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倓虚大师追思录▪P9

  ..续本文上一页都毕过业,前后达十年以上,自恨钝根,天资陋劣,虽有学法之心,苦无成就之日,每于百静中默思,有负老人栽培深恩,未能实现老人弘法利生伟大的志愿,感觉非常的愧悚!

  

  

想起与老人渊源,更比一般不同,先是俗家大舅礼老人为恩师出家,起法名能贵字本如,出家后真实修行,专心念佛,感动很多青年,随其出家,以后都成为佛教有名大法师。吉林省舒兰县明真寺,最初创建,帮助募款出力最大,建筑成功又不要名位,仍然隐修念佛,在临终之半月前即预知时至,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然圆寂。

  

  

其次我的剃度恩师,亦是礼老人出家,名能馨字庆一,在家时是地方绅士财主,受老人感化,毅然放下尘缘,割爱辞亲为僧,实在是一件不容易大事,我出家时,恩师任哈尔滨极乐寺知客,未久亦往生极乐寺知客任内。

  

  

最后俗家父亲亦礼老人出家,法名能方字达西,受戒后即任呼兰县净土寺监院,亦努力精进修持,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八月在大众念佛声中含笑西归,时年已七十二岁,以上都是蒙老人德化,才能转凡入圣。

  

  

我在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亲近老人甚久,知道老人慈悲,决非一般善知识所能比拟,湛山的德风,是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生活戒律化。寺宇广大庄严,住众修学精进,负山面海,美景天然,环境幽雅,在中国北方是不可多得大丛林,老人在一生修的大庙中,心里分外喜爱湛山,所以老年自称为湛山老人。

  

  

老人在湛山佛学院向学僧讲开示说:在我一生修的庙中,都是教演天台,但以湛山为大本山,足见老人对湛山非常注重。

  

  

青岛绰号为东方瑞士,哈尔滨绰号为东方巴黎,而且都是院辖市,以老人的德化,在哈尔滨创建大庙极乐寺,青岛创建大庙湛山寺,又都建筑名胜风景区,每值公暇日,或春花怒放,山光寺景,美丽动人,游客如织,对佛法弘扬方面,号召力甚大,民国三十六年秋季,总统到青岛,即先参礼湛山寺,其他国际显要名流,高人雅士,只要到哈尔滨青岛,没有不参观极乐寺湛山寺的。

  

  

不慧于民国三十七年国历十月二十四日拜别老人,经过上海住一周即来台湾,瞻仰南方佛教,一切动态,和老人领导的北方和东北的佛教,生活习惯上与佛法风范,相差不可言喻,令具足道心参学行者,一见不寒而栗;悔不该离开老人,在台湾颠沛流离,不胜其苦,然佛法道业并无长进,虚度时光,曷胜浩叹!

  

  

即以来台南说,亦是沾老人德光,是老人在青岛时大护法,台南名绅士林耕宇居士从中为力,不然无声无望如慧峰佛教无名小卒,要想在台湾都是子孙庙要挂一单,谈何容易?我到台南后,听已往生的谢健老居士(太虚大师忠实皈依弟子)说:他想请已圆寂大醒老法师从台北来台南弘法,几经周旋,都未办到。大醒法师,我来台湾亲近的机会有过,品学兼优,悲智异常,是太虚大师门下僧杰,亦是民国年间不可多得之高僧,在当时大陆来台法师中,以大醒法师名望最高,有自由中国佛教领袖之称,虽然临终示现病行,但他老文章道德,不慧景仰钦佩!

  

  

不慧创办湛然精舍于台南市,又承大光法师求老人亲赐笔宝,上款题慧峰行者观照,上联是「莫负如来衣室座」,下联是「常怀大士忍慈空」下款题湛山老人倓虚,并盖隆衔倓虚两个图章,老人的字洒脱苍劲遒丽,大光法师寄来时,我欢喜高兴得很,现在仍悬湛舍佛殿中。

  

  

又我在大岗山东麓法华精舍掩关三年半要出关之前,又蒙老人寄诗勖勉,其诗曰:「偷心莫使一丝存,业海顽空尽踢翻,绝后复苏见本性;宗风丕振赖贤孙!」

  

  

出关后,本想在老人九十大寿时,决心去香港一次,给老人拜寿,讵料老人八十九岁即舍离我们而往生极乐;闻之恨要去也看不见了,心中无限悲痛,银泪暗弹。

  

  

为报老人法乳深恩,并纪念天台宗第四十四代圣祖,不慧私愿拟在台湾给老人建一座舍利塔,以资后人瞻礼,广种福田,至于时间长短方能成功,得视因缘如何?

  

  

老人的真功实行,在临终时,都兑现了,不但预知时至,身无病苦,舍报安详,结跏趺坐很愉快而逝,即荼毗后又烧出五六千颗舍利,这都是戒定慧结晶,佛法的无上光荣,不愧为民国年间出类拔萃的一代高僧,令人五体投地的赞美景仰!

  

  

方试看老人一生宏法度生的妙诀:不外「看破、放下、自在;宏法、建寺、安僧!」凡我们亲近过老人的,只有实践老人伟大神圣的志愿,才算是真正纪念老人,庶不负老人当年耳提面命教导之苦心,也唯有这样去作佛法才能永久的兴隆!

  

  

  

追思恩师略叙创办华南学佛院之经过

  

乐渡

  

  

当代大德,台宗耆宿,恩师倓公老人,于癸卯年六月廿二日,化缘已毕,示寂于香港九龙弘法精舍内之华南学佛院。四众震悼,人海泪枯,乐渡时旅居美国三藩市,噩耗传来,五内如裂,仓皇搭机,万里飞归,而吾师封龛已两日矣。不慧受恩深重,病未能侍,殓未能亲,缘悭最后一面,悠悠苍天,此恨曷极。今四众弟子,拟编追思录,纪念老人,香港佛教维志,亦出特刊,阐扬师德。老人一生尽瘁佛教,丰功伟绩,盛德至行,赞何能穷。不慧仅就老人南来弘化因缘,及创办华南学佛院之经过,加以述叙,藉表追思,因老人南来于港九,及海外之佛教,有深重影响也。

  

  

一九四七年,五月中旬,偕二同学由青抵沪,目的为来香港,因与旧同学了因法师,预先有约。了因乃东普陀茂峰老法师之高足,曾于青岛湛山佛学院,同学数载,颇相契。其返港后,鱼雁时通,并邀我等来港。奈至沪后,时局不稳,物价暴涨,船票亦随之上升,旅费颇难筹措。二同学先后赴杭,分别挂搭招贤云栖二寺。我将仅有之旅费,乘船来港,及至,了因法师已生西数月矣,既痛失去故友,复感前途茫茫。初则挂搭东普陀,深蒙茂峰老法师提拔,请为书记,居数日,因不习惯。欲他往。

  

  

适闻有道风山者,以宗教研究院为号召,专重宗教比较学等,余对其所有宗教科目,感有兴趣,欣然前往。至后则知名不符实。其组织系多年前,有挪威人艾╳╳,曾于南京景风山,拟设立佛教式之基督丛林,引诱青年僧伽,改变信仰,投向基督教会。经中国佛教会太虚大师反对,政府未准成立。后转来香港道风山,复以宗教研究院之招牌,以及金钱物资等,引诱青年僧人,走入陷阱。此时已有三十余名,受其蛊惑,由僧伽转为白衣,终日西装革履,内心过着矛盾生活,殊觉可惜!

  

  

道风山之用心,路人皆知,有位中国牧师,向我衒露他们宣传成绩,将六十余名,来信投考宗教研究院之青年僧伽,照片和姓名地址,悉登记在册,准备分批收容。看罢甚觉不安,此六十余名,皆是各佛学院之青年学僧。为慕宗教研究院之虚名,数千里外,来函投考,一旦来山,其后悔,将不堪设想。此不独佛教蒙受重大影向,其本身亦受无限之损失。因此曾和该院院长田╳╳辩论一番,即离去。挂搭山下一寺院中,将该山之组织,内幕虚伪,及其下意识传教方式情形,写成小册子「道风山的经过」印出五百册,向国内各大丛林,及各佛学院寄发,俾曾来投考之僧青年,有个认识,勿误入歧途。

  

  

此时倓公老人,及湛山寺住持善波法师来函,催促返回青岛。蒙优昙法师,王学仁居士慨助船票回上海,稍住即返湛山母校,老人喜出望外。不料一星期后,时局骤转,市面人心骚动,湛山寺诸位护法,及善波方丈约我商量,虚云老和尚与叶遐庵老居士,来函邀请倓老,南来广州重修光孝寺一事,要我先来香港和叶老居士接洽,际此环境之下,加之多方因缘关系,感于义不容辞,为此再次来港。

  

  

大局急转直下,市外风声鹤唳,人心为之动荡,是年底由青抵沪,原定同行者,有达成决师,共二人,不料上船时竟有二十七人,十之八九无船票,当时处境,十分尴尬。由于非常时期,轮船挤拥不堪,军民同舟共济,总算悉能如愿,到达上海。约数日,邀达成、性空、圣怀、智开,诸法师共五人,乘火车抵达广州,挂搭六榕寺。翌日与达成法师二人来港。是时叶老居士在家静养,不见外客,鲜有知其寓所者。因此多方探询,始得晤谈。彼闻…

《倓虚大师追思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