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P82

  ..續本文上一頁德,然後舍去無知者。

  「如來無礙智所見,其中一切諸衆生,悉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

  「譬如幻師善幻術,現作種種諸幻事;佛化衆生亦如是,爲其示現種種身。譬如淨月在虛空,令世衆生見增減,一切河池現影像,所有星宿奪光色。如來智月出世間,亦以方便示增減,菩薩心水現其影,聲聞星宿無光色。譬如大海寶充滿,清淨無濁無有量;四洲所有諸衆生,一切于中現其像。佛身功德海亦爾,無垢無濁無邊際;乃至法界諸衆生,靡不于中現其影。

  「譬如淨日放千光,不動本處照十方;佛日光明亦如是,無去無來除世暗。譬如龍王降大雨,不從身出及心出,而能沾洽④悉周徧,滌除炎熱使清涼。如來法雨亦複然,不從于佛身心出,而能開悟一切衆,普使滅除叁毒火。

  「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叁界無倫匹;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住,雖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畫夢所見,當于佛體如是觀。

  「叁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爲譬喻;譬如山林鳥獸等,無有依空而住者。

  「大海摩尼無量色,佛身差別亦複然;如來非色非非色,隨應而現無所住。

  「虛空真如及實際,涅槃法性寂滅等;唯有如是真實法,可以顯示于如來。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

  「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于此懷疑念。」

  【章旨】此章贊歎毗盧遮那之十身圓滿二十一種殊勝功德中的第十二種至二十一種功德。第十二部分九偈贊歎「令入種種行功德」,第十叁部分一偈贊歎「如來無礙智」,第十四部分五偈贊歎「隨其勝解示現功德」,第十五部分叁偈贊歎「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第十六部分二偈贊歎「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第十七部分一偈贊歎「隨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第十八部分一偈贊歎「叁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第十九部分一偈贊歎叁種功德,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無盡功德」、「究竟功德」。第二十部分一偈總結功德,最後一偈激勵衆生生起信仰。(參見澄觀《華嚴經疏》卷六十,《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六二中至九六二下)

  【注釋】①粟散:即「粟散王」,小王之數衆多,猶如粟散,故稱「粟散王」。

  ②歡喜園:又名「歡樂園」、「喜林苑」,爲忉利天帝釋四園之一,在喜見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一到此地,就自然的生起歡喜的心情。

  ③阿迦尼咤天:又作「阿迦膩咤天」,意譯爲「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頂天」。爲色界十八天之一,五淨居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頂位,亦爲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爲有形體之天處的最究竟者,故又稱「質礙究竟天」、「色究竟天」。

  ④沾洽:雨水充分,使土地浸潤;普徧施惠使受益。

  【語譯】普賢菩薩繼續爲諸位菩薩吟誦偈頌以贊歎佛所具有的功德:「世尊有時顯現出以上等衣服裝飾起來的身體,他頭戴花冠,身被高高的蓋所庇蔭,有象、馬、車、步四兵前後一起圍繞,警告衆生、宣揚威儀、折伏小王。有時成爲聽訟的斷獄官,善于調解世間的諸多法律事務,所有對錯、應該贊成的、應該剝奪的,都審理得明明白白,使其一切都完全欣悅、調伏。有時作爲大臣專門弼輔君王,善于使用諸王治理政務、法律事務,十方民衆的利益都能夠得到周到的照顧,而一切衆生卻都不了知。有時作爲粟散的諸小王,有時成爲能夠在空中飛行的轉輪王,使諸王子、采女衆都全部受化而無能測知其玄妙。有時作爲護世四天王,統領諸龍、夜叉等,爲其衆會而說法,一切都使其獲得巨大的欣悅而歡慶。有時作爲忉利大天王,住于善法堂的歡喜園,頭戴花冠而宣說妙法,諸天觐仰都不能測知其玄妙。有時住于夜摩天、兜率天、化樂自在天和魔王的所在,居住于摩尼寶宮殿,演說真實行使其得到調伏。有時到達梵天衆會知中,爲其演說四無量心以及一切諸禅道定、八正道,完全使其歡喜之後,便離去,這些天衆並不知曉其往來之相。有時至阿迦尼咤天爲天衆演說叁十七菩提分並且散布諸寶花,以及其余無量的神聖功德,然後便離去,而這些天衆則並不知曉。

  「在如來無礙智中所看見的一切衆生,都完全以無邊的方便門,以種種方法教化衆生使其成就。

  「譬如幻師善于表演幻術,顯現出種種幻事;諸佛化度衆生也是如此,爲其示現種種色身。譬如明淨的月亮挂在虛空,使世間的衆生看到其盈與虧,在一切河水、池塘水中都顯現出月亮的影像,所有星宿都被其奪去光色。如來的智慧之月出現在世間,也以方便而示現出世間的增減,在菩薩的心水中顯現出其影像,使得聲聞的星宿沒有光色。譬如大海充滿了珍寶,清淨無濁而且沒有數量;四大洲的所有諸衆生,所有的一切都在大海之中顯現出其影像。佛身功德之海也是如此,無垢無濁而無有邊際;甚至法界中的一切衆生,無不在功德之海中顯現出其影像。

  「譬如清淨之太陽放出千道光明,不動本處而照耀十方;佛之太陽的光明也是如此,無去無來而除去世間的黑暗。譬如龍王降下大雨,不從其身流,也不從其心流出,但卻能夠使大地都被雨水普徧潤足,滌除了炎熱使世間清涼。如來之法雨也是如此,不從佛身之心流出,但卻能夠開悟一切衆生,完全使其滅除叁毒之火。

  「如來清淨美妙的法身,在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是無與倫比的;以出世間的言語演說其道,其體性非有也非無。雖然它是無所依的,但也是無不住的;雖然是無不至的,但卻是不去的;如虛空中的畫、夢中的所見,對于佛的體性也應該如此來看。

  「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有爲、無爲等等一切法,都不能用來作爲佛的譬喻;譬如山林中的鳥獸等等,沒有一種是依靠虛空而住的。

  「大海中的摩尼寶有無數種顔色,佛身的差別也是如此;如來非色身,也並非不是色身,隨著衆生所應而顯現各種形象,但又無所住著。

  「虛空、真如以及實際,涅槃、法性、寂滅等等,只有如此的真實法,可以顯示出如來。

  「國土中的外塵、衆生的心念之數可以知曉,大海中的水可以飲盡,虛空可以衡量,風可以縛住,但是卻沒有能盡說佛的功德。

  「如果有人聽聞這些功德之海,而産生歡喜之心、信解之心,如其所稱贊頌揚的那樣應該全部獲得,因此,一定不要對此生起懷疑的念頭。」

  【說明】善財童子第五十叁參——普賢菩薩會,至此敘述完畢。善財童子應彌勒菩薩的要求,進入普賢菩薩的道場,住于金剛藏道場。普賢菩薩自一一毛孔中,放出無數光明,徧照一切世界。普賢菩薩爲善財童子講解自己獲得的「究竟叁世平等清淨法身」、「清淨無上色身」及其救護衆生的種種神通的因緣。得以見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所示現出的如此境界,善財童子立即獲得了普賢菩薩行願之海。八十卷《華嚴經》從此全部結束。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