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P66

  ..续本文上一页知道要如何用功,不知道要如何用功,所以我今天建这个讲堂就是因为很感慨,高僧大德有的人写很多书,要自己看,自己看,一本书放着自己看,看不懂,出家人很想要修行的是很多,不是没有,是很多,但是这个道场都在念经,赶经忏,这个常住的工作我们不去做又不行,要去做,每天都在赶经忏,这样枉费我们剃这个头,所以他就自己很感慨,一方面出家又不能离开常住,一方面又很喜欢听正法,听这个净土法门,这经典又深奥,自己看又看不懂,哇!惨了,很烦恼你知道吗?剃这个头是一个头两个大,真的,那就很烦恼,所以说修行要两种条件,第一要善知识,第二要环境,要好的环境,一定要具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办法成就,不然你不可能,你若说他有一个善知识在旁边,但是他环境很差,三餐都吃不饱,每天赶经忏,念经、念经……,有啊!师父、善知识在旁边,每天念经没时间听经,对不对?没有那个环境就没办法,你虽然有这个环境,建得很好,像皇宫,建这间建得像皇宫,噢!电灯用得这么好,对不对?没有师父,没有师父,你多行,我不相信你看得懂,看得懂,你整本看得懂,不然你举手,对不对?所以这种东西就是说福德因缘,噢!这佛经实在很厉害,我说这佛祖在讲话每句都是一针见血,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你看,佛祖在讲话不会遗漏,要有福德,你还要有福报,还要有一些缘,没有那种缘你也没办法,你有福报,没错,你今天出家有福报,在家有福报,出世在台北,对不对?要听个经就要坐这么远南下,你有福报没这个因缘,你有办法吗?有这因缘,我家住在高雄,我拼命要来听经,儿子发烧,女儿腹泻,婆婆住院,急诊,他有这个因缘,他住在高雄最近的,整天就忙那些事,所以说人家佛祖在讲话实在很行,真的很行,两千多年前的圣人,怎么那么行谁知道,福德因缘,少一个字都不可以,少一个字都不可以,很厉害,真的,所以说横超西方极乐同居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永离退堕之缘。即圆证三不退。】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此点要注意。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证念不退。】念念,每一个念,我们若到极乐世界华开见佛,这个极乐世界有讲,这个莲花,一朵莲花,一由旬是八十里,有时候六十里,有时候四十里,我们现在简单讲一朵莲花平均六十里好了,六十里的莲花到底说……,我们今天这个色身是这样,六十里差不多多大你知道吗?多这里(文殊讲堂)到台南四十几公里,对不对?四十几公里,从这里差不多台南再上去是什么,后壁,新营,六十公里差不多从这里,高雄直接到新营,这样直线画一个圆圈圈,那么大朵的莲花,你想想看!那么大朵莲花,看要不要往生?就是这样,最小朵的,这是极乐世界最小朵的,你知道吗?一由旬是最小朵的,最小朵的,在极乐世界算最差的,下下品的,若阿弥陀佛那朵,哇!比地球还大,比我们地球还大,所以说我们甚至极乐世界我们就具足清净的光明智慧,到极乐世界就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生佛道,证念不退,证念不退就是我们所讲的证到这个念不退。【永离念退缘。】当然他念念就是佛,念念就是三宝嘛!【以常闻法故。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乐修就是很愿意去修,那个字不能读作lè,当动词用的话读yào,乐修大乘之行,很快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简单讲就是念念佛,就是证念不退,那么修大乘行,证行不退,【永离行退缘。以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观摩熏陶】就是每天都在那里,每天都在那里种这个善根,薰陶,【证位不退。永离位退缘。

  【解】四毕竟不退。】这是多出来的,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我来解释一下:第四毕竟不退,就是说种一点善根就永远不会退,无论你用什么心,你只有一点善根,念一些阿弥陀佛,也不会退,简单讲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座诸位,无论你有心、无心,无论你用什么心来,散心、乱心,对佛教有了解,对佛教不了解,都没有关系,怎样?以后都会成佛,哇!这太厉害,太厉害,不论至心,至心就是恭敬心,非常地至诚恭敬心,散心,就是漫不经心,人家在仿佛合个掌,他虽然没有来听经照样会成佛,照样会成佛,有心,像在座诸位大家都在作笔记,确确实实是真的要来听佛法的,这是大家有心,无心就是说他不是来听佛法,他是要来找人的,听到人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以后也会成佛,这太厉害,你知道吗?太厉害,就是说不得不成佛,一定要成佛,所以在座诸位!听到这句就很安慰了,安慰什么呢?无论多痛苦,多大的委屈,我们走进这个文殊讲堂,你看有这个善因缘,将来一定会成佛,这个太好了,太好了,有心也好,无心也好,或解,对佛教有了解吗?对经典有了解吗?或是不了解,但弥陀名号,只要你持这个弥陀名号八识田中就有这个善根,有这个善根,只要耳朵听到,落入八识田中,或者是六方佛的名,六方佛,东、南、西、北、下、上,《弥陀经》里面六方佛的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只要通过这个耳朵,通过这个耳朵,假使千万劫后,千万劫之后,毕竟因斯度脱,究竟能够因为这样而解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什么叫做涂毒鼓呢?这个字我想很久,想很久,涂毒鼓我想很久,这是不是一种毒药的名称,我查,查不到,所以我就是自己这样想,用我自己意思去解释,可能是这样,古早,古早,再过去那个古早,有一种毒药是很毒,这种毒药你都不用吃到也不用喝到,这种毒药把它抹在什么?抹在鼓里,鼓皮,鼓皮的上面,打下去空气中是不是有这个毒药的气,对不对?远的也中,中毒,近的也中毒,意思是说在这里仿佛远的也入、成就,近的也入、成就,全都进入(成就),它的意思是这样,这是我个人的浅解,因为讲错要负因果,你知道吗?我又查不到,所以暂时借我的,暂时用我的意思。涂毒鼓可能是抹在鼓上的一种毒气,打下去的时候这气会跑出来,跑出来,远也中毒,近也中毒,这是我个人的浅见,不知诸位大德你意下如何(众鼓掌),因为我没得查这个字,涂毒鼓我没得查,所以暂时用我的,远近皆丧,远的、近的都要死,一定要死,意思是说念佛绝对要成佛,无论他有修没修,无论吵架也没关系,你骂他:阿弥陀佛。他有听到,这样他也会成佛。所以吵架骂他一句:阿弥陀佛,不但无罪又有功德,以前我拿念珠,人家一直看我,我就对他念:阿弥陀佛。不管他对我们的观感如何我都不管他。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吃这个金刚下去,金刚是不坏的东西,这就永远不消,永远不消。(涂毒鼓:①谓涂有毒料,使人闻其声即死之鼓。禅宗以此比喻师家令学人丧心或灭尽贪、嗔、痴之一言一句之机言。《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全豁禅师条(大五一•三二六中):“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北本涅槃经•卷九》)【佛光大辞典】②(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讲】四毕竟不退者。以显佛号。经名。不可思议功德。不论至心念。】恭敬心念,不论他漫不经心,【散心】就是漫不经心【念。有心念。无心(即不存心也)念。】“无心”就是不是故意的。“即不存心也”,不存在,没有存心要念佛的,突然听到的,无心就是不注意念的,像小孩来:阿弥陀佛,师父!阿弥陀佛。这小孩将来也会成佛,真的,所以你们若要教小孩,我教你们最重要的,以后你儿子若在叫妈妈,你就告诉他以后……,妹妹以后你叫的时候要讲:妈妈!阿弥陀佛。你教她,听得懂吗?从小就教她,妈妈!阿弥陀佛。如果她没念阿弥陀佛,苹果不要拿给她吃,叫一声,来,妈妈!念阿弥陀佛才给你吃,妈妈!阿弥陀佛。这样拿给她,以后吃什么,每句都念佛,真的,以后要做什么,每句都念佛。爸爸!爸爸!阿弥陀佛。我要吃东西,小孩最喜欢吃东西,你拿糖果骗他,他每句都念佛,你说:念一声一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孩最好骗的,对不对?从小就跟他种这个善根。【或解义。不解义。】是了解,或是不了解。【只要佛名经名。一经历到耳根。纳入八识藏中。】我们的第六意识。【即成善根种子。永远不坏。假使过千万劫后。善根成熟。毕竟因斯(念佛名经名)得度。】就是因为“念佛名经名”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万劫前。因畏虎扒上树避难。虎过念南无佛一声(此即无心念佛一声)。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脱。】所以我告诉诸位不要瞧不起出家人就是这样,出家人他有受二百五十条戒,他若破一条戒,五位戒神就不在,受这个比丘戒,一条戒有五位戒神,所以我告诉他出家人再没修行都远远胜过在家人,二百五十条戒律,乘以五,一条戒律五位戒神在保护,我若受比丘戒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戒神,若破一条还有一千二百四十五位在保护,对不对?有那么会破吗?二百五十条都破完,很惊人,岂不是得拼命一直搞,乱搞,一条戒就有五位戒神,所以我告诉你出家人再没修行,在家人不可以诽谤出家人,对不对?最笨的,你觉得他很没有修行,他现出家相,他比你还厉害,戒神至少比你还多,戒神至少比你还多,他二百五十条戒,他那么会破,吓死人,所以我们在家要恭敬三宝,一定要恭敬三宝。若念一句佛,人此善根来出家,所以这出家人不晓得修多久才能够剃度,无论他是结过婚才出家,结地婚出家也没关系,五十岁出家也没关系,六十岁出家也没关系,他有这个缘,对不对?但是我告诉各位:出家若没有这个福德因…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