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八识”与康德“纯粹知性”的比较(养辉)▪P4

  ..续本文上一页一瞬间内就完成其全部结果的缘故”[33]。虽然康德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一切事件必定有其原因”,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原因仅停留在逻辑的假设上,他把所有事件的发生假定在“一物先行”之后。康德不知道唯识的“熏习”的功能,更不知道既有显性的“现行”,还有隐性的“种子”,所谓的宇宙人生的全部内容就只是阿赖耶识的“一隐一现”。 如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說。伽他曰: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34]此颂说明了什么是因什么是果的真正奥秘。可见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有情无始以来展转相续不断地生灭着,虽经百千万亿的变化,始终没有超越这个历程。这就是阿赖耶识分别诸法自性缘起,亦为宇宙人生之真相。生死流转如是,转识成智亦如是。佛于《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35]

  结 论

  康德提出“形式”与“内容”并以之为思维框架而展开其先验哲学,这是非常有慧眼的。其实,这组概念在中国早已有之,如文学上“文与质”的关系。可见它确实具有人类思维的特点,而康德在此基础上更提出“对象符合知识”,因此,康德哲学与唯识思想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反观民国以来,诸贤特拈唯识一宗,也就良有以也。然而,康德之感性直观与知性思维未能摆脱割裂之嫌,所谓内容质料仅限于对于“物自体”的表象,而知性思维仅能作经验的使用;再者,康德亦未能摆脱世俗的执着和偏见,过分抬高“纯粹形式”的作用而使之作为“客观必然性”的保障。因此人类的全部知识仅是“知性为自然立法”而已,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大打折扣。唯识宗特别揭示了意识的分别造业能力,所谓前五识之活动不离意识,其直观结果自然作为第六意识的疏所缘缘。可以说前七诸识是三界异熟果报的全部造作者,而其同时熏习的“习气”复为第八阿赖耶识所藏,于是在隐性之种子(原由)和显性之诸法现行中安立真正之因与果,即“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至此,宇宙人生之全部内容也就无所遁形,这就远非康德哲学乃至世间学问所能一窥其豹的了。

  [1] 《箭喻经》,《中阿含经》卷六十,《大正藏》第1卷,第804上—805下

  [2] Troy Wilson Organ ,The Silence of the Buddha, Philosophy Eastand West,Volume 4, No.2 (July 1954),pp.140.

  [3] 谢林之先验唯心论体系·前言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4] 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42页中

  [5]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73。

  [6]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17。

  [7] 《纯粹理性批判》,A20即B34。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76。

  [8] 《纯粹理性批判》,B1。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56。

  [9] 《纯粹理性批判》,A12即B25。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69。

  [10] 《未来形而上学导轮》,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第57页。

  [11] 《纯粹理性批判》,A19即B33。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73。

  [12] 同上

  [13] 《纯粹理性批判》,A20即B34。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77。

  [14]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71。

  [15] 《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119。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93。

  [16]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18。

  [17]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72。

  [18]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38。

  [19]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39。

  [20]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44。

  [21] 康德 三批判书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45。

  [22] 见于西哲史

  [23] 《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0页中

  [24] 《成唯识论》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页上

  [25] 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及有實體令能緣識託彼而生。大正藏第三十一卷,888中。

  [26] 《成唯识论》卷四,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20页中

  [27] 大正藏第一十六卷,第692页上

  [28] 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33页下

  [29] 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38页中

  [30]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4—195

  [31]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5

  [32]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6

  [33] 杨祖陶 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9

  [34] 《摄大乘论》,大正藏第三十一卷,第135页中

  [35] 大正藏第一十六卷,第692页下

  

《唯识“八识”与康德“纯粹知性”的比较(养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