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德,然后舍去无知者。
「如来无碍智所见,其中一切诸众生,悉以无边方便门,种种教化令成就。
「譬如幻师善幻术,现作种种诸幻事;佛化众生亦如是,为其示现种种身。譬如净月在虚空,令世众生见增减,一切河池现影像,所有星宿夺光色。如来智月出世间,亦以方便示增减,菩萨心水现其影,声闻星宿无光色。譬如大海宝充满,清净无浊无有量;四洲所有诸众生,一切于中现其像。佛身功德海亦尔,无垢无浊无边际;乃至法界诸众生,靡不于中现其影。
「譬如净日放千光,不动本处照十方;佛日光明亦如是,无去无来除世暗。譬如龙王降大雨,不从身出及心出,而能沾洽④悉周徧,涤除炎热使清凉。如来法雨亦复然,不从于佛身心出,而能开悟一切众,普使灭除三毒火。
「如来清净妙法身,一切三界无伦匹;以出世间言语道,其性非有非无故。虽无所依无不住,虽无不至而不去;如空中画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
「三界有无一切法,不能与佛为譬喻;譬如山林鸟兽等,无有依空而住者。
「大海摩尼无量色,佛身差别亦复然;如来非色非非色,随应而现无所住。
「虚空真如及实际,涅槃法性寂灭等;唯有如是真实法,可以显示于如来。
「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若有闻斯功德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获,慎勿于此怀疑念。」
【章旨】此章赞叹毗卢遮那之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中的第十二种至二十一种功德。第十二部分九偈赞叹「令入种种行功德」,第十三部分一偈赞叹「如来无碍智」,第十四部分五偈赞叹「随其胜解示现功德」,第十五部分三偈赞叹「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第十六部分二偈赞叹「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第十七部分一偈赞叹「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第十八部分一偈赞叹「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第十九部分一偈赞叹三种功德,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无尽功德」、「究竟功德」。第二十部分一偈总结功德,最后一偈激励众生生起信仰。(参见澄观《华严经疏》卷六十,《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六二中至九六二下)
【注释】①粟散:即「粟散王」,小王之数众多,犹如粟散,故称「粟散王」。
②欢喜园:又名「欢乐园」、「喜林苑」,为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一到此地,就自然的生起欢喜的心情。
③阿迦尼咤天:又作「阿迦腻咤天」,意译为「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的最究竟者,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
④沾洽:雨水充分,使土地浸润;普徧施惠使受益。
【语译】普贤菩萨继续为诸位菩萨吟诵偈颂以赞叹佛所具有的功德:「世尊有时显现出以上等衣服装饰起来的身体,他头戴花冠,身被高高的盖所庇荫,有象、马、车、步四兵前后一起围绕,警告众生、宣扬威仪、折伏小王。有时成为听讼的断狱官,善于调解世间的诸多法律事务,所有对错、应该赞成的、应该剥夺的,都审理得明明白白,使其一切都完全欣悦、调伏。有时作为大臣专门弼辅君王,善于使用诸王治理政务、法律事务,十方民众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周到的照顾,而一切众生却都不了知。有时作为粟散的诸小王,有时成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转轮王,使诸王子、采女众都全部受化而无能测知其玄妙。有时作为护世四天王,统领诸龙、夜叉等,为其众会而说法,一切都使其获得巨大的欣悦而欢庆。有时作为忉利大天王,住于善法堂的欢喜园,头戴花冠而宣说妙法,诸天觐仰都不能测知其玄妙。有时住于夜摩天、兜率天、化乐自在天和魔王的所在,居住于摩尼宝宫殿,演说真实行使其得到调伏。有时到达梵天众会知中,为其演说四无量心以及一切诸禅道定、八正道,完全使其欢喜之后,便离去,这些天众并不知晓其往来之相。有时至阿迦尼咤天为天众演说三十七菩提分并且散布诸宝花,以及其余无量的神圣功德,然后便离去,而这些天众则并不知晓。
「在如来无碍智中所看见的一切众生,都完全以无边的方便门,以种种方法教化众生使其成就。
「譬如幻师善于表演幻术,显现出种种幻事;诸佛化度众生也是如此,为其示现种种色身。譬如明净的月亮挂在虚空,使世间的众生看到其盈与亏,在一切河水、池塘水中都显现出月亮的影像,所有星宿都被其夺去光色。如来的智慧之月出现在世间,也以方便而示现出世间的增减,在菩萨的心水中显现出其影像,使得声闻的星宿没有光色。譬如大海充满了珍宝,清净无浊而且没有数量;四大洲的所有诸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在大海之中显现出其影像。佛身功德之海也是如此,无垢无浊而无有边际;甚至法界中的一切众生,无不在功德之海中显现出其影像。
「譬如清净之太阳放出千道光明,不动本处而照耀十方;佛之太阳的光明也是如此,无去无来而除去世间的黑暗。譬如龙王降下大雨,不从其身流,也不从其心流出,但却能够使大地都被雨水普徧润足,涤除了炎热使世间清凉。如来之法雨也是如此,不从佛身之心流出,但却能够开悟一切众生,完全使其灭除三毒之火。
「如来清净美妙的法身,在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是无与伦比的;以出世间的言语演说其道,其体性非有也非无。虽然它是无所依的,但也是无不住的;虽然是无不至的,但却是不去的;如虚空中的画、梦中的所见,对于佛的体性也应该如此来看。
「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有为、无为等等一切法,都不能用来作为佛的譬喻;譬如山林中的鸟兽等等,没有一种是依靠虚空而住的。
「大海中的摩尼宝有无数种颜色,佛身的差别也是如此;如来非色身,也并非不是色身,随着众生所应而显现各种形象,但又无所住着。
「虚空、真如以及实际,涅槃、法性、寂灭等等,只有如此的真实法,可以显示出如来。
「国土中的外尘、众生的心念之数可以知晓,大海中的水可以饮尽,虚空可以衡量,风可以缚住,但是却没有能尽说佛的功德。
「如果有人听闻这些功德之海,而产生欢喜之心、信解之心,如其所称赞颂扬的那样应该全部获得,因此,一定不要对此生起怀疑的念头。」
【说明】善财童子第五十三参——普贤菩萨会,至此叙述完毕。善财童子应弥勒菩萨的要求,进入普贤菩萨的道场,住于金刚藏道场。普贤菩萨自一一毛孔中,放出无数光明,徧照一切世界。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讲解自己获得的「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清净无上色身」及其救护众生的种种神通的因缘。得以见到如此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所示现出的如此境界,善财童子立即获得了普贤菩萨行愿之海。八十卷《华严经》从此全部结束。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