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一样的,我们也不需要为了增进金刚昆仲的友谊而过度感性,我觉得这个也不必要,要适度、适当。
只有在感性之下,创造力才不会被封固。人要很感性,要敢幻想,在上师的指导下原则不变,但是方法应该充满着创造力,而不是什么小小的事情都要上师来决定,这真是矫枉过正。只要整体的感受存在,那就可以了。
心灵粮食的补给站
祖菩道场是我们心灵粮食的补给站,而且不仅是我们可以获得,更要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想要学习藏传佛教的信众,也都能够获得。尤其是在这充满不安氛围的时代中,每个人的心灵都空虚饥渴,因此心灵粮食是很重要的。
在座诸位所扮演的,就是提供心灵粮食的补给士,这是大家的愿望。我们共同来精进,努力圆满,所以要想:「我是这个大家族的一份子,有责任让道场愈来愈兴盛。」人人都要不吝啬地帮助、接引需要帮助的每位来者。
上师的期许
台湾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所以产生了许多自由的火花,新兴宗教每天都有。希望大家能坚固自己的信仰,不轻易被影响、撼动,同时也要能够接引有心想要修行的人。
我发现有些想要修行的人很疯狂,三天几夜在帐蓬里打坐。我心想,这么好的地方要你们来打坐,你们都不来,在餐风露宿的地方人却那么多,怎么差这么多?是不是你们太幸福了?有时看到这一点,我心里会难过。
他们的凝聚力是怎么形成的?我观察的结果是他们过于感性了,他们彼此的互动是很绵密的。我们是太理性,互动上很冰冷,会让一个新进的人感到恐惧。一个动作错了,马上有人在后面做狮子吼,来一次就吓到了,这个缺点要改进。
我们过于故步自封,应当把热情、感性的一面跟所有需要的人分享,这是我在2007永平年对大家的期许,也是嘱咐——把我们的热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这个月我长驻台北,大家可要好好利用这个月亲近上师。
法讯事宜
我们的法讯应该要规格化。法讯本身是通知时间、地点、法会内容、功德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如果花一个月、二个月去想一句话,那样太浪费时间了,应该要规格化,而且让接到的人还没打开,就知道这是祖普道场的法讯,这一点很重要,如此就不会耗费大家很多时间去构思。
学习任事
组长的工作就是总和、协调、主导,平常要把工作分配出去。我比较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当组长,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奉献。应当学习如何奉献,这包含着协调性、积极性、敏锐。要记得,前人的智慧是很可贵的,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东西,不然会累死自己,而且很不成熟。以前的经验要懂得拿来运用。
我发现我们的金刚昆仲很可爱,在上师面前很谦卑,但是在金刚昆仲面前很自信,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用过的东西就把它打个X。我觉得那是很笨的,应该要懂得把前人的东西吸收起来,珍惜利用。这是很环保的,而且你又不需花太多时间,就可以在既有的基础上做出有个人特点的东西。要记住,不要那么轻易否定别人的做法。
历练
曾经有人当着我的面,批评我说:「你们噶居寺都是杂牌军,毫无组织,一直在做重复的工作。」其实这个我了解。为什么我让大家一直在做重复的工作?所谓重复的工作,就是这场法会我找某人担任什么,下一场法会我又找另外一人。照道理应该要延续,可是为什么我这么做?
将近5、6年来,我一直做同样的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训练。我让所有人全都历练一次,有机会去担任、去负责。等大家都历练过了,我们再来看谁做得比较象样,而且他也愿意付出。但这样有个坏处,损兵折将的耗损率太高了。
勇于服务
今年我希望弘法队能再增加。过去有人说:「我因为个人的关系,不想当。」应当踊跃跳出来接受服务别人的角色,这是一种尝试,从中可以获得许多,也可以了解人间冷暖,特别是被拒绝的那种内心挣扎。
现在当我被拒绝时,心中也会阵阵涟漪,过去可能是波涛汹涌,现在则是阵阵涟漪。应该如如不动吗?对我来说有一点困难。如如不动的话,跟木头有什么两样?人是有感情的,只是在很快的时间内将它平复。
当队长的人,应该有自己的计划,这个礼拜、这个月准备跟谁联系?一个称职的队长是应该事先向我预告的,告诉我这个礼拜准备联络那些人?因为你可能跟他们不熟。联络完后,如实的把联络情况做回报、建档,这是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上师的勉励
一位新加入的人可能会觉得台北真棒,因为已经有架构出来了。唯一缺乏的是热情。如果这股热情再培养出来,我觉得那就很完美了,我会很放心。以相同的模式,将来要办法会活动都可以了,因为模式已经建立了。
(沐恩弟子噶玛上琴誊稿,噶玛愿堂打字,噶玛愿堂、噶玛戒素芬整理)
后记:弟子的感言
许多师兄发心来道场作义工,用意是让更多人领受佛法的助益,协助 上师的佛行事业。从 上师的开示中,大家清楚的了解到,道场如果没有大家庭般的凝聚力,那是很可惜的。
我们应当依循 上师所教导的正知正见,并且把热情展现出来,真诚地对待进入道场的每一个人,这样能令众生欢喜,道场也将能够愈来愈兴盛,同时也是对 上师和诸佛的真正供养。
在这个清凉的夜晚,如父的 上师在祖菩道场给了大家珍贵、深遂而真摰的开示,让我深深觉得身为噶居家族的一员,何其幸运!此生能紧紧跟随 上师来学习,正是珍惜宝贵人生最好的方法。虽然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为这个家族付出多少,但是秉持着 上师所教导的正知正见,热情地投入,或许才不致于辜负这段「少年」时光吧!(张盛堂)
《道场如家,弟子有热情》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