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影尘回忆录 上册▪P4

  ..续本文上一页我是出门赶会的人,现在天已晚了,你方便方便,让我在这里住一宿吧!我母亲说「我们家里要是房子多的话,可以让你住,没有多房子,怎么能留你住呢?如果你必需要住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地方。我们的隔壁有个大烟馆,你可以到那里去住吧!」这时那人就有点不乐意地样子,「哼!」他说:「好汉不进三房,我那能往那里去住呢?」这时我母亲就醒了。第二天早晨,吃早饭时候,就生下了我。

  

  

后来,我母亲对他说的那句话里的「三房」两个字,始终不明白,就跑去问我的一个本家伯父。我们这位伯父素常以拆字算卦为生,对于这些江湖话,都很明白。他略略的给我母亲解释了一下,他说:「三房者:第一是赌场;第二是烟馆;第三就是一般下流人所到的地方,(如妓院等)普通有知识有身份的人,绝不涉足到那种地方去。

  

  

我母亲还说:生我的那一年,年月不好,闹饥荒,人民的生活都很苦!又加那年六月间很热,老的小的热死很多。我们邻家和我一块生的一共有三家,那两家母子都热死了,就剩下我们母子二人。按普通常识来说,凡产妇须避风,忌喝凉水,我母亲因为天气热,也顾不得这些忌讳的事情,往往夜间在院子里睡觉,还常渴凉水。也真奇怪!就这样我母子也没有死。

  

  

(四)身在襁褓叫吃斋

  

  

以后,我们街坊邻居,看我独没有死,觉得很特别,我母亲也以为我纵然活下去的话,也在家里待不住,后来必定要出家当和尚的,她说这话因为有两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我生下来到两三岁之后,也不会叫爸爸;也不会叫妈妈,只会说:「吃斋」两个字。这是我与其他小孩最特别的地方!后来,我母亲叫我学说话,教我叫爸爸叫妈妈,而我嘴里头仍然是「吃斋」「吃斋」的喊,其他的话,教也教不会。「吃斋」这两个字,不教而自会说。

  

  

后来日子久了,我母亲对这事就起疑惑:为什么不会叫妈妈,只会喊:「吃斋」呢?于是就以这事去问邻家的那位下神的老太太。(巫婆)老太太说:

  

  

「那是你这孩子,在前世有吃斋的愿力,如果今生不吃斋的话,恐怕不能活下去。

  

  

这时,我母亲听了这话,就又犯愁了。

  

  

「啊」?我母亲说:「他一个小孩子,又怎么能吃斋呢」?

  

  

「他固然是一个小孩子不能吃斋」,老太太说:「那么你是他的母亲,可以替他吃斋呀」!

  

  

我母亲在那位下神的老太太面前领教了之后,低下头去沈思了半天,觉得这事情左右为难。吃斋吧?家中都是吃荤的人,而且沿海地带,吃鱼的时候又多。不吃斋?自己就这一个孩子,下神的那位老太太明明说他是有吃斋之愿,不吃斋就会死,万一真的死掉了,不是我落得一辈子绝户吗?这种矛盾的思想在心里萦回几番之后,自己觉得得仍没办法来解决,最后还是请示老太太来想法。

  

  

「真难为我」!我母亲说:「我们穷人家,很多人在一块过日子,怎么能方便吃斋呢」?说这话时还有点发愁的样子。

  

  

「告诉你」!老太太很爽快地说:「你可以初一十五吃花斋呀」!

  

  

自那时起,我母亲每逢初一十五,就替我吃花斋。后来我岁数大了,对这事情起疑惑,便去问母亲,我母亲就把这段吃斋的因缘,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我。

  

  

(五)降生以后的梦境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我母亲又做了一个梦,梦境是这样—是在一个很晴朗的天气里,人们都做工去了。我那时候很小,整天的在外边跑着玩,往往一天半天不回家。我母亲恐怕我在外边玩,跑远了有危险,就出去满处找我。等找到我叫我回家的时候,我忽然放快了步子又跑远了,这时我母亲在后面紧追我,把我追赶到一个河边上,河里面还有一道圈门形的石桥。过石桥之后,是一个大广场,周围都是河,广场里有十几个大高个出家人,长的大鼻子大眼睛,在那里念经。我母亲眼见我从桥上跑过去,等她追到广场的时候,我忽然现了僧相,羼杂在那些出家的人群里,披上袈裟,念起经来,模样已竟辨不十分清楚了。这时我母亲爱子心切,一方面恐怕丢失了孩子,一方面又替我可惜,可惜我出了家。但里里外外的找,究竟也没找得着,就将信将疑的,很懊丧的回去了。

  

  

回来的时候,因为追我就走错了路,也不知走那去了。眼看广场四周的河里,完全是污泥黑水,血腥烂臭。还有一些老幼残疾,蓬头垢面的人在河里往外爬,看看已竟爬到岸上来很多!后来又走到那个桥的旁边,桥头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在那里捻线,我母亲因为自己走错了路,就上前去探听。

  

  

「老太太」!我母亲很客气的问:「我刚才因为找孩子走迷路了,我是北塘村的人,不知从这里回家成不成?

  

  

「好」!老太太说话很干脆的:「你过去这个桥,顺着这个大道,一直就走到你家了。」

  

  

这时候我母亲就醒了。

  

  

这些话,都是后来我母亲告诉我的。

  

  

第二章 求学时代的暗示

  

  

(一)四年来的学生生活

  

  

我到了十一岁(光绪乙酉一八八五年),才上学。那个时候,读书很不容易,除了有钱的人家能念几天书外,穷人家差不多都念不起。我们家里原先不是个富家庭,人口很多,负担很重,所以念不起书。后来分居过日子,人口也减轻了,我才得着这机会,念几年书。

  

  

我们那个地方的风俗,差不多小孩子们,一长到十几岁后,就整天的到河里海里去打鱼摸虾。因为当小孩子的时候没事干,又不上学,所以整天的就干这些事情,年年在我们村里要淹死几个人,不是死在河里,就是死在海里。

  

  

我父亲,一年之中在外边帆船贸易的时候多,家里只有我母亲操持着家务过日子,所以我父亲照应我的时候少,如果不让我去上学,在家里又没事干,恐怕也要跟那一帮孩子们整天去打鱼摸虾,万一有危险,我父母晚年,就我这一个孩子,不是很可惜吗?所以这才想法让我上学。

  

  

记得我上学的那一天,正是夏历二月二。上学以后,第二天教我念书,先生因为我岁数比较大了,也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开首要念三字经。头一天,就念大学,教给我了一行,我的天资又不很好,虽然能背得下来,心里总是不痛快,觉得念书硬记,怪费劲的,还得去用心,日子多就厌烦了,想逃学,可是又怕挨打。因为我看见同学逃学的也很多,回来的时候,就打得很厉害!因此我也没敢逃学。可是,时常装病不上学,每逢下雪下雨的时候,就欢喜的了不得,因为可以不上学呀!就这样勉勉强强的读了四年书。

  

  

(二)母舅死后的警觉

  

  

我十二岁的那年,无论干什么事都不高兴,书也不愿意念。我外祖母家有个母舅生病,我跟母亲到外祖家去探病。我母舅兄弟三人,他是行二,岁数不很大。身体很强健,而且对于过日子料理家务上很有能耐,全家的生活都依靠着他来维持。不料想得了病,到第七天就死了!满家的人大哭小叫,要死要活,看光景真是凄惨的很!当时我很纳闷,觉得这事情很难索解,为什么年轻的小伙子,身体又很壮,居然得病七天就要死呢!这不是太快吗?因此我联想到我自己,不知在那个时候也要快死了。

  

  

那一年的夏天,我那个母舅尚未死,我下了学,跟我母亲到外祖家去住亲戚,夏天的晚上,天气很热,大伙都坐在院子里乘凉。我穿了个青色的新大褂,坐在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把脸向外,也不动弹,在那里发呆,凝神往外看野景。那时,我母亲有一个妹妹,是我的一个姨母,尚未出嫁,忽然…

《影尘回忆录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