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六▪P5

  ..续本文上一页去而已,没有路!就是你能飞上去,才够资格听《楞伽经》。我们现在不用了,现在电梯很方便。佛于此开演《楞伽经》,以表显此经之义甚深无上,非佛及大菩萨,即无堪能,以其为[法佛]自住境界故。法佛就是法身佛。达摩祖师即传此经以为弟子印心,故此经为禅门无上宝典。然此经亦为相宗之根本经典之一,以其究竟融通性相二宗故。复次此经亦为真言宗之宝典之一,以其开示[法佛说法]之究竟义,而法佛(法身佛)即[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又译为大日如来,是即真言密教之根本本尊;所以,密宗就是讲大日如来。是故真言宗之祖师立言开示亦常依《楞伽经》。

  [大慧]:大慧菩萨,为楞伽会上之当机。大慧菩萨,记住,是他方菩萨来的,不是娑婆世界来的,是十地菩萨,在《楞伽经》讲:他是十地菩萨,也就是快成佛了!所以,他问的那些问题,凡夫根本听不懂!《楞伽经》、《楞严经》,是三藏十二部公认为最深、最难的;当然有的也很深,有一些论还是很深。所以,一般要讲这个《楞伽经》,或者是《楞严经》的法师,没有相当的佛学基础,是没有办法的!第一、要有唯识的基础、《百法明门论》的基础、《大乘起信论》的基础、还要有天台《教观钢宗》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要进入《楞严经》的究竟义还很困难!所以,法师的基础如果打得不够,来听《楞严经》也会很吃力!听不懂的就算结缘,随便捡二句回去用,也不得了!只要记住,不执着,回归当下,不计较、不比较,钱很重要,智慧更重要。如果跟人家吵架,就想到佛陀的话,这个人还有办法。喔!对了,佛教我们无诤。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熏习,把佛的思想一直连贯到你的心灵,净化你的心灵,你的灵魂就得救了!为什么要学佛?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啊!有个大学生说:师父!为什么要拯救自己的灵魂呢?我说:你动过贪吗?有啊!这个就是灵魂被污染了。为什么要起嗔呢?就是神识、灵魂被污染了;这当然是世俗谛,让大家听得懂的名词。以大慧菩萨问佛百八问,而为《楞伽》一经之教起因缘。

  [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说因缘,是佛讲的因缘法,不是外道所讲的。这是《楞伽经》中的句子。[自然],自然而然,不从因缘。在佛法中讲到[自然]一词的时候,常是指印度外道中的一派,称为[自然外道],他们的主要立论是:一切法自然而有,无因无缘,非从因缘生。所以,不但器世间非从因缘生,连众生,乃至众生之若乐、善恶、祸福等,亦皆无因无缘,自然而生;以无因缘,是故亦无果报。依彼之论,即坏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因果,而令众生堕于邪见,因而不修善也不断恶;以此因缘,令众生入堕三恶道,永不得出离。因此[自然论]者,为世间之一大邪论,误导众生入邪见坑,断灭善根;是故如来出兴于世的目的之一,即为拔众生出如是之恶见泥淖zhao。[我说因缘]:[我],如来自称。[因缘],即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或[十二钩锁],都是指十二因缘,只是名词不同而已。以此十二支中的每一支皆有如钩锁,前后相钩相锁,相续不断,故成轮回之相。《楞伽经》颂云:[我说唯钩锁,离诸外道过,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法者,是则无因论,彼坏钩锁义。]我所说的唯钩锁,就是为了破除外道的过失,离诸外道过。如果离开了这个缘起的钩锁,另外有一个缘生法,[生法]就是缘生法;是则无因论,无因,意思就是:一切法生的因,就一定要缘生,离开了缘生就无因,彼坏钩锁义。

  [非彼境界]:佛所说之因缘法,为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因缘果报,故是无上甚深,因此不是外道所知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自然],自然而有。[非生],因为是本具、本有,故不是生出来的。[非灭],因为是究竟不坏,故其性不灭。此言,依我(阿难)所观,这个能觉之性,也是自然而有的,因为一切众生之觉性本具,所以非生;此觉性亦究竟不坏,故非灭。[离远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离远],即远离。[虚妄颠倒],指上面如来所破斥的[动、还、碍、分]等相,而开显见性[不动、无还、不杂、无碍、不分]等性。如来所破斥的动、还、碍、分,就是要让你进入不动、无还、无杂、无碍、不分等性。[似非因缘],所以觉性好象也不是从因缘而有,若是因缘而有,就变成生灭法了。[与彼自然,云何开示]:如是一来,佛所说的本有觉性,与被外道所说的自然论,无因无缘,有何不同?关于这点,应该如何开发显示才对?这个就是阿难迷惑的地方。

  义贯:阿难言:[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菩萨[等,敷]叙开[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 一切法[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无因无缘,而[我]所[说]之[因缘]法则甚深难见难了,[非彼]外道所能了知之[境界]。根据以上所说,因此[我](阿难)[今观此]能[觉]之[性],认为亦是[自然]而有:以其本具故[非生]以其究竟不坏故[非灭];而且它又[远离一切]动、还、杂、碍、分等[虚妄颠倒]之相,因而[似非]从[因缘]而有(既非因缘而有,当属自然,不用假因托缘);如此,则佛所说的觉性,便[与彼]外道所说的[自然]是相雷同的。这个就是阿难误会佛陀了!关于这一点,应[云何开]发阐[示],方能令众生[不入]于[群邪]之恶论,而得再[获真实]之本[心],证得[妙觉]光[明]之[性]?

  诠论:外道之自然论者,亦说[不生不灭],在这一段你要很注意听!但他们所说的[不生不灭]是指:一切法不从因缘生,自然而有,所以[不是生出来的],这是相对于其他外道说:法是[从梵天而生],形式是一样的,或说[从自在天生](如同耶教之耶和华,就是上帝所创造的,圣经里面讲的:这个世界是耶和华上帝所创造的。我国之盘古开天、女娲娘娘,皆是能生者),中国也是这样讲的。或说从神我(灵魂)而生,或说从微尘生,或说从时间生、或说从方位生、(此二如同中土之以生辰入字、地理风水,为能生众生之祸福。)或说从冥谛略就大概,大概(略同于儒之无极、太极,道之混沌)生;在印度众多外道中,[自然外道]力排众议,独树一帜说:[一切法都不是谁生的,也不是从什么生的,而是自然而有,无因无缘]。阿难误会佛义,认为常住不动、不生不灭的本性,跟外道所说的自然性一样,所以有此问。

  经文:[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这个师父在《楞严经讲义》当中,一再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就念一遍,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变成一种重复了。听这个《楞严经讲义》,因为它是文言文,就比较深,所以,师父就一直重复的解释,而且它是第一次讲,所以,怕大家听不懂,就一直诠释。那么,这里是白话文,比较容易了解。但是,如果,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听不懂的,他一样听不懂,怎么讲都听不懂,他就这样一直看,深情脉脉,款款而看,(笑)就是:(师示以目瞪口呆表情)反正我就是听不懂啦!就来种善根,也不错啦!来这里,至少不在家看电视,也不会在家,夫妻吵架、造业,总是来这里没有人跟你吵架,坐在底下,慢慢的种善根。

  来这里听经听不懂,一定比在家看电视来得有功德,因为在家看电视没有功德,只会骂而已啊!来这里,听不懂。功德很大啊,叫做八识田中熏习这个善根,一直熏习,为什么这个《楞严经》那么难呢?那么难体悟呢?诸位!你想想看,我这种程度啊,到现在,从大学一年级学佛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你想想看,三十多年!而我以前精进的时候,一天只有睡一、二个钟头,要阅读三藏,要好好的体悟,真参实学,你知道我们吃过多少苦啊?我们还有那种根器,还肯用功,才有如是体悟。绝对不是说看轻大家,意思就是,师父在表达的就是说:这个实在很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看得懂,就非常好,师父就很赞叹你的根器!所以说:不要难过,也不要失望,要继续互相勉励,要坚持!

  注释:[甄明]:[甄],别也,察也。[以何为自]:以何相为自体?

  义贯:[佛告阿难:我今]已[如是开示]种种[方便],以一[真实]之相[告汝],而[汝犹未悟],还要将能见之性迷[惑为自然]之性![阿难,若]此见性[必]定是[自然]性的话,你[自]己更[须]善为[甄]别察[明]它确实[有]一[自然]之[体]。自然之体就是亘古以来存在的意思,这个叫做自然之体,你自己审察看看。若如此者,则[汝且观此]微[妙]圆[明]之[见]性[中],究竟是[以何]相[为]其[自]然之体性?[此]一能[见]之性,[为复以]所见之[明]相[为]其[自]然体性?还是[以暗] 相[为]其[自]然体性?抑或[以空]相[为]其[自]然体性?抑[以]所见之[塞]相[为]其[自]然体性?

  [阿难,若]见性是以所见之[明]相[为]其[自]然之体性,则[应不]能[见]到[暗]相(以明暗相对,不共存故);此见性[若复以空为]其[自]然之[体]性[者],则[应不]能[见塞]相(因为空塞也是敌对,不同时共存故);[如是乃至]若见性是以[诸暗等相以为自]然体[者,则于明]相起[时,见性]应随暗相之灭去而变成[断灭],这个师父以前在《楞严经讲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是见性若已断灭,[云何]复能[见]到[明]相呢?

  诠论:世间一切大自然之物,都必定有个形状、体性,且这体性是确定的;例如地、水、火、风、花草木石等,各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