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隨聞記▪P11

  ..續本文上一頁eft">叁成熟衆生願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于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我常隨順諸衆生。盡于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發平等心故等與樂。自世間樂乃至涅槃樂也。我常下明成熟衆生即是成熟自己。隨順衆生即是普賢大願行。果上圓滿菩提。了無所得也。

  

  

四不離願

  

  

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爲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喜心。

  

  

行人應常親近善友善知識不離諸佛菩薩。儒雲。益者叁友。友直友諒友多聞。道者雲。假使聰慧過顔闵。不遇明師莫強猜。況出世善法耶。出家不具德者不得離依止。故今發願不離也。華嚴明善知識。謂善知識者長諸善根。是功德淨法生處。能淨菩提心。出過世法。不染世法。不受諸惡。增長白法。照明法界。長菩薩身。若隨順善知識教。則得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功德。

  

  

五供養願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衆圍繞。于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腎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興供養時。若解了佛法則即財供爲法供。反之習學普賢行卻成物供。今願持妙法光顯菩提行即是法供也。微者不可見不可分別。妙者不可思議。法界諸法。無一非微非妙。達者悟之。愚者迷之。悟之者則內懷妙德。光顯于外。成菩提行。雖累劫熏習。而無熏習之相。無盡供養。不落叁輪之執。可謂興廣大供。

  

普賢道淨矣。

  

  

六利益願

  

  

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衆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諸有不出叁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開之則成九有。二十五有謂欲界四惡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禅大梵天淨居天無想天。無色界四空天。有者爲無明枷系于生死桎。不能脫離。福智者。即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涅槃雲。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者則知佛性。佛積萬行于叁大劫。福足智足無間無遺。圓滿二足。故號二足尊。今修福智是因。下獲無盡功德藏是果。仁王雲。滿功德藏住如來位。定屬福。智即慧。解脫是離系。一塵中有塵數剎下。具明不思議事。此等不思議事者全爲性具性起。乃法界法爾。今普賢大士乃如實而說。不隨情說。順智而說。當機者是善財等諸法身大士。以二乘人及具縛凡夫聞之。則殊覺不近情理。何以故。以非彼輩所能知故。若俯就彼等之知識作方便說。自能颔首承認。所以佛祖說法。有無量權巧。無盡言辭。就其所知所見以攻破之。漸漸深人。乃至作真實說。華嚴大教一隨佛智說一隨菩薩情說。阿含全隨情說。方等叁隨情一隨智。般若帶二權說一實。法華舍于方便。唯說真實。我等若善觀心。則即情即智。既不高推聖境。亦不卑視下凡。譬如佛身無量化現。皆自觀想而成。衆生心具刀劍。即能變現地獄。舉一例諸。不俟多言也。果能言下頓了。何幸如之。如其不然。自當深入教海。細察事埋。切忌悠欲度過。欲了生死。豈可得乎。夫了生死者。乃令人明明了了生死是何等事。則欲覓生死亦不可得。諸佛世尊。實無法與汝。逃出生死。以生死本無。而人妄見耳。此乃立地成佛之法門。那複經曆多劫。故經雲生死即涅槃。衆人會麼。不爾請從此立大誓願。持誦願王。觀照成熟。因圓果滿。彼時自知也。

  

  

七轉*輪願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叁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衆音聲海。隨諸衆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叁世一切諸如來。于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初四句舉轉*輪處。亦攝轉*輪時。次四句舉轉*輪音。語清淨者。如來離虛诳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所有有學語業。無學語業。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如是一切。名語清淨。一言具衆音者。如來一音演暢。衆生隨類各解。何以故。如來實無音。故能出種種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下文即雲。隨生意樂。流佛辯才。即是四無礙辯也。理趣者。瑜論雲。理趣者。當知六種。一者真義理趣。二者證得理趣。叁者教導理趣。四者遠離二邊埋趣。五者不可思議理趣。六者意趣理趣。總之。有理可趣。由理趣大菩提也。末句以甚深般若悟入所轉妙法。

  

  

八淨土願

  

  

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爲一念。叁世所有一切劫。爲一念際我皆入。我于一念見叁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初四句一念入長劫。長劫入一念。念劫圓融也。于時自在也。次四句進明能于時自在中見一切佛土。入佛境界者。清涼雲。即生因淨。依因淨。生因淨者如淨名佛國品說布施忍辱精進禅定持戒智慧是菩薩淨土也。依因淨者真如爲所依也。性具叁千諸法依差別智能顯現身土也。此二是諸佛境界。如幻解脫及威力者。梵本無及威力叁字。有眷屬字。若按彼判。此句即住處衆生淨。若依今文。亦可直消其文。謂此句示身土自在之所以。

  

  

九承事願

  

  

于一毛端極微中。出現叁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前叁句示處。第四句深入顯無遺故。而嚴淨梵本作莊嚴剎。非嚴淨彼故。然嚴淨剎土承事如來亦不違也。照世燈喻佛。成道以下謂示現八相時。皆承事也。悟群有者。如來令群生悟故。群有指二十五有。悟何等法。悟群有皆即叁谛妙理而亦不定執叁谛。以叁谛皆不可得。都歸不思議空故。叁谛幻立。皆不思議假故。空假泯立。同時無盡。即不思議中故。末句總結承事。

  

  

十成正覺願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諸威力。普能積集菩提力。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文有十二力。清涼雲。初一句即自在業。以神通力普周遍故。當知如來神力。掀天揭地。莫認他有我無。風雷俄興。撼山震嶽。皆我之神通。更勿別求神祇。念秘密咒希望怪異。應知舉法界爲自體。一切活動之現象。悉爲性起之大用。二句即正覺業。謂以大乘力普門遍入也。普門者無門無不門。不動寂場遍入法界故。叁四五句即說實谛業。謂第叁句以智行力內滿功德。第四句普覆有情以大慈威神之力。第五句以福力莊嚴法界。第六句證教化業。無著無依指涅槃相。反之有著依者即生死也。第七句即種種說法業。定慧爲說法方便故。第八句不斷佛種業。菩提可積集。指趣菩提之資糧耳。第九句*輪複住業。對實施權。故名複住。以慧淨諸善根則是*輪。如此施設。正爲實說權。末叁句是果。

  

大願滿足即是菩提果。

  

  

二總結大願二。初總結十願。二結歸二聖。今初。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衆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叁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嚴淨諸剎結淨土願。解脫衆生結成熟衆生願。善別諸法結轉*輪願。深入智慧結受持願。清淨諸行結修行二利願。圓滿諸願結利益願。親供諸佛結承事願及供養願。修行無…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隨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