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隨聞記▪P9

  ..續本文上一頁佛。今初。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極樂世界與娑婆國土同居此第十叁重。從此西去十萬億佛土。彌陀經雲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所謂同居土無分段八苦。方便土無沈空滯寂之苦。實報無隔別不融之苦。寂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文中初句到已即見彌陀世尊。全是上品上生氣慨。觀經雲。生彼國已。見佛色身衆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阿彌陀。釋迦如來釋雲。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文殊師利菩薩。譯日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妙吉祥。首楞嚴叁昧經記其爲過去龍種上如來。央崛摩羅經記其爲現在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寶積經記其當來成佛曰普見。此大士與普賢居忍土爲釋迦如來之脅侍。雜華佛稱今與一萬菩薩現住清涼。觀目在。用一心叁觀圓妙叁谛而證實相理谛。于諸境界得大解也。是過去正法明如來。現爲彌陀之左侍。當來號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彌勒此雲慈氏。即阿逸多。此曰無能勝。現居兜率。身遍十方。當來號彌勒世尊。此諸大士于一切佛土輔揚妙法。行人一生極樂故得親睹。生蓮華中清淨化生也。蒙佛授記謂當來定作佛也。

  

  

二利生大用

  

  

得授記已。經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衆生心而爲利益。

  

  

既蒙授記。便以悲願力。普應十方機也。複次授記者。聖言說與曰授。果于心期曰記。若諸佛世尊觀機中有增上信者。佛則令其發菩提心。而爲授記當得作佛。名未發菩提心授記。若諸菩薩。善根成熟。欲度衆生。同諸衆生共發菩提心。願同成佛。蒙佛授記。曰共發菩提心授記。若人精進不退。若與授記。恐生滿足。不複精進。佛威神力密記作佛。使他人聞。爲斷疑故。曰隱覆授記。若諸菩薩。得不動地。即蒙授記。曰現前授記。今即現前授記也。

  

  

叁究竟成佛

  

  

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輸。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衆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衆生。

  

  

八相成道中有降伏魔軍。八相者。起信論。以兜率天退。托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于涅槃。四教儀。以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輪。入涅槃。開合不同耳。妙經文句記雲。四教各有四降魔相。須者往尋。

  

  

叁結勸受持叁。初結前勝德。二正明勸持。叁重舉勝德。今初。

  

  

善男子。彼諸衆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爲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無知者。

  

  

唯佛知者。顯無盡也。何以無盡。稱性之德故。

  

  

二正明勸持

  

  

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谛受。受已能讀。讀巳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爲人說。

  

  

十大願王。功德巍巍。導歸極樂。誠屬難信。若非久種宿因。植種德本者。尚不能聞。況生信耶。乃至二字。通十法行。

  

  

叁重舉勝德

  

  

是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于煩惱大苦海中。拔濟衆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誦持願王者不止于自能往生極樂淨土橫超生死。亦能令人同見彌陀如來也。靈峰雲。釋迦一代時教。惟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衆。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禀。卻在此經。清涼雲。此一品經。文約義豐。實修行之玄耍。乃華嚴之幽鍵。功高德遠。人宜精修。今謂釋迦一代時教。功在極樂。何以故。彼釋尊。初成極果。爲大士說華嚴頓教。而最末卻舉極樂爲歸宿豈不異哉。清涼扶賢首之教。盛說玄門。亦雲華嚴幽鍵。在此一品。自余凡夫。橫出異見。何足與論。良以世尊佛眼普見十方衆生。豎出輪回。大非易易。橫超法門。攝一切機。所以開章即指極樂。智人于此。請叁致意。以上長行終。

  

  

二偈頌二。初標舉。二正頌。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經文分十二種。一修多羅即長行。二祇夜即重頌。叁伽陀即孤起頌。此叁是經文之體裁。四尼陀那即因緣。五伊帝目多即本事。六阇多伽即本生。七阿浮達摩即未曾有。八阿波陀那即譬喻。九優婆提舍即論義。十優陀那即自說。十一毗佛略即方廣。十二和伽羅即授記。此九乃自經文所載之別事而立名也。今之偈頌即祇夜。所以重頌已說之文者。爲欲令後來未聞者得聞故。爲令未悟重聞而悟故。爲廣長行之略文故。爲易受持故。普觀十方者。察機教相扣否。喚起大衆之注意。令鼓發聞教也。

  

  

二正頌叁。初五十二偈頌正示行願。次七偈頌顯經勝德。後叁偈頌結勸受持。今初又二。初五十一偈別頌十門。次一偈總頌十門。初中爲八。初二偈頌禮敬諸佛。次二偈頌稱贊如來。叁叁偈頌廣修供養。四一偈頌忏悔業障。五一偈頌隨喜功德。六一偈頌請轉*輪七一偈頌請佛住世。八四十偈合頌後門。今初。

  

  

所有十方世界中。叁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複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世爲時間。界爲空間。猶言宇宙。舉十方叁世收盡諸如來。以師子喻佛。如永嘉雲。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走失卻威。天龍谛聽生欣悅。世尊說希有之法。一切外道邪魔聞所未聞。百獸喻二乘及天人外道。香象喻通別大士。天龍喻圓教菩薩。世尊演第一義時。唯上根利智生悅耳。文中所雲。未必能即作到。但應常發如是宏願。起此觀念。則漸漸自具事用。清淨叁業即法供養。普賢自稱乃因義立名。如是而行。即猶大士普現。實則吾人之身。非一非多。唯視其觀念如何。譬如呼召某人。其人目視耳聞足行。非一可知。然互相關連。目見耳即聞足即行。實亦非異。當知一切事物悉爲因緣和合。並無一法孤立。世人不察。必欲尋出一個獨立之原質。實不同能。極微如原子。彼道爾頓氏以爲一切物質。都爲各種原素之原子所組而成。則原子不可再分割破壞。後湯姆孫等人推翻其說。謂原子爲一個帶陽電之核。及一至若幹個帶陰電之粒子(即電子)所組成。最近之研究。原子之核。系由二種粒子而成。一種爲氫原子核。乃帶陽電之粒子。名曰質子。他一種爲陰電之粒子。即電子。嗚乎。可謂微矣。夫物理家自認仍是一種假定。他年進步。又複推翻今日之假定。不知如來所說乃決定說。無畏說。自證說。故知科學家正不必自命高深。卑視佛法。何以故。彼是假定。前途進步仍無限故。進至究竟亦未必能如佛了義故。佛是現量親證故。即今若有親證人如實而說。亦不能生信故。何以故。非彼知識能力所堪故。正因緣性尚不能知。何況即空。何況即假。何況不思議絕待妙。佛雲。于一毛端。現寶王剎。儒雲。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思之。剎塵之文。破人所知障。以人但認五蘊和合之身。自此身上起種種執。如彼瞋心熾盛之人。稍聞佛法。後逢逆緣。始暫忍之。終加勉強。氣結成疾。此疾即彼身上之習氣瞋蟲。多爲忍力抑死之故。後複如是。瞋習漸滅。忍力漸生。精進者。熏力強盛。則轉境較速。懈怠者。以爲時到自然成功。則受苦重。又修行人每放下世事。專心法事。日長則有五蘊境界現前。自己不知。以爲成聖。永明大帥雲。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隨生滅之境而轉。輕則瘋狂顛痫。喪失身命。重則毀害他人。同墮惡塗。當知此等陰境全爲工夫所逼。常境…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隨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