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信心与开悟▪P7

  ..续本文上一页得几点可以回去啊?聆听上师开示,像这样分心的,就是不入流的弟子!心犹如变形虫,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像是听闻上师开示,表面看似专心,但心中果真听着上师、看着上师吗?还是习惯不由自主地,又在想另外的事呢?这些都是修行所要对治的,否则难以了达心的自性。听开示,有时前面的弟子反而不专心,后面的人离上师虽远,可是他们却很专心。为什么?太靠近,就看不清楚了。欣赏一座山,若站在山脚下,以任何角度都没有办法欣赏这座山的美。惟有在对面山上,才能尽览此山的美丽风采。另一方法就是走进山中,但是你会迷路。

  

  小老虎永远紧随着母老虎走,但是我这群小老虎,却始终走自己的轨道,这就是为师的辛苦啊!希望这一席话能够敲醒各位。头不要往外探撞,要往里面投钻!有来,必然有去。弟子们回寺不管是搭飞机来、搭火车来、开车来,下一刻就是要回去。什么时候能够不是搭飞机来、不是坐火车来、不是开车来,自然能够在这里,那你就不会回去了!那时就能常住下来,达到解脱的第一步。想一想︰要怎么样子不是坐飞机来,不是坐火车来,不是开车来,而能够来到这里?就算走路来,你也会走路离开。想来,就会想去。不需立刻回答,好好地想一想。

  

九、结论:彻入骨髓的真实信心,决定开悟!

  

  当一位上师打开我们最深层的心扉时,我们对上师的信仰就会很自然地生起,这时候我们将能一瞥心灵的自性。同时会对上师产生难以言喻的喜悦和信心,对上师有无比的崇敬、尊重、激赏,只要忆起上师便心海澎湃,仿佛血液加速,而且充满感激。但重要的是,此时的心是安详平静而非激动。若言激动,也只是一种形容而不是抓狂。这种感受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我们去跟上师要得到的,这种缘自于骨髓深处真实的感觉,就是真实信仰的来源。

  

  想要解脱,就必须完全臣服于外在上师的指导,进而启发我们内在上师的本质,然后内外相融,合而为一。当内外无别、合而为一时,自然了义自性的胜谛;或者说,真正了解上师的本质为何--上师的本质,即是无可取代的自性!

  

  开悟解脱,必得战胜自己的欲望;要战胜自己的欲望,就是要战胜自己的大脑!真正能够改变你的,是对上师的臣服。「臣服」代表全然的接受。既然追随了上师,就应该臣服在上师的教导之下,而不是在信仰、敬畏中带着怀疑。唯有完全臣服于上师的指导,才能进入当下的存在、进入生命的核心,进入生命的狂喜!

  

注一:

  夏玛巴仁波切跟DB法王噶mb其实是同一化现,夏玛巴也是DB法王另外的化身。过去红宝冠、黑宝冠几乎被视为一体,所以夏玛巴也可称为噶mb。后来夏玛巴更与噶mb互为师徒、父子,不断延续传承。

  

注二:

  正因如此,我常说度人最难度的是家人,尤其是父母亲,因为在他们心中,我永远都是小孩、是平凡人,父母绝难接受自已的孩子就是菩萨。在朋友眼里,我也永远是他们的朋友,一向的观点和态度从未改变,因此想度化他们,也就相对地困难了。

  

注三:

  但不可以见人劝说布施行善,你也跟他来一句:「开口便是错。」又,劝人行善,是否意味着他可能常做坏事,所以才加以劝导。正如赞美人家「你今天好漂亮」,是不是意味今天以前他很丑?这是我们讲话惯有的语病。可以赞美人家「我感觉你现在好美」,他若说「我以前不美吗?」你就说「以前已经消失了。」这是以真诚为前提的说话技巧。

  

注四:

  小孩说「妈妈我要尿尿」,若在演讲会上,妈妈可能就说「不要!等一下。」但尿尿是他的自由,哭也是,小孩哭也许是在运动,可是妈妈如果心情不好,就骂「不要哭!再哭就修理!」所以孩子知道「唯有听父母的话,才会得到爱和肯定。」于是从小就开始伪装。

  

注五:

  像是你说,「我真的好坏。」但对方不会相信,他一定想:「这人大概需要我的安慰。」然后说,「其实你一点都不坏呀!我觉得你很好。」即便他心里认为你很坏,你自己也这么认为。

  

注六:

  譬如为师告诉你,好,现在开怀大笑。也许你就随便笑几声,无法开怀大笑,因为不懂得如何笑。每天一大早起床,皱着眉头、带着压力,甚至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一天的来临。带着恶劣心情生活,如何在痛苦中找到快乐呢?即便找到快乐,多半也是伪装出来。心情不好,为什么上班不能表现出来?原因之一,是怕被排斥或开除,所以必须带上面具伪装,很痛苦。可是习惯后,要抛弃面具又觉得别扭。

  

《信心与开悟》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菩萨十三戒愿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