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P5

  ..续本文上一页受,花草树木!这个私人的花园花了五、六千万,花了几十亿盖这个私人的花园,结果夫妻每天吵架,为了金钱每天烦恼,只有真正开悟的人可以享受。

  好!两个人都有别业妄见,假设说:我跟你去看日月潭,我看日月潭,万法平等,水也是缘起。日月潭的潭水抽光了,它就是个坑洞,发电也停了。现在就是缘起,缘起就是跟着看看,完全是真心在看。好!你呢?你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接到手机,你的儿子车祸,现在送加护病房,我不相信你日月潭看得下去,怎么?在哪个医院?你内里面没有日月潭,就是:到底是什么医院啊?是荣总?是长庚?他在医院里面,就浮现他的儿子重伤啦、血淋淋的,什么相统统忘记。别业妄见强的时候,同分妄见没有了,那个感受性就不一样了。

  意思是说:虽然生活在同样这个世间,同分妄见,可是每一个人的修持力不一样,内在的智慧力不一样,他所受用的也完全不一样!同一个世界,每一个人享受的福报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只有学佛的人,可以真正的享受你的真正的生命,叫做完美的人生,圆满的人生。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迈向圆满的人生,不然我们整天在这里干什么?就是要迈向圆满的人生。人生就是很辛苦,可是,当我们了解生命的缺陷的时候,我们统统放下,那一念就圆满,不离当处。所以,你一定要学佛、一定要有大善知识的开示。

  因此,我们虽然生活共同在这个世间,因为心境的完全不同,所以,其实每一个人过的不同。因此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虽是同分妄见,其实问题在别业妄见。就是每一个人的问题,知道吗?生存在这个世间,其实问题是每一个人,是我们的问题。所以,你只要告诉自己:全世界所有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就没问题!原来看到这个不顺的,我们一直生气,其实是我们的问题,那是你自己起心动念,功夫不够,你被转得团团转,不是对方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把所有的问题会归到自己,原来是自己的问题,事情就好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就放下!

  有一个老婆,跟她先生吵了二十年!后来有一天,人家拿了师父的VCD给她看,她突然听了那一句话: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个老婆也很有善根,一下子统统转变。来到我这里顶礼说:我这一辈子感谢师父,我跟老公吵了二十年,就是听到您那一句话,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不过,他老婆后面又补了一句:管他去死!我说:这一句不用讲啦,这一句不需要,不必补下去啦,讲前面一句就好。所以,佛法就是有这个好处,一念之间就全部解脱,困扰,也是你自己,一念之间;解脱,还是我们一念之间。所以,全世界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那日子就很好过了!

  把这段简单念一下:与已本身无干之境;此为同分妄见,所以,翻译成[同分妄见]比[共业所感]的翻译还来得更好。[如是迷执,故曰颠倒分别。同分乃任运微细分别;别业具粗、细二种分别],粗的、还有细的,两种分别。[而见妄体,即陀那]微[细识],陀那微细识就是第八意识,陀那微细就是说:包括你在作梦,生灭的心还在进行,没有办法停止的。你在作梦,你的梦境能不能控制得住?你白天还有一点办法,不贪、不瞋、不痴,你睡觉的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就是微细的意识很难搞定![见分中和合一分深惑]。深惑,微细无明难以破除,一分深惑,深惑就是说:坚固难破的无明惑,就是很微细,微细到你没办法观察到,除非是佛。

  [下文诸佛,异口同音所称,俱生无明],俱生无明,先天与生俱来,[生死结根是也]。俱生无明,莫明其妙就起烦恼,莫明其妙就起无明。所以,当你们的朋友、夫妻之间不愉快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每一个众生都是有俱生无明,要多多宽恕对方。学佛,你就学这一招,不必去看众生的缺点。因为他是众生,他就一定会有缺点,没有什么例外。这个男孩子长得很好看,可是,他一发脾气起来,那可坏了!这个女孩子长得很庄严,但是,你不要惹她,一惹她,你就惨了,会死得很难看,不骗你的。为什么?她有俱生无明啊!所以,一个人,没有利益,或者名,或者男女的感情没有碰到威胁的时候,都可表现成象君子一样,或者是美女一样;但是,一碰到这些家庭的财产,男女的感情,或者是你本身的这个金钱、名利等等,社会上的地位断掉,你最好的朋友说你坏话,你忍不过的!

  你知道佛法,为什么控制不住?太多人跟我讲说:师父!我就明明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境界一来就是会象快起乩一样!我就跟他讲:这个就是功夫不够!对不对?这个就是修行,修行是点滴功夫,你必须一点一滴的慢慢的学习放下,要不然没有办法的。你现在不学习放下,临命终免谈!许多人都梦想临命终佛来接见、临命终没有颠倒;诸位!你现在不训练,临命终怎么有办法?就像一个人从来不军事训练,去上战场,去送死喔!你平常不训练放下,你认为你临命终有把握吗?没有把握的!

  [当(去声)处发生者:不离本处发生也。本处即指真心,谓此见妄无别所依],见妄,这个字就是看出去同时就产生病,看什么,什么病,什么都执着,什么都分别,叫做见病。见妄就是知见生病的意思,就是愚痴、无明,叫做见妄,这个妄是指执着、分别、还有无明。这个妄有分粗跟细,粗的,我们还有一点办法,微细就必须靠禅三昧、首楞严大定,才有办法降伏。一般来讲,粗的这个惑容易断,细的惑几乎没有办法。

  谓此见妄无别所依,[亲依真起],师父刚刚已经用树的影子来告诉你,来解释这个妄心无所依;但是,不离真,树的影子是不是真树?不是,因为它是树的影子。树的影子能不能离开真树?离开真树有没有树的影子?没有!妄心是不是真心?当然不是啊!可是,妄心能离开真心吗?也不行!这个就是不二。

  [一切妄境皆从妄见所现,妄不离真]。我们认同这个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都是从真起妄,不晓得那个是缘起性、是空性,没有碎为微尘的功夫,透视它不实在性。如果把花碎为微尘、把树碎为微尘、把一座山碎为微尘、把我相、人相、众生相碎为微尘、把一颗星球碎为微尘,如是观照,你会发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不存在。人死了以后,剩下那一堆骨灰,你看我相、人相、众生相,到底相相是何状呢?当然就不存在了。你去纳骨塔看看那些骨灰,长得怎么样?纳骨塔那骨灰,哪一个漂亮?哪一个比较壮?没有啊!就是一堆骨灰。

  [如《起信论》所云:不了一法界故],什么叫一法界?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绝对的法界。什么叫做佛?绝对的解脱、绝对的平等心、绝对的自在、绝对的放下、绝对的智慧、没有能所是佛。不了一法界故,[不觉心起],我们从来没有觉悟,起心动念,动念即乖。[而有其念]。而有执着的念,不晓得念无自性是指意识心,你现在产生了会分别、会执着、会颠倒的,其实这些意识心本身是空无自性的,就是无根的意思,这些烦恼其实是多余的;可是,你要找真心,又不离当下。[念无自性],就是必须依靠缘起性,念无自性就是空性,意思是执着性无自性,分别心也是无自性。[不离本觉。即当处发生]。

  [将全法界真理,遍成迷惑之境],浮现起什么?[现起世界、众生],这世界本不可得,众生的相本不可得。[本非处而言处耳]。为什么?因为它无自性。所以,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佛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三千大千世界,其性本空,是名三千大千世界,是为了方便,才讲它是三千大千世界。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佛说众生,是五蕴合成,四大本空,五阴无我,佛说众生,即非众生,众生心性、意识心本不可得,四大,这色身也不可得。本非处而言处,就是着,而且众生共业所感,或说同分妄见,就一直认同有阿里山、有日月潭,每一个都这样认同,就看起来好象真的有阿里山,看起来好象有真的那个日月潭,好象有,其实没有!

  [下文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迷妄有虚空的意思就是:因为我们迷了,迷妄,妄心作用,而有幻化的虚空。诸位!虚空属于色法,有形相的是色法,无形相的叫做虚空,就是无相。依空立世界,依虚空立世界,因为有定位——东、南、西、北,世界就产生了。依虚空而产生定位,变成东、南、西、北,而有种种的世界。我们说这个是地球、那个是月亮、那个是火星、这个是金星、那个是水星。[想澄成国土],这个[澄]是坚固执着,变成了好象有国土、家园,想澄成国土,因为我们坚固的执着,几乎没有人觉悟。说:这个国土、家园是缘起法。只要你坚固的执着,就认同:喔!这个就是家园、这个就是国家![知觉乃众生],有了分别心、执着心,这个就是众生。

  [此但惑现,未经业招,乃由根本无明,所现业识,相分境界,方是同分境现也。如见空华,不了自心虚妄显现,是同分妄见。当业轮转者:不离业而轮转也。即于惑境中,不了心现],我们在迷惑了无明当中,不知道那是唯心所现,没有世界众生,没有![妄执实有],诸位!这四个字就是一切众生的问题;这个妄执实有就是:一切众生不能觉悟,就是认为凡所有相都是真的,而且是永恒的。[依惑起业,依业受报,而成无边轮转]。所以,轮回来自一颗无明的心,没有别处,就在真心的当下,起无明的念头,这个就是轮回的因、轮回的业、轮回的缘,最后就难免产生轮回的果。轮回的因、缘、果、报,其实都是幻。[《起信论》所云:依业受报,不自在故]。所有众生就是不自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学心得自在,哪怕是一句佛法,也能让众生解脱。[惟是自业幻成,更无别物,此不但惑现,并由业招,乃由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就是见思无明,枝末无明是由根本无明来的,[造业受报,所感境界],这个就是业感缘起。

  所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