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一▪P5

  ..續本文上一頁受,花草樹木!這個私人的花園花了五、六千萬,花了幾十億蓋這個私人的花園,結果夫妻每天吵架,爲了金錢每天煩惱,只有真正開悟的人可以享受。

  好!兩個人都有別業妄見,假設說:我跟你去看日月潭,我看日月潭,萬法平等,水也是緣起。日月潭的潭水抽光了,它就是個坑洞,發電也停了。現在就是緣起,緣起就是跟著看看,完全是真心在看。好!你呢?你看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接到手機,你的兒子車禍,現在送加護病房,我不相信你日月潭看得下去,怎麼?在哪個醫院?你內裏面沒有日月潭,就是:到底是什麼醫院啊?是榮總?是長庚?他在醫院裏面,就浮現他的兒子重傷啦、血淋淋的,什麼相統統忘記。別業妄見強的時候,同分妄見沒有了,那個感受性就不一樣了。

  意思是說:雖然生活在同樣這個世間,同分妄見,可是每一個人的修持力不一樣,內在的智慧力不一樣,他所受用的也完全不一樣!同一個世界,每一個人享受的福報也完全不一樣。所以,只有學佛的人,可以真正的享受你的真正的生命,叫做完美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爲什麼要學佛?就是邁向圓滿的人生,不然我們整天在這裏幹什麼?就是要邁向圓滿的人生。人生就是很辛苦,可是,當我們了解生命的缺陷的時候,我們統統放下,那一念就圓滿,不離當處。所以,你一定要學佛、一定要有大善知識的開示。

  因此,我們雖然生活共同在這個世間,因爲心境的完全不同,所以,其實每一個人過的不同。因此有一句話非常重要:雖是同分妄見,其實問題在別業妄見。就是每一個人的問題,知道嗎?生存在這個世間,其實問題是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問題。所以,你只要告訴自己:全世界所有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就沒問題!原來看到這個不順的,我們一直生氣,其實是我們的問題,那是你自己起心動念,功夫不夠,你被轉得團團轉,不是對方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把所有的問題會歸到自己,原來是自己的問題,事情就好解決;我自己的問題,我就放下!

  有一個老婆,跟她先生吵了二十年!後來有一天,人家拿了師父的VCD給她看,她突然聽了那一句話: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這個老婆也很有善根,一下子統統轉變。來到我這裏頂禮說:我這一輩子感謝師父,我跟老公吵了二十年,就是聽到您那一句話,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不過,他老婆後面又補了一句:管他去死!我說:這一句不用講啦,這一句不需要,不必補下去啦,講前面一句就好。所以,佛法就是有這個好處,一念之間就全部解脫,困擾,也是你自己,一念之間;解脫,還是我們一念之間。所以,全世界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那日子就很好過了!

  把這段簡單念一下:與已本身無幹之境;此爲同分妄見,所以,翻譯成[同分妄見]比[共業所感]的翻譯還來得更好。[如是迷執,故曰顛倒分別。同分乃任運微細分別;別業具粗、細二種分別],粗的、還有細的,兩種分別。[而見妄體,即陀那]微[細識],陀那微細識就是第八意識,陀那微細就是說:包括你在作夢,生滅的心還在進行,沒有辦法停止的。你在作夢,你的夢境能不能控製得住?你白天還有一點辦法,不貪、不瞋、不癡,你睡覺的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就是微細的意識很難搞定![見分中和合一分深惑]。深惑,微細無明難以破除,一分深惑,深惑就是說:堅固難破的無明惑,就是很微細,微細到你沒辦法觀察到,除非是佛。

  [下文諸佛,異口同音所稱,俱生無明],俱生無明,先天與生俱來,[生死結根是也]。俱生無明,莫明其妙就起煩惱,莫明其妙就起無明。所以,當你們的朋友、夫妻之間不愉快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每一個衆生都是有俱生無明,要多多寬恕對方。學佛,你就學這一招,不必去看衆生的缺點。因爲他是衆生,他就一定會有缺點,沒有什麼例外。這個男孩子長得很好看,可是,他一發脾氣起來,那可壞了!這個女孩子長得很莊嚴,但是,你不要惹她,一惹她,你就慘了,會死得很難看,不騙你的。爲什麼?她有俱生無明啊!所以,一個人,沒有利益,或者名,或者男女的感情沒有碰到威脅的時候,都可表現成象君子一樣,或者是美女一樣;但是,一碰到這些家庭的財産,男女的感情,或者是你本身的這個金錢、名利等等,社會上的地位斷掉,你最好的朋友說你壞話,你忍不過的!

  你知道佛法,爲什麼控製不住?太多人跟我講說:師父!我就明明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境界一來就是會象快起乩一樣!我就跟他講:這個就是功夫不夠!對不對?這個就是修行,修行是點滴功夫,你必須一點一滴的慢慢的學習放下,要不然沒有辦法的。你現在不學習放下,臨命終免談!許多人都夢想臨命終佛來接見、臨命終沒有顛倒;諸位!你現在不訓練,臨命終怎麼有辦法?就像一個人從來不軍事訓練,去上戰場,去送死喔!你平常不訓練放下,你認爲你臨命終有把握嗎?沒有把握的!

  [當(去聲)處發生者:不離本處發生也。本處即指真心,謂此見妄無別所依],見妄,這個字就是看出去同時就産生病,看什麼,什麼病,什麼都執著,什麼都分別,叫做見病。見妄就是知見生病的意思,就是愚癡、無明,叫做見妄,這個妄是指執著、分別、還有無明。這個妄有分粗跟細,粗的,我們還有一點辦法,微細就必須靠禅叁昧、首楞嚴大定,才有辦法降伏。一般來講,粗的這個惑容易斷,細的惑幾乎沒有辦法。

  謂此見妄無別所依,[親依真起],師父剛剛已經用樹的影子來告訴你,來解釋這個妄心無所依;但是,不離真,樹的影子是不是真樹?不是,因爲它是樹的影子。樹的影子能不能離開真樹?離開真樹有沒有樹的影子?沒有!妄心是不是真心?當然不是啊!可是,妄心能離開真心嗎?也不行!這個就是不二。

  [一切妄境皆從妄見所現,妄不離真]。我們認同這個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相、人相、衆生相,都是從真起妄,不曉得那個是緣起性、是空性,沒有碎爲微塵的功夫,透視它不實在性。如果把花碎爲微塵、把樹碎爲微塵、把一座山碎爲微塵、把我相、人相、衆生相碎爲微塵、把一顆星球碎爲微塵,如是觀照,你會發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並不存在。人死了以後,剩下那一堆骨灰,你看我相、人相、衆生相,到底相相是何狀呢?當然就不存在了。你去納骨塔看看那些骨灰,長得怎麼樣?納骨塔那骨灰,哪一個漂亮?哪一個比較壯?沒有啊!就是一堆骨灰。

  [如《起信論》所雲:不了一法界故],什麼叫一法界?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絕對的法界。什麼叫做佛?絕對的解脫、絕對的平等心、絕對的自在、絕對的放下、絕對的智慧、沒有能所是佛。不了一法界故,[不覺心起],我們從來沒有覺悟,起心動念,動念即乖。[而有其念]。而有執著的念,不曉得念無自性是指意識心,你現在産生了會分別、會執著、會顛倒的,其實這些意識心本身是空無自性的,就是無根的意思,這些煩惱其實是多余的;可是,你要找真心,又不離當下。[念無自性],就是必須依靠緣起性,念無自性就是空性,意思是執著性無自性,分別心也是無自性。[不離本覺。即當處發生]。

  [將全法界真理,遍成迷惑之境],浮現起什麼?[現起世界、衆生],這世界本不可得,衆生的相本不可得。[本非處而言處耳]。爲什麼?因爲它無自性。所以,佛說叁千大千世界,即非叁千大千世界,是名叁千大千世界。佛所說的叁千大千世界,其實叁千大千世界,其性本空,是名叁千大千世界,是爲了方便,才講它是叁千大千世界。佛說衆生,即非衆生,是名衆生,佛說衆生,是五蘊合成,四大本空,五陰無我,佛說衆生,即非衆生,衆生心性、意識心本不可得,四大,這色身也不可得。本非處而言處,就是著,而且衆生共業所感,或說同分妄見,就一直認同有阿裏山、有日月潭,每一個都這樣認同,就看起來好象真的有阿裏山,看起來好象有真的那個日月潭,好象有,其實沒有!

  [下文雲: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迷妄有虛空的意思就是:因爲我們迷了,迷妄,妄心作用,而有幻化的虛空。諸位!虛空屬于色法,有形相的是色法,無形相的叫做虛空,就是無相。依空立世界,依虛空立世界,因爲有定位——東、南、西、北,世界就産生了。依虛空而産生定位,變成東、南、西、北,而有種種的世界。我們說這個是地球、那個是月亮、那個是火星、這個是金星、那個是水星。[想澄成國土],這個[澄]是堅固執著,變成了好象有國土、家園,想澄成國土,因爲我們堅固的執著,幾乎沒有人覺悟。說:這個國土、家園是緣起法。只要你堅固的執著,就認同:喔!這個就是家園、這個就是國家![知覺乃衆生],有了分別心、執著心,這個就是衆生。

  [此但惑現,未經業招,乃由根本無明,所現業識,相分境界,方是同分境現也。如見空華,不了自心虛妄顯現,是同分妄見。當業輪轉者:不離業而輪轉也。即于惑境中,不了心現],我們在迷惑了無明當中,不知道那是唯心所現,沒有世界衆生,沒有![妄執實有],諸位!這四個字就是一切衆生的問題;這個妄執實有就是:一切衆生不能覺悟,就是認爲凡所有相都是真的,而且是永恒的。[依惑起業,依業受報,而成無邊輪轉]。所以,輪回來自一顆無明的心,沒有別處,就在真心的當下,起無明的念頭,這個就是輪回的因、輪回的業、輪回的緣,最後就難免産生輪回的果。輪回的因、緣、果、報,其實都是幻。[《起信論》所雲:依業受報,不自在故]。所有衆生就是不自在,我們爲什麼要學佛?就是學心得自在,哪怕是一句佛法,也能讓衆生解脫。[惟是自業幻成,更無別物,此不但惑現,並由業招,乃由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見思無明,枝末無明是由根本無明來的,[造業受報,所感境界],這個就是業感緣起。

  所以,…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