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17

  ..续本文上一页是真的,当然你了解这个身体不是真的,你就了解一切的斗争是假的,这是会死会烂的,你画得很漂亮它也是要死的,你养得胖胖的,它也是要死,你也不能把它养得很瘦,留着让它痛苦也不行,身安而后道隆,身体健康才有办法修行,所以藉假要修真,虽然说这个肉体是假的,你也不能虐待它,你如果使它很痛苦,它也没有办法修行,你不相信,整天都头痛看他怎么修行,整天都牙痛,对不对?所以身体健康比较好修行。

  【二具足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就表示以我为中心,心中常常说我,我,我,一切斗争就开始了,如果无我,你和人斗争什么?就无我,对不对?【心中虽具足烦恼,若不遇外缘,业不能起,内因外缘和合,恶业成矣。外缘即依正二报也。“依报”六尘之境,“正报”恶知识,恶眷属(生死眷属,】这个生死的眷属就是从生到死都陪伴在你的身旁,我们还没有出嫁以前,就是兄弟姐妹、父母,嫁了以后就是先生和孩子,这就是我们的眷属,生死的眷属。【无论强软,皆恶眷属),】软就是对你好,强就是对你不好,对你不好你的日子难过,对你很好用软的来变成情的执著,【皆为增长我见之缘,】增长我见之缘,所以,【使我见增盛,即第二我见心。

  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这个很糟糕,灭善心事,把善灭掉,不喜他善,自己没有善心没有关系,不喜他善,还不高兴别人做善事。举个例子讲,一个居士说:假设他要拿一百万来布施。师父已经筹钱筹得团团转了,他说:来,师父布施给你。假设说他看到很不高兴,很不高兴。呆瓜,一百万可以做多少事拿去那里,对不对?布施出去看不见,出家人都说布施有功德,对不对?好吃懒做,就说布施给他有功德,他就唠唠叨叨地,人家要施舍他又……。就是不喜欢人家做善事,不喜欢人家做善事。世间就是有这种人,有!【内具烦恼,外遇恶缘,自之善心善事灭矣。】灭就是没有。【故见人善行,与己不同故,如冰炭不同炉,】冰就是冰炉整个都是冷冰冰的,炭就是热,冷热不同,简单讲就是两个人角度不同,这样他就不爽,不爽快,不爽,对不对?我们人都是这样子,【而生嫉妒,】所以要安住自己的立场,这个嫉妒心要怎么样才能破?要安住自己的立场,享受自己的生命。所以有一个人来告诉我,说:师父,我很羡慕你,你能够出家。我跟他讲:我比你更羡慕我自己。他说:你怎么这样讲?对,我很认定、肯定,我是一个出家人,所以我很羡慕我自己,今天能够清净的出家修行,对不对?如果对别人我绝对不会嫉妒,就是全台湾省包括只要对佛教有贡献的法师,我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赞叹,在我的心中没有门户、没有派系之见,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群山矗立绵延不尽,你那个山,我这个山没有关系,你、我遥遥相对,佛教都兴盛,都很好没有关系,因此我没有嫉妒心,我不会去嫉妒,贫、富都无所谓,只要你肯学就好了。所以说这个嫉妒实在是很难修,很难修,很难修,很难修,尤其是我们男众,我们男众,我们要检讨,我们男众业障重,是非多,嫉妒心重,我们要检讨、要检讨。所以女众,因为最近在盖道场需要钱,所以我不敢讲得太重,不敢讲得太重,一讲下去钱拿不出来,【不喜他人之善,是为第三嫉妒心。】嫉妒心。

  【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放纵自己的三业,身口意无所不造,【作恶由三业起,既纵恣三业,故无恶不为。所谓君子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什么意思呢?君子是有智慧能抉择是非、善恶,所以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做,君子很清楚,叫做君子有所不为。【小人无所不为也,】无所不为就是纵欲,放纵自己的欲望,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为了一、两万元,杀人也没有关系,爱不着人家,分尸,分尸、绑票,众生就是这样子,【是为第四为恶心。

  五事虽不广,】事相虽然不是很广,【恶心遍布:作一小恶,事虽不广,而心即法界,故业亦遍满法界。如彼好淫之人,其心决无际限,】整天都起心动念,好淫,他虽然和一个人在一起,【只淫一人,故淫业遍满法界。】淫心重的人,心就是虚空,虚空就是我们的心,淫心重的人整天都在想那档事,就是无量无边的罪。【好杀者,杀一生命,其心决无际限,】恨嘛,恨你,我要让你死,画一个心,心就是等于虚空,虚空就是包括一切恶业,所以你【只杀一生,故杀业遍满法界,是为第五广大恶心。

  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如贪淫好杀者,随其所好,恶心相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昼夜不断,是为相续恶心。】就是继续。

  【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隐藏自己的缺点,覆讳过失,【作恶事者,苟发露于人,决不再为。以被恶心所障故,覆藏过失,不欲人知,是为覆罪恶心。】这个大家都会犯,不好的大家都不讲,人家的优点都不讲,人家的缺点讲一大堆,自己的优点都讲很多,缺点都不曾讲。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虏扈】就是【不受规谏,】个【性刚强也。抵突即与人抵抗也。】抵突,就是抵抗,不畏恶道,【即或告以汝所作非,将堕地狱,亦复不惊不怖,】他也不怕,你如果说:你这样做不好,伤天害理。他就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发的愿刚好和地藏王菩萨一样,很厉害、很厉害,我不敢这样发愿,他凶成这个样子杀人又放火,他就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为不怖恶道心。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惭则己心不安,愧则羞难对人。不信因果,】不信因果,他就敢乱做,相信因果的人哪敢乱做,对不对?我今天杀人,来世我就要被你所杀,我今天偷拿你的东西,来世我还是要被你偷拿,这样就苦了,【不畏恶道,不惧凡圣,故无惭无愧。凡即阎王鬼神,天龙八部,有他心通,及赏善罚恶之权,乃至掌国法者是也。圣乃出世四圣,】声闻、缘觉、菩萨跟佛,四圣六凡,【有威可畏,以无惭无愧,故不畏惧也,是为无惧恶心。

  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这个最严重。拨无因果就是否认因果:哪有什么因果,我又不曾见到。像法师常说我,你看度了这么多众生,你看老是你看……,哪是真的,做善也没有做好报,他也是吃药吃得叫苦连天,对不对?今天美国来的,说听到我的录音带,美国的南部Houston,休士顿读作Houston,不是休斯顿,Houston有很多人在听录音带,如果说因果,在全世界讲经说法,世间人不了解就说我还生病,生病是我个人的因果,度众生,度众生,将来我们会有好的果报,是不是?要不然我以前所做的恶业就不要报了,也是要报。所以一边生病一边讲经,没有关系,恶业也是要报的。再来,【不信堕地狱之语,以为死了即了,只见活人受罪,谁见死人带枷,始终作一阐提。】作一阐提,断善根叫做一阐提,断了善根叫做一阐提,【梵语阐提,此云信不具,】就是信心不具足,这句话你要注意听,只要失去信心的人包括对师父,包括对因果,你就会堕落,这句话要听清楚,阐提就是信心不具足,所以如果在你师父的身旁,不管你亲近哪一位法师,你做徒弟的人,一定要对他百分之百的信心,而且把你师父当做是圣贤,这样你具足信心,而且不要看你师父的缺点,要看你师父的优点。因为我们今天打八关斋三、四百人来自十方,因为你亲近全台湾的很多法师,所以我必须这样告诉你,你如果要亲近你的师父,你一定要认为你师父是圣人,永远不看师父的过失,这样你信心具足,你才不会断掉善根,要不然对你师父没有信心要谈什么?什么都不要谈,要谈什么?所以你如果起一个念头对师父有恶念、不满,你就要注意了,你内心里面就要赶快调整自己,【是为断善恶心。】

  再来,【既知所治之病,宜知能治之药。修行人要有智慧心,智慧心即是了生死之心。故再讲能治十心。

  能治逆】我们现在叫做顺生死,逆生死就更解脱生死的意思,逆生死,我们生生世世这样顺着河流流下来,生死的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逆回去,回光返照叫做逆,简单讲就是走回源头,【生死十心。

  【能治逆】我们现在叫做顺生死,逆生死就是解脱生死的意思,逆生死。我们生生世世这样顺着河流流下来,生死的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逆回去,回光返照叫做逆,简单讲就是走向源头,【生死十心。

  一明信因果:以治前第十心。有信因果之心、即可忏不信因果之罪、切实明白、知因果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二自愧克责:以治前第九心。既信因果、迷时即当自责、克者胜也、】自愧自责就是胜,【谓能自责、则善心胜过恶心也。】简单讲要常常起惭愧心,自己责备自己。

  【三怖畏恶道:】因为经典讲三途是很痛苦的,所以,【对治第八不畏恶道之心。】你如果不怕恶道要赶快观想,你如果堕入三恶道没有智慧、愚痴就不得了了,百千万劫不得解脱。

  【四不覆瑕疵:以治前第七心。】第七就是覆藏自己的过失,所以,【怖畏恶道、故不覆瑕疵。】没有覆藏自己的缺点,【清净心如完好白玉、道人造恶业、】修行的人造恶业,【如白玉有瑕疵、】瑕疵就是玉上的黑点,一块玉很漂亮里面有黑点,瑕疵【发露罪过、如生疮者除去脓血、覆藏罪过、如畜脓养疖子、】疖子就是我们所说脓疮,脓疮,脓疮叫做疖子,【自受其苦。】自己受这个痛苦。

  【五断相续心:发露罪过、誓不再造、即断第六】第六就是第六意识,【相续心。

  六发菩提心:】我一直常常告诉诸位,一定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你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很可惜,而且学佛很容易退道心,我们如果发无穷无尽的菩提心,什么境界来都不会倒,【心灵活而非呆板之物、不造恶必修善、故翻恶心而为善心、发菩提心者、以广大善心、对治第五广大恶心也。】发菩提心。

  【七修功补过:发菩提心须起行、】起什么?起【以持戒修福功德山、填罪过之河、】修功德山来补罪过之河,【对治第四为恶心。】

  【八守护正法…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