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十地品》导读▪P17

  ..续本文上一页。这一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六地——「现前地」的方法。

  第三十九「开敷一切树华夜神会」: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向善财童子讲解「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的作用。此法门的作用分为两方面,一是「安乐众生行」,二是「利益众生行」,进入这一解脱法门就能够获得「如来普摄众生巧方便智」。在往古世过世界转微尘数劫之中,有一处名为「普光明真金摩尼山」的世界海,此世界海中有一位名为「普照法界智慧山寂静威德王」的佛出现。此世界海中又有名为「普庄严幢」的世界种,此世界种中又有名为「一切宝色普光明」的世界。此世界中,有一处名为「一切宝山幢」的四天下。此四天下的阎浮提中,有一处名为「坚固妙宝庄严云灯」的王都。当人寿万岁之时,此王都中出现了一位名为「一切法音圆满盖」的国王,其国王无有怨敌。在「一切宝色普光明」世界劫欲尽之时,进入五浊恶世。众生悲苦,无所依靠,向国王求救。「一切法音圆满盖」国王应众生的所请,下令竭尽所有布施众生。在「一切法音圆满盖」国王的命令下,在阎浮提内的大小城市、村落到处都设置了布施之所。其中,「坚固妙宝庄严云灯城」东面「摩尼山光明门」之外的布施大会由此位国王亲自坐镇。这位「一切法音圆满盖」国王面对前来求取布施的众生产生十种「心」,也同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并且以种种心与喜悦给予众生种种布施。当时,在城东布施大会中的「宝光明」长者女礼拜「一切法音圆满盖」王。「宝光明」长者女以偈颂的形式赞颂「一切法音圆满盖王」的功德,并且在偈颂中叙述了此位国王的本生故事。「一切法音圆满盖大王」称赞「宝光明」童女能够深信他人功德,并且以宝衣摄持宝光明童女及其眷属。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告诉善财童子,当时的「一切法音圆满盖大王」就是现今的毗卢遮那佛,而「光明王」就是净饭王,莲花光夫人就是摩耶夫人,宝光明童女就是自己的前身。开敷一切树华夜神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七地——「远行地」的方法。

  第四十「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会」:善财童子看到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之身油然而生十种心。善财童子因发十心而得以与夜神、无数位菩萨同「行」。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告诉善财童子自己所获得的是「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并且为其讲说凭借此法门所显现出来的九十八种色身。这位夜神首先从正说、喻说两方面为善财童子解说菩萨智慧之轮的境界。在往古世,过世界海微尘数劫的「善光」劫中,有一处名为「宝光」的世界,其出世的第一位佛号为「*轮音虚空灯王」。在那阎浮提有一处王都名叫「宝庄严」,在其东不远的「妙光」大森林中有一处名为「宝华」的道场。此国的国王名为「胜光」,其太子名为「善伏」。此位太子愿意以自身换取对于罪人的宽恕。善伏太子到王都城北的「日光园林」做布施。在半月的最后一日,*轮音虚空灯王如来与其眷属一起前往日光园林,为善伏太子及其会众宣说《普照因轮经》,善伏太子因此而获得「菩萨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法门。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告诉善财童子说,那位善伏太子就是自己的前身。善伏太子命终之后,又转生于国王家中继续做转轮王,承事供养每一位出世的诸佛。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又告诉善财童子,自己在此后的日光劫之中同样侍奉供养其中出世的六十亿位如来。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菩萨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八地——「不动地」的方法。

  第四十一「妙德圆满神会」:妙德圆满神告诉善财童子,菩萨具足此「十种受生藏」即可生于如来家。妙德圆满神对善财童子讲解了自己因发一切菩萨受生之时皆得目睹的大愿,而得以于此岚毗尼园林中目睹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整个过程。在摩耶夫人未至岚毗尼园林中时,此园林中就出现了十种瑞相。而当摩耶夫人从迦毗罗城出发到达岚毗尼园林之时,此岚毗尼园林中发出十种光明瑞相,当摩耶夫人坐在毕洛叉树下之时,此园林又出现菩萨将欲诞生的十种神变。然后妙德圆满神给善财童子讲说了世尊降生时的情景。妙德圆满神又向善财童子讲说自己的身世:在往古世过亿佛剎微尘数劫有名为「普宝」的世界,在「悦乐」大劫中有八十那由他佛于中出现。其第一佛「自在功德幢」所在的世界中的「妙光庄严」四天下的「须弥庄严幢」王都中,有一名为「宝焰眼」的国王,其王夫人名为「喜光」。当「喜光夫人」将欲诞生菩萨之时旁边有一位名为「净光」的乳母。而这位乳母就是妙德圆满神的前身。妙德圆满神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菩萨自在受生解脱」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九地——「善慧地」的方法。

  第四十二「瞿波释种女会」:善财童子来到菩萨集会的「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受到「无懮德」神与一万名主宫殿神的迎接。无懮德神以及其他神众以偈颂赞颂善财童子,而无懮德神从此追随善财童子而永不舍弃远离。善财童子进入普现法界光明讲堂,看到坐在宝莲花师子座上的瞿波释种女。衢波释氏女首先对于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并且不懈求法的精神表示赞许,接着瞿波释种女为善财童子讲述「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以及承事善知识的十种方法。瞿波释种女说,进入「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解脱门」就可以完全知晓娑婆世界、各类国土之海以及往昔诸佛之因缘。瞿波释种女说:在往古世过亿佛剎微尘数劫有一名为「胜行」的劫,此劫中有一处名叫「无畏」的世界,此世界中有处名叫「安隐」的四天下。这一四天下的阎浮提中,有一座名为「高胜树」的王城,此城中的国王名叫「财主」,其王有一位名叫「威德主」的太子。城中又有一位名为「善现」的母亲,带一名叫「具足妙德」的童女。城中「法云光明」道场中有一位名为「胜日身」的如来出世。妙德童女因为梦中目睹如来而得以前往拜见太子。童女之母亲向太子介绍妙德童女的出生以及成长经历,激励太子迎娶这位童女。太子进入香牙园告诉童女及其童女之母自己修行佛法的志向,而妙德童女愿意与太子一起修行并供养胜日身如来。妙德童女与其母亲善现以及太子一起前往胜日身佛的住所拜见这位佛,并且听闻胜日身佛说法。太子回宫将胜日身佛出世的消息告诉给国王。国王便舍弃王位,将其让与太子,自己与一万名眷属一起去拜见胜日身佛。那位父王因为听闻佛说法而发心出家,而那位太子则因七宝自然具足而成为转轮圣王。瞿波释种女告诉善财童子,那位供养胜日身如来的妙德女,就是其前身,其因供养此劫中的最后一位佛,并且听闻其说「出生一切如来灯法门」,立即获得「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境界解脱」境界。瞿波释种女给善财童子说,尽管自己获得了「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境界解脱」,并且多劫修证,但却未能知晓「普贤解脱」境界。因为此「普贤解脱」境界事理之无边,与诸佛之境界相同。瞿波释种女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观察菩萨三昧海解脱法门」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十地——「法云地」的方法。

  四、「三界唯心」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华严经•十地品》还有两个对于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命题:「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与「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这两个命题合起来构成中国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观念。从古以来,就流传有这样的偈语:「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偈语并不见于诸种《华严经》的译本,但以其来概括《华严经》的宗旨确实也恰如其分。

  《华严经•十地品》在讲到「现前地」时,提出了「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观念,其文曰:

  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128]

  「十二有支」就是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时所得到的人生真谛。《华严经》认为,从「无明」到「老死」,都是依持于「心」而存在的。世界诸法的生起与存在,众生的生死流转与证悟解脱,如此等等问题,其根源都在于「心」,因此,便都可以从「心」上得到解决。

  《华严经》中有一段偈语,晋译与唐译略有差别。实叉难陀译为: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129] 

  而佛陀跋陀罗译为: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心亦非是身,身亦非是心。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130]

  这段话中包含了此经关于这一问题的很多要义,因此,值得重点作一解析。

  法藏以为可有四句去说明[131]:第一句:「离佛心外,无所化众生」,因为众生及「法」都「唯是佛心所现」,「谓诸众生无别自体,揽如来藏以成众生。然此如来藏即是佛智证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总在佛智心中…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十地品》导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