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P31

  ..续本文上一页脱不了生死,怎么能了脱生死呢?「此心则同龟毛兔角」,那个龟从来没有毛,兔从来没有角,你光说,他是一句空话,你光说我有个心,你心是个所知觉的心,所知觉的东西没有啦,你的心还有没有呢?你心思心思,不也就跟着没有了吗?也就灭啦,那就是个妄想心,佛说的这些话,就是为的这个。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这修行讲证法身,人都是个血肉身体,法身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心,你把这个心不认真了,你哪里还有法身?不认识法身就同于断灭,「其谁修证与生法忍?」你要一断灭,谁还来修证修行证果?这个无生法,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忍字就当地位讲,就是到了这个地位。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一段文,是第四小科,结斥误执,这是佛呵斥阿难从来就是错误执着。上边经文说,你要起分别心,这个性就没有具足的体了,不是完全断灭,就是没有具足的性体。上边佛就是令阿难及法会大众不用这个分别心,世人都用分别心,因为他有所对的物你才起分别,分别总不出六尘,修行最要紧是一尘不染,这就是自己的清净心,我们人的心,是沾染惯了,他有一定的凭据。大家都知道的六尘,色尘是有形有色的,声尘-说话这也算是声尘,香尘-鼻子所闻的,味尘-嘴里吃的东西好吃不好吃,触尘-身上感觉冷热,这五种是外尘,外尘合在一块,归在这个心意之中。内里头分别这叫法尘,这个法字代表世间上一切名、一切相都叫法,就是方法,你得有个什么方法,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人都迷惑在六尘上,六根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发生六种认识,这六种识,眼晴认识形色,长短方圆、青黄赤白,耳朵认识声音高、低,鼻子认识香、臭,舌头认识苦、辣、酸、甜,身的认识是痛、痒、酸、麻,心里分别是非邪正,这六根、六尘、六识,这名字叫十八界,这各有各的界限,他每天在一块,天天作用,都在这里作活计,这是人迷惑的地方,所以上文已经说过啦。

  

  我念的这一段文接着上边说,这好明白了,上边说是分别性,「离尘无体」,才刚说的,人在心里起分别心,分别就是妄想,他分别出哪个形相来,就叫缘影,心里头起了影子,我们人都拿着心里的影子,当了自己的心,这是人错的地方,这是人自己吃亏的地方。佛出世说法,并没有巧法,还是人身上所具足的,人用错了,所以不能成佛。你能六根不染六尘,六根有胜义根、有浮尘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意指的肉团心,这叫浮尘根,这地方你不能说他不是、也不能说他全是,说什么才是?这里头都关乎人的知觉,因有六尘,眼晴迷惑了,都说是眼睛能见、耳能闻,谁知眼睛也不能见、耳朵也不能闻,若这样我怎么闻见?怎么看见呢?要知道,眼里有个见性、耳里有个闻性、鼻有齅性、舌有尝性、身上有觉性、心里有知性。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种胜义根,人天天用,天天也不承认,人迷在六尘上,所以见、闻、齅、尝、觉、知,这六种胜义根,胜过一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样叫浮尘根,这都是尘劳,地、水、火、风成的,这东西怎么就不对呢?他这东西不能常在,到时候就变坏,人都承认有形有相的,说错在这里,不认得无形无相的真心,这能力都在无形无相上,无形无相是什么东西?是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把他记清楚了,就好办了,不然听不明白,这是说这个总题,这地方不大好明白。佛是慈悲,为救世间上的人离苦得乐,在后边分了十番的辩见,见、闻、齅、尝、觉、知就是这个见性,分开十样,一条一条的给你解说,要总说你不明白,后边还有二十五个圆通,一共三十五条,这是为解这个总题,不好懂,佛也知道。别说我们现在的人不能了解,在世时,那些诸大弟子,有证到四果圣人的,还都不容易接受,还不容易明白,何况我们抖然间一听佛法就明白啦,这得长远性,知道根底,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了然啦,就明白佛所说的法,是让人离开分别性,我们这个人就认准了这个分别性,这是根本上的错误。

  

  上文说了两层,是一纵一夺,纵着他说完了,再夺过来,所以这个佛法,夺处即是与处,你心里的执着性,佛拿这个言语,给你夺过来,夺过来怎么办呢?还给个什么?什么也不给!夺处说是与处!你执着的影相,给你夺过来了,这就给你了,不是夺过这个来,还给你那个,不是这个事情,你本来是个具足的,因他无形无相无所表示,自己就不承认,你说眼能见,他怎么就能见?那个人死了,两个眼珠子瞪着,他什么也不能见啦?不是还有眼睛吗?有眼睛也不能见啦!死了这个身体就没有感觉啦,还是那个身体,他的知觉离开了,这是要紧的,要不讲明心见性呢?你明白了自己的心,你见到自己的性,这就是佛法,就为的这个,旁的不为,这个难明白。佛横说竖说、尘说剎说,说了四十九年,度化人可也不少,然而要向世间人一比起来,那就难了,那就尊贵极了,那就是凤毛麟角了,麒麟的角上哪去找?凤凰的羽毛上哪去找?就没有啦。佛当时还就像度化了多少的人,你要拿全世界一比,那个不知道的太多啦,所以佛耐着烦的说,对着阿难尊者一个人说,他替大众代表,是因什么呢?这个事情就难明白呢?说是这个分别性,上文说是离尘无体,说是我会分别就说有形有色的这个尘,尘就是尘土,什么东西也不能照啦,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人的心,无形无相,他好比一个大光明镜子,你弄些尘土,照在这个镜子里头去,你认明白了,其实错认啦。你好比这个镜子吧,有红色、有白色,就这两样,不用多说,都照在镜子里头去,就在镜面上,他自己觉着这个能力还不少,你要把那尘土都去净了,你心思心思,这能照多少,他把世界都照在里头去啦,这意思就这么个比例。佛说人的分别性,从哪里来的?各人有各人的性情,有分别,因什么分别呢?是因为有形相你才有分别,你好比这个人是好是坏、物有大小,这都是对待法,你看见大对着小,这个人一举一动,心里头就是对待,这都是影子,影子不会分别,你那个知觉的心,他能分别或寄托在眼上就能见,青黄赤白、长短方圆,他拿着这个形色,心里头习惯性那个影子,拿着影子就当了自己的心,这都是人的错处,世上的尘,它不能长在,青、黄、赤、白,他一会儿就变啦,长、短、方、圆一会儿就坏了,那不能久存的事。

  

  这个见、闻、齅、尝、觉、知,他永远也不坏、永远也不死,人每天用他每天都不承认,承认什么?我眼能见长、短、方、圆,能看见青、黄、赤、白,他只知道这个,他就认错啦!上来这是佛说的,这个分别性,人心里一分别长短方圆、青黄赤白,拿这个做个比例,这分别性离开尘就没有体,如果说这是青、黄、赤、白,你就知道有个青、黄、赤、白的影子,你就分别开了,这是红的、那是白的,你的分别心照着色相,青、黄、赤、白不能长在,你那个能分别青、黄、赤、白的,这是真的,这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说有分别性,「离尘无体」,离开青、黄、赤、白他没有独立的本体,你自己就不认得。人心里有分别就是影子,「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前者你看见的那个青、黄、赤、白,你分别的那个影子,你拿影子当了自己的心,是这么一宗事情,这影子怎么不好呢?影尘不能常住,一会儿就变,我们这个身体要比较起来,也就是光明镜子里头一个影子,这身体到时候就坏,那个见、闻、觉、知性永远是不坏。身体坏了他又找一个投胎,人人都如此,要投胎,从小到大,长大到老,到了时候又死,你自己身上有一个不死的,永远不承认,这是人吃亏的地方。佛告诉人知道这个理,说身体是我就错啦,身体是我的,我是我、我的是我的,好比房子是谁的?我的,你有个我的、还有个我,这个人把我忘了,只是拿着我的就当了我,这个身体是谁的?是我的身体,你知道是我的身体,那个我是谁?我、我的是两样,这个人都糊里糊涂的,就拿着我的当了我啦,说这些话,好接着往下说,这个话上来说过一次,怕大家有没听的、有记不住的,这地方把他重叙一下。底下佛就说,从来说是妄想执着,所以自己把自己错认了,所以这个地方佛告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这地方就分别开啦,阿难是个当机众,佛对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是各样的修行人,有修旁门的,这些都是修行人,他也是为好,但自己弄错啦,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诸般修行学道的人,是怎么错的?「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你就听听这话,这就是说修行人都错啦,九次第定这个法子可以升天,总比人间强,到时候也是坏,无非年限多点,佛对阿难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是指着法会那些人,都是修行人去听佛说法,虽然修成了九次第定,什么是九次第定呢?就是色界四层、无色界四层、还有灭受想定,这叫九次第定,再说色界分四禅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色界共十八天,四种次第,上边有四空天:空与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又四层次第,六欲天上有男婚女配,寿命也长,色界天,光有男子没有女人,你修行到九次第定就觉着不错,佛说那都误认啦,都不究竟,怎么个理呢?生到天上寿命长、福报大,然而到时候还是死,没脱了生死。佛说修行人,虽然有九次定,不得漏尽还都有堕落,人在世间,做好善乐施有点修行,也能升天,一层一层的高,有九种次第,你虽然修成了九次第,福享尽了,还得堕下来,这叫漏落。…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