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P19

  ..续本文上一页母这个要知道,马不欺母这个典故要知道,我们如果身为人父,对女儿有野心就比马还不如,母亲如果和儿子有染,这个比畜生还不如。马,从以前到现在有人测试过,说母马生子,马子是它所生就在它的身旁,等到要长大的时候把它所生的马子分开,分开就是关隔壁,分开,然后再故意把马子牵来和马母住一起,这只马子就是它的孩子,马母会用后脚踢它(马子),就是要它(马子)离开,它(马子)离开。也就是说连马都有伦理的观念,连马都有伦理的观念,就是说儿子不敢去碰母亲,母亲也不会和儿子做这种不清净的事情。这个表示清净,就是畜生还有五伦的观念,这个比我们有些人还可取,【麒麟不踏生草、】麒麟,从以前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过,所以这个典故只是讲一讲而已,简单讲麒麟对初生的东西,麒麟据说以前有修慈悲心,生草就是刚长出来的草,它不忍心去踏它,就表示它的慈悲心连刚长出来的草,它都不敢摧残它,不敢摧残这个幼苗,所以你看连麒麟它都有慈悲心,不敢踏刚刚生出来的秧苗。我们人却那么残忍把自己的女儿送入火坑,反正有钱就好了。【鸦有反哺之义、】乌鸦,乌鸦反哺,乌鸦的孩子都会叼东西回来给它妈妈吃,乌鸦会张开嘴巴让它嘴对嘴吃里面的东西,反哺。【羊有跪乳之恩、】羊如果要喝母亲的奶要跪着,要跪着。我们人也是很不可思议的,我们人比羊更了解人情义理,以医学来讲我们人一岁到五岁,这个叫做可塑性,可塑性。尤其是美国,现在很重视刚出生的孩子,刚出生的孩子身体都没有洗,简单擦拭一下,就赶紧给他妈妈抱,那个第一眼母子的心,第一眼,所以他们很重视这种事情,抱这个孩子,那一天我们看这个录影带,讲得很有道理,他说:我们母亲抱孩子都抱错了,抱错了,我们抱小孩,如果抱在左边这样不对,或者是抱在右边这样不对,抱在左边让他吃奶这样抱着,他说这样母亲和孩子的视线斜一边看这样不对,抱小孩要这样子,要抱这样子,抱正对着脸这样才对,抱小孩要抱这样子,这样就是说,母亲和小孩的眼神正面相视,母子就会很有感情,妈妈的爱心灌输,小孩以后比较不会不孝顺,从小就培养,培养,我们现在的人不一样,不一样,她就抱这样子,抱这样子,抱这样子吃奶,现在也没吃母奶,现在的孩子哪有吃那个,现在也都是喝牛奶,她违背大自然,叫做违背大自然,大自然就是说女人,讲得直接一点就是我们要哺育孩子,要不然生孩子干什么,这个常常挂在这里也没有作用,这个要有作用,就是人要生小孩喂孩子,生小孩喂孩子,所以女人生产之后马上会涨奶,马上就有乳水,有乳水,对不对?现在的人不是这样,她把它吸出来丢掉,用像卖冰棒的那个把它吸出来丢掉,把它吸出来丢掉,她就是不让孩子吃奶没有办法。如果依照医学来讲这样不对,所以这方面我也很有研究,我们真正最尊贵的东西就是妈妈的奶水,这是母子连心,我们现在没有了,冲泡牛奶,她宁愿用那个吸乳器,吸一吸丢掉,吸一吸丢掉,涨得整个吸出来馊掉了,你知道吗?留在里面留到馊掉,不愿让小孩吃,真的,那个会馊掉,你们知道吗?这个你们知道,生过小孩的每个都知道,没吃会馊掉,所以一定要常常吸,要常常吸,所以我们违背自然,现在怎么样?好看,好看,常常穿着内衣,好看、好看,她就是她的身材愈好看愈好,这个却是违背自然,我们笑非洲或者原始民族,这样喂小孩很难看,事实上那个就是本来面目,那个就是我们人的本来面目,牛在吃奶也是这样子,羊吃奶也是这样子,孩子本来就是要吃母亲的奶,这个本来就这样子,因为我们现在文明,文明的定义叫做作茧自缚,文明就是自己一直觉得很行,一直要使自己愈漂亮,愈漂亮的时候她就违背了自然,就用牛奶给他喝,用牛奶,所以现在的小孩每个脾气都很坏像牛一样,现在的小孩每个脾气都很坏,你讲他,他不听,像头牛似的,很拗,不讲道理的,他是喝牛奶的不是吃人奶,对不对?教育才厉害,那一天那个医学上的录影带才厉害,他说我们人从出生教育就错误,从出生教育就错误。他说你怀孕有小孩就要开始教育,母亲就要开始学什么?学好脾气,为了孩子不要吃太烫、不要吃太冷、不要吃太辣,所以要开始教育,妈妈的频率会感应到孩子,所以我觉得很好,这个讲得太有道理了,怀孕就要开始教育了,所以你们这些怀孕的人回去要学不生气,不要生气,尽量不要生气。接着我去听邱医师,因为那一天去他也讲,台风天或者是季节,夫妻不要睡在一起,要分开,要不然出生的孩子会变台风脸(师父从上至下从脸上摩过。笑),所以要有节制,要节制,这个真不可思议,这个看起来好像迷信,但是说起来很有道理,你如果看到脸长得歪七扭八的,那个都是……台风天……。所以说教育,要从这个最彻底的教育,彻底的教育。所以说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人也要了解一下,【亦有功德、可说随喜。至若地狱众生、一日一夜、万生万死方受苦之不暇、】方受苦之不暇,受苦都来不及了,【有何功德而可喜?普贤大智、知彼地狱中极苦众生、自性功德未失、即本具大方广与佛无二、】他与佛无二,【虽无修德、而有性德故。“乃至一尘”、一尘约理、理微细也。】不是实实在在有的东西,【如云一尘中】如云就是经典有这样讲,一尘中【剖出大千经卷、】一尘就是说在理体里面幻化出无量无边的经典,就是建立一切法的存在,一尘就是表示理,大千经卷表示事,一理通万事,一个理性、理体,就通达一切一切的事相,【岂非微细至极乎。亦约事言、虽极恶之人、择其所长不无微小之善、】一点小善,【行人皆当随喜。】皆当随喜,【故以佛眼视众生、众生无不是佛、以善眼视众生、众生无有不善、此是佛菩萨之慈悲心。学佛法人亦应学佛、只见众生之善、不见众生之恶、即转烦恼成菩提矣。

  ○三喜二乘善

  【经】十方三世一切声闻】修四谛而证果位的叫做声闻。声闻就是听到佛的音声,修四谛法而证果位叫做声闻,【及辟支佛】翻译成中文叫做因缘觉简称缘觉,我们说缘觉这个是简称,要说因缘觉,所以辟支佛要称为因缘觉,就是修十二因缘而证得辟支佛,声闻跟辟支佛有什么不同?声闻叫做断惑,辟支佛叫做断习气,这个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功夫就差很多了。所以【有学】就是三界内,四果以前都叫做有学,【无学、】就是三界外,三界内如果统统学完了,没有一件事情他要无学,他都已经通达了,所以叫做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这个随喜就是没有半点嫉妒。

  【记】所以【声闻有学约因、即三果四向。】三果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向就是说趋向于什么,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所以叫做三果四向,因为到四果就是无学位了,四果就是无学位了,也就是三果四向,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前都有一个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无学约果、即阿罗汉、有七因四果。】七因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这样就有六个了,这里加一个四果向,这都是成四果罗汉的因,都是四果罗汉的因,所以叫做七因,七个因。四果,所以说四果,七因四果,【辟支佛、正修十二因缘观时、是有学位、证道是无学位但有一因一果。约大乘法门、应弹偏】弱偏,这个弱就是弹劾、喝斥的意思,偏就是说只修空观叫做偏,弱偏就是像我们弹,你不应该这样子,你不应该这样子,我们人……。以前乡下有玩一种……,你知道吗?乡下玩一种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猜拳,一个耳朵被弱得又红又肿,以前常常玩这种猜拳,弹得肿起来都不须美容,弹,弹就是喝斥的意思,排斥修空性的小乘人,【斥小、】小就是发心太小的人,【叹大】赞叹大乘法,【褒圆。】就是赞叹、叹大褒,褒就是褒奖、表扬的意思。【此经是华严圆教法门、何以随喜小乘?乃有二义。一者就权说、】仅说叫做方便说,【虽是声闻缘觉、胜世间故。二就实说、声闻辟支佛、将来必定成佛、岂可不随喜耶?】怎么可以不随喜功德?底下:

  ○四喜菩萨善

  【经】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记】此喜菩萨善也。】见到人家如此修行,我们很感动,感动。底下:

  ○辛三总结

  【经】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记】总结无尽可知。】因此就是说不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什么众生都要随喜,这个随喜不要误解意思,这个随喜就是要接引众生,自己本身一定要保持、稳住的欢喜心。譬如说你见到善人,我们当然随喜赞叹,你见到恶人你愈责备他,他愈恶,他愈恶。你见到恶人不要赞叹他,但是要保持安详,久了就会被我们感化,所以随喜功德简单讲就是要使每一个众生转烦恼成菩提,没有皈依的人向三宝,这个随喜才有目的。人家在杀鸡,你也在旁边喊:杀得好!那也是随喜,就变成有罪了,那个就变成有罪了,所以随喜要随喜得对,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无有疲厌。

  ○庚六释请转*轮三、辛一牒名

  【经】复次善男子、言请转*轮者。】要请人家讲经说法,而没有这个*轮,为什么讲*轮呢?法为什么像轮呢?轮子压下去就可以碾平,这个法就像轮,压下去可以把烦恼压平,*轮的意思就是这样子,*轮就是可以运转度众生,轮如果辗过去烦恼就会断。

  【记】“请”者、菩萨悲愍众生故请法也。“转”者展转、自觉觉他展转不息、如轮常转。“法”者轨持义。】轨持义,【依一心法轨生物解、】依照我们一心,这个法就是原则,就产生种种的了解,【任持自性不失也。】这个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轮”有圆满义。摧碾义、摧灭众生妄我、圆满菩提真我也。

  ○辛二释相二、一举所请境

  【经】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