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三界一切之无明也,无明为痴暗之心体,无慧明者,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别立一住。大乘义章五本曰:「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能生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参考资料: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又云五住地烦恼。即见、思无明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称五住地惑。出“胜鬘经”。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所依所住又能生烦恼,故称住地。
《大乘义章》卷五:
1.见一处住地,即身见等三界见惑,入见道时,并断于一处。
2.欲爱住地: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而著于外五欲(色、声、香、味、触)烦恼。
3.色爱住地: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舍外五欲而著于己色身烦恼。
4.有爱住地:无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舍离色贪而爱著己身烦恼。
5.无明住地:三界一切无明。无明为痴暗心,其体无慧明,是为一切烦恼根本。五住地惑中,唯识家主张:前四种住地惑为烦恼障种子,后一种为所知障种子。
台宗则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第二、三、四为三界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惑,二乘人断而出三界。第五无明住地,即界外惑,立四十二品之别,经四十二位次始能断尽变易生死,得证大涅槃。
[菩萨樱珞本业经卷下、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胜鬘经述记卷下、法华经玄义卷五上、法华文句记卷二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
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
它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拱,千形万状,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妙不可言。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峰内的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之美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累有九层楼阁。太阳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数分钟。观音洞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机,经年香烟缭绕。
灵峰寺位于浙江北部安吉县城西南白水湾乡灵峰山(古称北天目),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号“灵峰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时吴越王钱镠游灵峰,流连岩上之美,回杭后,赐“灵峰长兴”匾额,以光山门,并施舍修寺,梵宇一新。宋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为“百福讲寺”,英宗皇帝赐玉玺一方,以镇山门。清乾隆十二年,更名为“灵峰寺”。
禅宗灵峰派创始人藕益大师系中国佛教史上著名人物,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宇,出家剃发后命名智旭,字藕益,别号“八不道人”,原籍江苏木渎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14岁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发出家,后住晟溪、温陵、湖州、九华等寺院,但对灵峰寺情有独钟。他雅爱灵峰人朴景幽,33岁有偈语“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后三次归卧灵峰,长达十年之久。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在灵峰圆寂,弟子奉骨塔于大雄宝殿右侧。大师著书甚丰,有《灵峰论》五十多部221卷,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后被奉为净土宗第九祖师,他所开创的灵峰派以及他所倡议导的一代宗风,由他的高徒苍辉法师继承发扬。
人身难得今昔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
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的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的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②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王。如是上首。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天子众。及余世间无量天人。阿素洛等。为闻法故。俱来会坐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今知不。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极乐。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圆满。今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又舍利子。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舍利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楯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金宝银宝。吠琉璃宝。颇胝迦宝。妙饰间绮。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阶道。四宝庄严甚可爱乐。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七宝庄严甚可爱乐。言七宝者。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湿摩揭拉婆宝。七牟娑落揭拉婆宝。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华。量如车轮。青形青显青光青影。黄形黄显黄光黄影。赤形赤显赤光赤影。白形白显白光白影。四形四显四光四影。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自然常有无量无边众妙伎乐。音曲和雅甚可爱乐。诸有情类闻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泽香洁细软杂色。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著。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彼有情类昼夜六时。常持供养无量寿佛。每晨朝时持此天华。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于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树花。持散供养。还至本处。游天住等。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所谓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命命鸟等。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所谓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道支等。无量妙法。彼土众生闻是声已。各得念佛念法念僧。无量功德熏修其身。汝舍利子。于意云何。彼土众鸟。岂是傍生恶趣摄耶。勿作是见。所以者何。彼佛净土无三恶道。尚不闻有三恶趣名。何况有实罪业所招傍生众鸟。当知皆是无量寿佛变化所作。令其宣畅无量法音。作诸有情利益安乐。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妙风。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俱胝天乐同时俱作。出微妙声甚可爱玩。如是彼土常有妙风。吹众宝树及宝罗网。击出种种微妙音声。说种种法。彼土众生闻是声已。起佛法僧念作意等无量功德。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希有事。假使经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以其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舌。一一舌上出无量声。赞其功德亦不能尽。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佛有何缘名无量寿。舍利子。由彼如来及诸有情寿命无量无数大劫。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寿。舍利子。无量寿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来。经十大劫。舍利子。何缘彼佛名无量光。舍利子。由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无有障碍。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光。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声闻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菩萨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假使经于无数量劫。赞其功德终不能尽。舍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蔑戾车中。常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闻彼西方无量寿佛清净佛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