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第七相分(种)。第八能缘(种),就是第八意识的见分本质本来是要能缘的,但是,被第七意识染污了,第七意识的见分硬要看,把一个精神作用变成一个我能看,我所能看、我所拥有,二六时中有一个我相。所以,第七意识的见分,攀缘内心里面的精神作用,就起了坚固的我执、坚固的法执。所以,这个相分,就是坚固的我执。b2这个相分,就是坚固的我执、坚固的法执。难以破除,非常困难!
往上看,第六意识见分是细中粗,攀缘b1这个相分,这个也是以心缘心。看b1这个相分怎么来的?第六意识的见分攀缘相分b1,第八能缘(种)、第六相分(种)。要知道这一句什么意思呢?就是第六意识的见分,所攀缘的这个相分,是由第八意识的能缘种,转换成为第六意识的所缘,也就是精神攀缘精神。所以,一个人坐着,就会想东,就会想西,不必借着境界,这个叫做独影境。第六意识的见分,攀缘第六意识的相分,由见分的本质影现出来,这个是心中的相,不是外境,注意:这是属于心中所观的相,不是外境的相,没有接触到外境。接触外境是前六识,还有第六意识前面的见分。底下这个全部都是缘心。
第六意识的见分怎么来的?就是第六意识的能缘(种)。在第八意识的中间种子旁边写:自证分、证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自体分,自证分就是体,证自证分就是用。分二个段落。第六意识见分跟第七意识见分,这个是以心缘心;第六意识见分跟前五识见分,是以心缘境,不一样!换句话说:从中间切开来的话,第六意识的见分切一半的话,下面以心缘心,上面以心缘境。中间如果切开,第六意识底下的见分切开,包括第七意识,这重点在讲什么?重点在讲内心很微细,烦恼很难断,能所不断,成为大识浪。
上面第六意识,第一个上面的见分,还有前五识的见分,攀缘的相分都是有境界的,由物质色声香味触法,所引发出来的分别心,这个意思代表什么?代表外境粗相易知,处境的粗相很容易了解。如果上面以心缘境,这个叫做似带质境。唯识学里面讲: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中间相分是不是一头生?因为心跟物嘛!中间相分一头生嘛!前五识见分,左边这个统统是相分,所以叫做以心缘色似带质。
为什么讲似带质呢?譬如说:意识缘已经落谢的花,这个意识心,而花是色,意识是心,是我以心缘色,其所生的花境,是仅仅从意识这一头所生起的,所以叫做以心缘色似带质,只有从这一边的见分生起的。又似带质境也通于有质独影境,有质独影就是花,它是有质碍的,有质独影。所以,什么叫做真带质?底下这个以心缘色似带质,第七意识、还有第六意识的见分,攀缘第八意识的见分,构成见相二分,成为相分b1。
这个带境分二种:一种叫做真带质,就是以心缘心;一种叫做似带质。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看底下那个相分往外,是不是第六意识的见分也可以看得到相分?第八意识的见分也可以看得到相分。所以,这个相分,就变成二个角度都可以看得到,叫做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就像末那识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为自我,这个我相,从中间两头生起的七、八两识都是心法。为什么叫真带质?因为七、八两识都是心法,所以,较色法为真,色法本来就是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相分,现在二个都是心,当然就是比较真,较色法为真,所以叫做以心缘心真带质,因为二个都是心法。以心缘色似带质,似带质境。整个表就是告诉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就是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诸位!这样您你知道要成为一个法师有多么辛苦吗?看你们的笑容,我就懂得意思了!你就会知道,师父这三十年来,日子是怎么过的?是怎么精通三藏,如何吃尽苦头?我连这样讲,你都没有办法转,都来不及,你就会知道,要登台弘扬如来的正法,要吃了多少苦头,才能够有今天贯通三藏,经教通达的功夫。这不是说赞叹自己,而是说让你知道,做一个法师不是那么简单当的,你只看到我在收红包很轻松,一看:奇怪?慧律法师为什么到处收红包、受人礼拜?我们可是真枪实弹,受过特别训练,而且是真参实悟,是真正把生命发挥到极点的。
我告诉你:[八识与四分的关系表图]就是法师也没有办法全部都听得懂,这个是很正常的。整张就是八识跟四分的关系,我再简单讲一下:第八意识就是初能变;第七意识就是二能变;前六识就是第三能变。第八意识变现成见分跟相分,见分就是精神作用,相分就是物质世界。前五识就是心、意识心,见分攀缘相分,心缘物质。第六意识分二个:一个是心缘物质,一个是心缘精神。第七意识执着精神,加了一层污染。
你可以看到,虚线是由第八意识引出来的,意思就是:所有前五识作用、第六意识作用、第七意识作用,全部都在哪里?都在第八意识里面作用。全部在第八意识里面作用,而没有办法缘回去真如,没有办法反观真如。真如刚刚不是讲的,观想一下,左边画一个圆圈吗?干干净净的,对不对?一念之间迷惑了,由细转粗一直执着。知道吗?所以,我们要断,要由粗慢慢放下,慢慢回光返照,变成细。所以,入禅三昧定,一定要好好的冷静一下,慢慢……这样一步一步来,粗的放掉;再来,放掉细的;到最后连这个微细的执着,都能见一切相,如如不动。
诸位!现在把一个观念转过来,这里如果全部都是真如所影现出来的,没有污染的时候,这一张能、所缘八识,统统叫做一个本性、一个真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就是一个真如,一就是八,性识周遍法界,性识不二,识的分别,同时就是不分别的本性。如果全部都转成清净的时候,就没有所谓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所有的正依二报,统统回归一真法界,叫做海印三昧。
你到韩国去看,韩国有一个道场,叫做海印寺,海印就是出自《华严经》,叫做同时影现,当成佛的时候,前五识清净,叫做成所作智;第六意识叫做妙观察智;第七意识叫做平等性智;第八意识叫做大圆镜智。其实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统统叫做真如。
真如是体,智是用,体用是一如,是平等、是不二的。所以,如果你烦恼了,见相二分就像蜗牛的二角,清清楚楚,死执不放;如果你悟了以后,所有的见分,没有能;所有的相分,没有所。为什么?你知道精神作用就是真如,所有的相分都是幻的,统统回归一真,回归当下本自具足一念。所以,大悟之人,智如涌泉,出生无尽,纵贯三际,横遍十方,无所障碍,就是悟到绝对。绝对就是没有能所;迷了,能所不断,由细转粗;悟了,统统放,粗、细惑统统没有,连一都没有,何况有八呢?叫做一真。知道吗?听不懂没有关系。好,我已经尽力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