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P11

  ..续本文上一页eft">三成熟众生愿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剎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发平等心故等与乐。自世间乐乃至涅槃乐也。我常下明成熟众生即是成熟自己。随顺众生即是普贤大愿行。果上圆满菩提。了无所得也。

  

  

四不离愿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行人应常亲近善友善知识不离诸佛菩萨。儒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道者云。假使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况出世善法耶。出家不具德者不得离依止。故今发愿不离也。华严明善知识。谓善知识者长诸善根。是功德净法生处。能净菩提心。出过世法。不染世法。不受诸恶。增长白法。照明法界。长菩萨身。若随顺善知识教。则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五供养愿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肾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兴供养时。若解了佛法则即财供为法供。反之习学普贤行却成物供。今愿持妙法光显菩提行即是法供也。微者不可见不可分别。妙者不可思议。法界诸法。无一非微非妙。达者悟之。愚者迷之。悟之者则内怀妙德。光显于外。成菩提行。虽累劫熏习。而无熏习之相。无尽供养。不落三轮之执。可谓兴广大供。

  

普贤道净矣。

  

  

六利益愿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诸有不出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开之则成九有。二十五有谓欲界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禅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四空天。有者为无明枷系于生死桎。不能脱离。福智者。即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涅槃云。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圆满二足。故号二足尊。今修福智是因。下获无尽功德藏是果。仁王云。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定属福。智即慧。解脱是离系。一尘中有尘数剎下。具明不思议事。此等不思议事者全为性具性起。乃法界法尔。今普贤大士乃如实而说。不随情说。顺智而说。当机者是善财等诸法身大士。以二乘人及具缚凡夫闻之。则殊觉不近情理。何以故。以非彼辈所能知故。若俯就彼等之知识作方便说。自能颔首承认。所以佛祖说法。有无量权巧。无尽言辞。就其所知所见以攻破之。渐渐深人。乃至作真实说。华严大教一随佛智说一随菩萨情说。阿含全随情说。方等三随情一随智。般若带二权说一实。法华舍于方便。唯说真实。我等若善观心。则即情即智。既不高推圣境。亦不卑视下凡。譬如佛身无量化现。皆自观想而成。众生心具刀剑。即能变现地狱。举一例诸。不俟多言也。果能言下顿了。何幸如之。如其不然。自当深入教海。细察事埋。切忌悠欲度过。欲了生死。岂可得乎。夫了生死者。乃令人明明了了生死是何等事。则欲觅生死亦不可得。诸佛世尊。实无法与汝。逃出生死。以生死本无。而人妄见耳。此乃立地成佛之法门。那复经历多劫。故经云生死即涅槃。众人会么。不尔请从此立大誓愿。持诵愿王。观照成熟。因圆果满。彼时自知也。

  

  

七转*轮愿

  

  

普尽十方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初四句举转*轮处。亦摄转*轮时。次四句举转*轮音。语清净者。如来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所有有学语业。无学语业。所有善非学非无学语业。如是一切。名语清净。一言具众音者。如来一音演畅。众生随类各解。何以故。如来实无音。故能出种种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下文即云。随生意乐。流佛辩才。即是四无碍辩也。理趣者。瑜论云。理趣者。当知六种。一者真义理趣。二者证得理趣。三者教导理趣。四者远离二边埋趣。五者不可思议理趣。六者意趣理趣。总之。有理可趣。由理趣大菩提也。末句以甚深般若悟入所转妙法。

  

  

八净土愿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初四句一念入长劫。长劫入一念。念劫圆融也。于时自在也。次四句进明能于时自在中见一切佛土。入佛境界者。清凉云。即生因净。依因净。生因净者如净名佛国品说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智慧是菩萨净土也。依因净者真如为所依也。性具三千诸法依差别智能显现身土也。此二是诸佛境界。如幻解脱及威力者。梵本无及威力三字。有眷属字。若按彼判。此句即住处众生净。若依今文。亦可直消其文。谓此句示身土自在之所以。

  

  

九承事愿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十方尘剎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前三句示处。第四句深入显无遗故。而严净梵本作庄严剎。非严净彼故。然严净剎土承事如来亦不违也。照世灯喻佛。成道以下谓示现八相时。皆承事也。悟群有者。如来令群生悟故。群有指二十五有。悟何等法。悟群有皆即三谛妙理而亦不定执三谛。以三谛皆不可得。都归不思议空故。三谛幻立。皆不思议假故。空假泯立。同时无尽。即不思议中故。末句总结承事。

  

  

十成正觉愿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诸威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文有十二力。清凉云。初一句即自在业。以神通力普周遍故。当知如来神力。掀天揭地。莫认他有我无。风雷俄兴。撼山震岳。皆我之神通。更勿别求神祇。念秘密咒希望怪异。应知举法界为自体。一切活动之现象。悉为性起之大用。二句即正觉业。谓以大乘力普门遍入也。普门者无门无不门。不动寂场遍入法界故。三四五句即说实谛业。谓第三句以智行力内满功德。第四句普覆有情以大慈威神之力。第五句以福力庄严法界。第六句证教化业。无着无依指涅槃相。反之有着依者即生死也。第七句即种种说法业。定慧为说法方便故。第八句不断佛种业。菩提可积集。指趣菩提之资粮耳。第九句*轮复住业。对实施权。故名复住。以慧净诸善根则是*轮。如此施设。正为实说权。末三句是果。

  

大愿满足即是菩提果。

  

  

二总结大愿二。初总结十愿。二结归二圣。今初。

  

  

普能严净诸剎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严净诸剎结净土愿。解脱众生结成熟众生愿。善别诸法结转*轮愿。深入智慧结受持愿。清净诸行结修行二利愿。圆满诸愿结利益愿。亲供诸佛结承事愿及供养愿。修行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