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八 十地品之五▪P21

  ..续本文上一页至金刚道的灭尽定方纔彻底除掉这些。六道转生各自不同,都是以业为田而被爱所滋润,被无明所遮覆,以识为种子而是发名色之芽,众生就是如此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之中相续轮回。烦恼之业、心中的习气是众生在六道中旋转,如果远离这些,就不会再转生了。众生的未来不出三种可能,或者沉沦于各种邪见,或者去修道。」

  「住于此地善观察,随其心乐及根、解。」

  「悉以无碍妙辩才,如其所应差别说。处于法座如师子,亦如牛王宝山王。又如龙王布密云,霔甘露雨充大海。善知法性及奥义,随顺言辞能辩说。」

  「总持百万阿僧祇,譬如大海受众雨。总持三昧皆清净,能于一念见多佛,一一佛所皆闻法,复以妙音而演畅。若欲三千大千界,教化一切诸群生,如云广布无不及,随其根欲悉令喜。毛端佛众无有数,众生心乐亦无极,悉应其心与法门,一切法界皆如是。菩萨勤加精进力,复获功德转增胜,闻持尔所诸法门,如地能持一切种。十方无量诸众生,咸来亲近会中坐,一念随心各问难,一音普对悉充足。」

  【章 旨】此章八偈颂「明地行」的第四层次「说成就分」的内容。「云何『说成就』?与众生解脱方便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一)开始的半偈颂「智成就」,其后的二偈颂「口业成就」,最后的五偈半颂「法师自在成就」。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于此地善于观察,针对众生心中的喜好以及根、解等状况为其说法。」

  「此地菩萨完全以无碍的美妙的辩才,如众生所应而给与不同的说法。菩萨处于法座就如同师子,也如同牛王宝山之王。菩萨又如龙王遍布密云,降下甘露雨而充满大海。菩萨善于知晓法性以及奥秘的意义,随顺众生的言辞而能为其辩析说法。」

  「菩萨记忆了百万阿僧祇之法,譬如大海接受无数的雨水。菩萨总持三昧都清净,能于一念见到多佛,在每一位佛的所在都听闻佛说法,又以美妙的声音顺畅地演说。如果想进入三千大千界来教化一切众生,如同云广布而无不覆盖,针对众生的根机与心理活动使其得到欢喜。每一毛端都有无数的佛,众生心中所乐也是没有无边际的,菩萨都能应众生之心给与其相应的法门,在一切法界,菩萨都是如此。菩萨勤加精进力,又获得更加殊胜的功德,听闻记忆了所有的法门,就如同大地能持一切种一样。十方无量的众生,都来亲近菩萨,在其会中坐,菩萨仅仅用一念了解了众生心中所存在的问难,以一音完全回应了众生的所有问难。」

  「住于此地为法王,随机诲诱无厌倦,日夜见佛未曾舍,入深寂灭智解脱。供养诸佛善益明,如王顶上妙宝冠。复使众生烦恼灭,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以三乘法化众生。所行善业普饶益,乃至当成一切智。一念所入诸三昧,阿僧祇刹微尘数,见佛说法亦复然。」

  「愿力所作复过此。」

  【章 旨】此章为「重颂分」的第二部分,四颂颂「辨地果」的内容。前两颂重颂「调柔果」的内容,其后的一颂重颂「摄报果」的内容,最后的一句偈颂颂「愿智果」的内容。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住于此地作为法王的菩萨,针对众生的根机谆谆善诱地引导众生而从无厌倦,入夜观见诸佛而无有舍弃远离,进入了深奥的智慧解脱境界。菩萨供养诸佛,其智慧更加明亮,就如同大王头顶上的美妙的宝冠一样。如同梵王的光芒普照,又使众生的烦恼得以灭除。」

  「住于此地的菩萨又作为大梵王,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化导群生。菩萨所行的善业完全饶益众生,直至成就一切智。菩萨以一念所进入的诸种三昧,有阿僧祇刹微尘数,见佛说法也是如此。」

  「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此是第九善慧地,大智菩萨所行处,甚深微妙难可见,我为佛子已宣说。」

  【章 旨】此章为「重颂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颂赞叹此地的殊胜而总结关于此地的叙说。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这一菩萨第九善慧地,是大智慧的菩萨修行之处,是非常深奥微妙的,难于观见,我已经为佛子们宣说完毕。」

  【说 明】第九地「善慧地」的内容,至此,金刚藏菩萨已经讲解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澄观依然将其判释为三部分:初,“赞请”,有十三颂。第二,“正说分”,先明“地行」,“佛子菩萨住此”下,明“位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即「明地行」、「辨地果」,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世亲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四层次:「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胜彼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一)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善慧」的意义。简言之,菩萨修证至此地,已经获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等「四无碍解」,能遍于十方,以一音演说一切善法,使闻者生欢喜心。又在「力波罗蜜行」中,断除利他门中的不欲行之障,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称之为「善慧」。

  第三,关于此地「善慧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九「善慧地」为「说法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萨慧。」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九「善慧地」为「力度」即「力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八地已上,出出世间,是一乘法故,以诸乘为此地法。」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八 十地品之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