴麦尊。)) 第六永离恶口,即粗恶语。(学佛的人再讲粗恶语、恶口,这个很不应该,)人与人的相处,必然要说话的,但所说的,应是轻言细语,柔和爱语,藉此(轻言细语)增进彼此的感情,果能这样,整个社会,就充满了和乐气氛。然而事实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美满,社会的每一角落,几乎无日没有互相谩骂的(谩骂就是任意相骂,谩骂,谩骂就是任意胡乱地骂,)恶言恶声。一个很好的邻居,偶因语言的冲突,形成终身的仇敌,(这个有很多,交朋友交了十年,一句话就成了仇人了,一句话,好兄弟也是一样,兄弟姐妹也是一样这样子,一句话而已就成了仇人了,一句话,再加上对方如果恨心重,听一句不爽快,就一辈子不跟你讲话,兄弟姐妹也都是这样子。所以)可说所在多是。(太多了,)俗说“想骂没好言”,一旦互相对骂起来,问题拣那听不入耳的话来骂,没有一言半语的好话说出来。这样,使得对方听了,伤透了自己心,终身不会忘记你的。(永远记得你,)佛陀知道这是众生的大病,人世间的很多不和,都是源此而来,所以特别教诫我们,不要以恶口骂人,否则的话,小则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争执,大则引起国际间的争端。(国际间的争端,一句话而已。) 第七永离绮语,(绮语)即是无义语,亦即所谓不三不四的话。我们讲话,本来应该说些有意义的话,或者说些有道德的话,或者说些有益人群的话,然而事实不然,每当三五人集合一处闲谈时,总是东说说西说说,说些言不及义的话,(就是说话未相应于,相应这个正当的义理,言不及义,所说的话都与正当的义理都不相应,)甚至从他的谈话中,引起别人的胡思乱想,误导他人走上邪道,而永远不能自拔,所以无意义语,亦是一种罪恶!有很多人本是很纯洁的,因为受了无义语的影响,变成鬼(诡)计多端的,(无义语就是邪曲、不正当有害世道人心的语言、文学,)做出不正当的行为。最明显的例子,如一般流行的小说,(我这辈子最不喜欢看小说,这辈子。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同学迷小说迷到什么程度,买武侠小说二十几本来,书都可以不用读了,武侠小说都是小本的,他一本一本这样看,整晚可以不必睡,那一部武侠小说就把它看完,他看完一本入迷了不能自拔,不能自拔,所以小说店,我从小到现在不喜欢看小说,我只喜欢看电影而已,我只喜欢看电影而已,小说我很不喜欢看,)或描写男女间的爱情,或描写大盗的勾当,或描写太保太妹的行为,使得从来不曾有过这种心理的人读了,心里慢慢滋生这个念头,(产生这个念头。你看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现在暴力的电影就是这样子,你看飙车族的,摩托车骑过去见人就杀,他跟他无怨无仇就杀他,砍得缝了三十几针,缝了三十几针,问他怎么会这么做?是看港剧的,看香港片,香港片就是枪战片,所以人家问卷调查,调查有两种片最卖钱,色情加暴力,色情加暴力等于赚钱,拍电影最后的答案就是色情加暴力就等于赚钱,就等于赚钱。所以我们现在都受这个影响很大,影响,很可怕,很可怕,因此我们知道要来学佛这条路走对了,走对了,)不知不觉地也向这方面去做,走上堕落之途,这是多么罪恶!所以应永离绮语。 第八永离贪欲,(贪到最后你什么也没有,)即对世间的五欲境界不生贪著。欲乐(世间的五欲六尘乃是)为众生所共同贪求的,只要你是个众生,必然对这贪著不舍。姑不论欲乐是否可以为我们求得,即或有时求得亦不会感到满足的。(暂时不要说欲望我们能不能得到,就是得到了不一定会满足,)如说:“欲望无穷”;或说“欲壑难填”。(就是欲望的沟壑,壑就是深谷,深的沟是很难填满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当你得到这个时,又去要求那个,从来没有止境的,所以贪欲心强的人,那是很苦的。经说:“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就是被五欲之毒箭所射中,我们的欲望如果未能达到心中的欲望,我们就觉得很烦恼,就像中箭那样痛苦,我们人如果中了五欲六尘的箭,不要说什么,就说逛百货公司好了,女众她逛百货公司逛习惯了,那没办法,或者是男人酗酒,喝酒,只要他中了一咱,要放,放不下没有办法,如果不喝酒会痛苦,或者是说没有逛百货公司也会很痛苦,习惯了没有办法,有没有买不管去逛一逛也好,遛一遛,习惯性,习惯性,)如一个人为毒箭所中,其所感受的痛苦,真是所谓苦不可当。(就是承受,)当知一个追求欲乐的人,如其所希望的,没有达到目的,那他内心中的苦恼,并不亚于(不亚于就是不输于,)为箭(就是被箭)所中的那个人。(我们的欲望如果没有达到就像中箭那样痛苦,被箭射中的人会很痛,相同的,没有达到我们的欲望,我们也是很苦恼,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所以做人最好澹泊知足,(澹泊知足就是少欲知足,欲望少一点日子比较好过,)不要妄事贪求。(不要一直虚妄地追求这个世间,)贪求欲乐,个人痛苦,还是小事,如果因此,引起斗争,才成为重大问题。世间很多争斗,都从贪欲而来,故应远离。 第九永离嗔恚,就是不必要的脾气,最好不发,坏脾气一旦发作起来,有如洪水泛滥一样,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佛陀深知这点,所以要我们永离嗔恚。人类脾气的表…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