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影尘回忆录 下册▪P46

  ..续本文上一页看,也可作为师之遗教看。其重点如下:

  

  

一、师鉴于十方丛林,每易沦为子孙丛林,以致没落衰败。追源祸始,大率起于法座兼传之故,故主张传法不传座,以杜绝法子即为未来方丈之恶习。(见第二十一章)

  

  

二、师于湛山寺应酬经忏,有以下规定:一、任何施主请念经,要到寺里来;师傅们不出庙念经,不送殡。二、不讨价钱,不索衬资,由施主随意供养,概归常住作香资。师傅单钱,由常住照例发给。(见第二十二章)以绝公开稗贩如来的恶习,真是功德无量。

  

  

三、引见月持律二师行持,作为全书结束,具见苦口婆心。并很自谦地说:我一生做事,没别的巧法,就是敬以处事,诚以待人。平素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对一切事,能看得破,放得下,自在。笨人笨事,如此而已。(见二十三章)

  

  

四、真修行人,只注重修行,并没可插嘴的地方;若有所说,全是假的。大家要好好持戒用功,办道修行。不要在这些语言文字上,作爱憎取舍,计较分别;说食数宝,是无济于事的。说一丈,不如行一寸,无论欢喜哪一法,必须去实行才可。(见二十三章)

  

  

师以平素人皆称为法师,感到惭愧,(见二十一章)尤足针砭末俗。其得谛闲老人,亲传法卷,继承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非偶然也。

  

  

吴海峰居士,为祝其母吴孙淑勤太夫人八轶大庆,发愿印行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考选部政务次长兼中华学术院「中华大典」宗教类编纂周邦道居士,为列入「中华大典」,以永其传,寿人寿世,诚不失为一极有意义之举。贤达之士,盍兴乎来!

  

  

一九六八年佛成道日,乐清朱镜宙敬识。

  

  

倓虚大师传

  

  

蔡运辰

  

  

师讳隆衔,字倓虚,宁河王氏子,俗名福庭,父讳德清,母张氏,世有隐德。母梦梵僧求寄宿。翌日师生,时光绪元年六月初一日也。三岁不能呼父母,惟言「吃斋」二字。至五六岁,母又梦师为僧。十一岁入乡塾读四子书,十二岁偶至外家,其从母望见之,俨然僧也。十四岁辍读习商,不卒业,有出世意。十七岁成婚,旋梦至冥司,出世之志弥坚。十九营商沈阳,值中日之战,仓促旋里,父已逝世。入军营任事,藉以赡家,医卜星相杂技,皆学习之。更值母丧,欲出家为道士,不果。二十六岁,联军入京,辗转兵火中,逃至营口,设济生堂药店,并入宣讲堂讲述因果,以余暇研读楞严,深有会心。一九一四年,着阴阳妙常说,在上海出版,其后师自言为佛教与外道杂糅之作,不足存也。是年赴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听宝一和尚讲经,欲出家,又不果。

  

  

一九一七年,四十三岁,决志脱白,离家潜赴天津,由清修院清池和尚介绍礼涞水县高明寺印魁和尚剃染,赴浙江观宗寺圆具,留寺习教。时谛闲大师住观宗,传天台教法,道誉远播。师倾心请益,进境奇速。谛公欲使师宏化北方,亦特予指授,有「虎豹生来自不群」之褒。一九一八年,谛公赴北京讲经,师随往。明年,谛公又赴五磊山传戒,清池和尚为教授,师赴天津清修院代主院事,戒期后仍返观宗。

  

  

一九二0年,同学观宗寺住持禅定法师欲为观宗请藏经,偕师北上募缘,抵营口,师所设药店尚在,夫人某氏,闻师开示,遂皈依禅定法师,长斋念佛,子四人,二子后亦出家。二一年,师赴井陉讲经匝月,旋至沈阳万寿寺任僧学主讲,创建营口楞严寺。二二年,创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并重兴沈阳般若寺。各寺相去远者千余里,师仍任万寿寺主讲,抽暇巡回督导并随地讲经。二三年,主讲期满,任哈尔滨极乐寺首任住持。二四年,极乐寺成。二五年,谛公付师以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法名今衔。是年赴北京柏林寺讲楞严经,任西直门内南小街弥勒院住持,设佛学院,赴日本参加东亚佛教联合会,由是往来于华北东北各省。二八年,继任北京法源寺住持,法源为故都名剎,奉军总参议杨氏钦师道行,力主其事。北伐军至,师交代清楚而去。二九年,请谛公至哈尔滨传戒,师遂退院,赴沈阳般若寺办僧学。三一年,营口楞严寺成,延禅定法师为首任住持。明年,长春般若寺成,弟子澍培为首任住持。时甫经九一八之变,沈阳僧学解散。前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子桥将军,曩为极乐寺有力外护,是时在陕西主持赈务,请师至西安传戒讲经,任大兴善寺住持,设佛学院。三二年七月,谛公示寂,师闻讣奔丧,并受影印宋版藏经会之托,携碛砂藏经玻璃版乘船至潼关换车。渭河沿岸,盗贼出没,备历艰险,卒得安抵上海。是年应善信之请,建青岛湛山寺,三四年,任湛山寺首任住持。四二年,重兴天津大悲院,四四年由湛山退院,工程尚未全部完成。

  

  

师中年出家,佩台宗法印,生平职志以讲经宏法,建寺安僧为主。状貌魁梧,声如洪钟,每一升座,四众云集,披隙导,莫不如所欲闻。以是缙绅拥彗,檀施山积,建寺始于东北,迄于青岛,皆宏广精严,极鸟革飞之盛,而以湛山为最。并以余力恢复各旧寺,沈阳般若寺、天津大悲院,其最著者。尽可能于各寺设佛学院,造就后起人才,亦以湛山为盛。综计三十年中,讲心经六十四遍、金刚经四十二遍、弥陀经二十四遍、楞严经十三遍,其他经论疏注各数遍不等。行化所及,躬自擘划,或援手指导,与夫弟子秉承宗旨,建十方丛林九处,宏法支院十七处,佛学院十三处,皆以教演天台,行宗净土,住持佛法。又先后延请慈舟、弘一两律师至湛山讲律,推之同系各寺,皆持午结夏,严净毗尼,北方佛教中不多睹也。

  

  

抗日胜利,长春般若寺于四七年请师传戒,翌年南返,值长春改观,崎岖道路者十有三日,始达沈阳。转车返青岛,应座下之请,缕述生平事迹,弟子大光笔记为影尘回忆录。继而河山非故,四九年应邀访港,驻锡荃湾弘法精舍,陆续创立华南学佛院,佛教印经处、图书馆、天台精舍、弘法佛堂、谛公纪念堂、青山极乐寺等。师已年登耄耋,仍讲学接众,日无暇逸。居恒示人学佛要旨为看破、放下、自在,以合于涅槃三德,闻者意解。六三年夏历六月二十二日示寂,世寿八十九,僧腊戒腊皆四十六,法腊三十八。八月十二日遵制荼毗,缁素弟子奉檀,沈香千余斤,香闻数里,检获舍利四千余粒,塔于九龙西贡山之麓。所著书及弟子记录者,为金刚经讲义、金刚经亲闻记、心经义疏、心经讲义、心经亲闻记、心经讲录、楞严经妙玄要旨、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普门品讲录、大乘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印记注释要、始终心要义记、信心铭略解、证道歌略解、念佛论及文钞、讲演录等,弟子大光并影尘回忆录及示寂记,辑为湛山大师法汇,编入中华续藏经。

  

  

赞曰:昔智者大师示迹,世称小释迦。宋志盘法师作佛祖统纪,以天台为佛教正传。元怀则法师作天台传佛心印记,则已居之不疑。遗教延续千余年,东被韩日各国。比年余纂中华续藏,向国内外征集佛典,韩国同道寄赠彼国古德金大铉所著禅学入门,余初见题签,以为宗门之书,阅之则专明止观,解释清晰,高丽台宗之盛,于此可知。日本更衍为台密,本宗亦愈益光大,由大正续藏所载,亦可想见。惟我国北方各省,此宗不甚流传。倓公奋起市廛,南游参学,于三年之中,尽窥奥秘。归而大作佛事,精蓝遍地,著述等身,说法如云如雨,直接受其甄陶,或间接蒙其影响皈向佛门者,无虑数百万人,足以增辉教史。此在佛法为乘愿再来,在世法亦可谓豪杰之士也已。

  

  

一九六九年元月,安东蔡运辰念生甫谨撰。

  

《影尘回忆录 下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倓虚大师追思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