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P10

  ..续本文上一页不现。特异境现。若不起执心。亦名善境。初于佛法了无干涉也。一般参玄之士。不落知见。即落境界。未开佛知见。先于静坐中恍现许多境界。既无明师点破。复为愚叟所引证。一盲引群盲。破见破戒。永入幽冥。真大可悯。若非上根利智。宿具慧根。鲜有不误入歧途者。故当代印光大师。兼通台禅。乃过来人。知非一般人所能事。故盛宏净土。凡有所说。皆为至理。苦口婆心。劝修净土。慎勿妄谓大师但知念佛不明他事。起我慢心。自招恶报

  

  

二颂称赞如来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诸佛本来充满法界。今深信之。复以无量音声出无量之辞。于无尽之时。赞佛无尽之德。如华严离世间品通赞毗卢遮那十年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所谓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其身充满一切世间。智恒明达一切诸法。了一切行。除一切疑。无能测身。一切菩萨所求智。到佛无二究竟彼岸。具足如来平等解脱。证无中边佛平等地。尽于法界。等虚空界。究竟无尽。

  

  

三颂广修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妓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下即法供养。云广大胜解心者。了知不思议中自明见心。心无疑虑也。若不尔者。不能深信。深信者信心坚固犹如金刚也。

  

  

四颂忏除业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此四句诸处多用。恶业即一切不善。由贪等者。谓诸贪欲及贪欲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身语意即是造业之具。我今皆悉忏悔。

  

  

五颂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如来极果。固应随喜。三乘分证。亦所当然。凡夫末善。亦不弃舍。故云皆随喜也。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灯有光明。能破黑闇。如来大智。能除三障。显现大光明藏。故以为喻。

  

  

七颂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惟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示者示现。可知不同世人命终。但是缘尽入灭。他方成佛去也。昔南岳思大师将入灭。谓众人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者。随有所须。吾自供给。必相利益。如无此人。吾当远去。苦行事难。竟无答者。随入灭。是缘尽示寂之相。

  

  

八合颂后三。于中分二。一合颂三愿。二愿生净土。今初又三。初总标回向。二别颂三门。三结归回向。今初。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礼指第一礼敬诸佛。赞指第二称赞如来。供指第三广修供养。请佛住世是第七愿。转*轮是第六愿。随喜是第五愿。忏悔是第四愿。回向是第十愿。科文云合颂后三者。以后三皆回向故。八九是回向别义。八是向菩提。九是向众生。故此四句愒。即显一愿中便含十愿。用示化化无尽之理。

  

  

二别颂三门三。初颂第八。二颂第九。三颂第十。今初。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此颂随如来学。天人师者。十号之第八。菩提云大。简非二乘故。

  

  

二颂第九恒顺众生

  

  

所有十方一切剎。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清凉云。顺众生即顺诸佛。故先举佛。灭除烦恼。应时时观念看破世间诸事全无可求可争之必要。亦无可求可争之价值。良以无人能求至究竟。亦无究竟可求。如此看破。即名修行。何以故。真能看破。必能撒手。当撒手时。即得自在也。甚深正法利。指二死永亡。圆证三德。

  

  

三颂第十普皆回向二。初别发大愿。二总结大愿。今初又十。初受持愿。二修行二利愿。三成熟众生愿。四不离愿。五供养愿。六利益愿。七转*轮愿。八净土愿。九承事愿。十成正觉愿。今初。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盘茶。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此颂回向之愒。分为十愿。若以颂前回向。则是祇夜。若以长行文中无别十大愿之文。即是伽陀。谓孤起颂也。此之十愿。全同初地中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说初地十愿。但次不同。彼中次第。一供养。二受持。三转*轮。四修行二利。五成熟众生。六承事。七净土。八不离。九利益。十成正觉。出家修净戒者。出家功德经云。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无垢等者。四十华严。善财南行。遇第三大德。妙住比丘。说二十种戒。彰知所得无碍解脱。由持如来别解脱戒为依地故。此二十戒即第十回向二十梵行。无垢戒当第二十。即不破梵行。若犯四重十重。犹如破器。无复有用。最垢重故。无破戒即不破梵行。同无垢。无穿漏戒当第十二。彼名无缺漏。即不缺梵行。不犯十三残。无残缺故。

  

  

二修行二利愿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波罗密云清净者。以除蔽故。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度悭贪之蔽。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以度毁禁之蔽。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以度瞋恚之蔽。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有情精进以度懈怠之蔽。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辩事静虑以度散乱之蔽。生空慧法空慧俱空慧以度思痴之蔽。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以度躭滞之蔽。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以度退屈之蔽。思择力修习力以度怯劣之蔽。受用法乐智成就有情智以度昧事之蔽。恒不忘失等。如发愿云。假使铁轮头上旋。恒不退失菩提心。菩萨度生正宜如此也。妙行成就。谓世出世间种种之行。行行互摄互融。谓之妙行。末四句显离障得脱。喻如莲华在水不沾水。日月行空不住空。即圆教解脱相。即世闻出世间。即业即解脱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