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P9

  ..续本文上一页佛。今初。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极乐世界与娑婆国土同居此第十三重。从此西去十万亿佛土。弥陀经云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所谓同居土无分段八苦。方便土无沈空滞寂之苦。实报无隔别不融之苦。寂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文中初句到已即见弥陀世尊。全是上品上生气慨。观经云。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阿弥陀。释迦如来释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文殊师利菩萨。译日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妙吉祥。首楞严三昧经记其为过去龙种上如来。央崛摩罗经记其为现在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宝积经记其当来成佛曰普见。此大士与普贤居忍土为释迦如来之胁侍。杂华佛称今与一万菩萨现住清凉。观目在。用一心三观圆妙三谛而证实相理谛。于诸境界得大解也。是过去正法明如来。现为弥陀之左侍。当来号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弥勒此云慈氏。即阿逸多。此曰无能胜。现居兜率。身遍十方。当来号弥勒世尊。此诸大士于一切佛土辅扬妙法。行人一生极乐故得亲睹。生莲华中清净化生也。蒙佛授记谓当来定作佛也。

  

  

二利生大用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既蒙授记。便以悲愿力。普应十方机也。复次授记者。圣言说与曰授。果于心期曰记。若诸佛世尊观机中有增上信者。佛则令其发菩提心。而为授记当得作佛。名未发菩提心授记。若诸菩萨。善根成熟。欲度众生。同诸众生共发菩提心。愿同成佛。蒙佛授记。曰共发菩提心授记。若人精进不退。若与授记。恐生满足。不复精进。佛威神力密记作佛。使他人闻。为断疑故。曰隐覆授记。若诸菩萨。得不动地。即蒙授记。曰现前授记。今即现前授记也。

  

  

三究竟成佛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输。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八相成道中有降伏魔军。八相者。起信论。以兜率天退。托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槃。四教仪。以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轮。入涅槃。开合不同耳。妙经文句记云。四教各有四降魔相。须者往寻。

  

  

三结劝受持三。初结前胜德。二正明劝持。三重举胜德。今初。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唯佛知者。显无尽也。何以无尽。称性之德故。

  

  

二正明劝持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巳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十大愿王。功德巍巍。导归极乐。诚属难信。若非久种宿因。植种德本者。尚不能闻。况生信耶。乃至二字。通十法行。

  

  

三重举胜德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诵持愿王者不止于自能往生极乐净土横超生死。亦能令人同见弥陀如来也。灵峰云。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清凉云。此一品经。文约义丰。实修行之玄耍。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人宜精修。今谓释迦一代时教。功在极乐。何以故。彼释尊。初成极果。为大士说华严顿教。而最末却举极乐为归宿岂不异哉。清凉扶贤首之教。盛说玄门。亦云华严幽键。在此一品。自余凡夫。横出异见。何足与论。良以世尊佛眼普见十方众生。竖出轮回。大非易易。横超法门。摄一切机。所以开章即指极乐。智人于此。请三致意。以上长行终。

  

  

二偈颂二。初标举。二正颂。今初。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经文分十二种。一修多罗即长行。二祇夜即重颂。三伽陀即孤起颂。此三是经文之体裁。四尼陀那即因缘。五伊帝目多即本事。六阇多伽即本生。七阿浮达摩即未曾有。八阿波陀那即譬喻。九优婆提舍即论义。十优陀那即自说。十一毗佛略即方广。十二和伽罗即授记。此九乃自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也。今之偈颂即祇夜。所以重颂已说之文者。为欲令后来未闻者得闻故。为令未悟重闻而悟故。为广长行之略文故。为易受持故。普观十方者。察机教相扣否。唤起大众之注意。令鼓发闻教也。

  

  

二正颂三。初五十二偈颂正示行愿。次七偈颂显经胜德。后三偈颂结劝受持。今初又二。初五十一偈别颂十门。次一偈总颂十门。初中为八。初二偈颂礼敬诸佛。次二偈颂称赞如来。三三偈颂广修供养。四一偈颂忏悔业障。五一偈颂随喜功德。六一偈颂请转*轮七一偈颂请佛住世。八四十偈合颂后门。今初。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世为时间。界为空间。犹言宇宙。举十方三世收尽诸如来。以师子喻佛。如永嘉云。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走失却威。天龙谛听生欣悦。世尊说希有之法。一切外道邪魔闻所未闻。百兽喻二乘及天人外道。香象喻通别大士。天龙喻圆教菩萨。世尊演第一义时。唯上根利智生悦耳。文中所云。未必能即作到。但应常发如是宏愿。起此观念。则渐渐自具事用。清净三业即法供养。普贤自称乃因义立名。如是而行。即犹大士普现。实则吾人之身。非一非多。唯视其观念如何。譬如呼召某人。其人目视耳闻足行。非一可知。然互相关连。目见耳即闻足即行。实亦非异。当知一切事物悉为因缘和合。并无一法孤立。世人不察。必欲寻出一个独立之原质。实不同能。极微如原子。彼道尔顿氏以为一切物质。都为各种原素之原子所组而成。则原子不可再分割破坏。后汤姆孙等人推翻其说。谓原子为一个带阳电之核。及一至若干个带阴电之粒子(即电子)所组成。最近之研究。原子之核。系由二种粒子而成。一种为氢原子核。乃带阳电之粒子。名曰质子。他一种为阴电之粒子。即电子。呜乎。可谓微矣。夫物理家自认仍是一种假定。他年进步。又复推翻今日之假定。不知如来所说乃决定说。无畏说。自证说。故知科学家正不必自命高深。卑视佛法。何以故。彼是假定。前途进步仍无限故。进至究竟亦未必能如佛了义故。佛是现量亲证故。即今若有亲证人如实而说。亦不能生信故。何以故。非彼知识能力所堪故。正因缘性尚不能知。何况即空。何况即假。何况不思议绝待妙。佛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儒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思之。剎尘之文。破人所知障。以人但认五蕴和合之身。自此身上起种种执。如彼瞋心炽盛之人。稍闻佛法。后逢逆缘。始暂忍之。终加勉强。气结成疾。此疾即彼身上之习气瞋虫。多为忍力抑死之故。后复如是。瞋习渐灭。忍力渐生。精进者。熏力强盛。则转境较速。懈怠者。以为时到自然成功。则受苦重。又修行人每放下世事。专心法事。日长则有五蕴境界现前。自己不知。以为成圣。永明大帅云。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随生灭之境而转。轻则疯狂颠痫。丧失身命。重则毁害他人。同堕恶涂。当知此等阴境全为工夫所逼。常境…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随闻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