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得了那就是大进步。进步在这地方看,所以要长须觉察,觉受增长,一天比一天觉悟,一天比一天得真实受用。受是受用,不是享受。
现在我们人坏就坏在享受,追求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走得好,样样都有。都向上看齐,不向下看齐,所以欲望无穷。欲望无穷之故,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了。因为你也要、他也要、大家抢啊!所以贪污受贿都来了。我们的正受是受用,就是心里空荡荡的,安然自在,潇洒得很,这是受用。一天到晚苦楚苦恼,烦恼的不得了,忧伤烦恼,那何必呢!人生在世顶长一百多岁,在佛看来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算一回事。所以我们要自己明白这佛性是真实的,一切事相都是假的、影子,不去追逐,各随各的缘。每个人从前做的业不同,自己所得的果也不同。现在我们又做事,又造业了,将来的果也不同,就是这个缘故。向上看那都要好,不可能!各有各的缘不同,各有各的业不同,不可能、不可能。所以我们随缘自在任运逍遥就好。运气都不同,缘也不同,这心空空的,吃得饱穿得暖就是了。何必向上看齐呢。上有上面的因缘,下有下面的因缘。你将上不足比下有余,朝下看看比我不足的还有呢。现在你们大家或许不知道,我们到穷山沟里去看看,哎呀!那些人苦的不得了哇!吃得饱都不可能啊,要吃得好更难啊。穿的什么样子啊?穿的暖就是好的啦,很多了。所以我们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是好的了。各有各的因缘自在嘛。只要我们努力尽一己之能工作去,得的报酬就是我们的能力所得,不要再去向上面看,上面有上面的能力,我们有我们的能力,各有各的不同,社会分工各个不同。所以要觉受增长,心里要一点没有烦恼,自然安闲。真正增长到饱和点了(心真空净了就是饱和点),他就发大神通了。禅宗这样说,我们密宗也是这样说。你不求神通,神通来求你了找你了,你就得大神通。那个时候就叫“明体进诣”,密宗里是这样名字,禅宗没有这样说,禅宗说的是“重关牢关”。“明体进诣”,发大神通,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明体就是光明之体,进是进步,诣是到家,造诣很深的诣,就是造诣很深到了,到了这个地步了,光明大放朗照十方世界,十方的佛在我心中圆,我在诸佛心中圆,彼此交参无碍,这就是《华严经》证的境界。
所以我们心中心法具足一切法门,我们心中心法要这样做功夫就能证到这个境界,就是华严境界。我们证到本性、明白本性,那就是禅宗。我们心清净一点没污染,那就是净土宗。所以净土宗,禅宗,什么宗都包括在内,一宗包括多宗。并不是我们说心中心法包含诸宗,其它就不包含诸宗,都是一样。净土宗也能包含诸宗。一句佛号念到心花开敷见到本性,那就是禅宗。心花开敷见到本性之后,习气消融,朗照十方那就是华严境界。用一句佛号三密加持,把秘密打开,见到秘密本性那就是密宗。所以一宗都能互相通用,并不是哪一宗最好哪一宗差。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都是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常常对年老的居士们提倡修净土宗。净土宗毕竟比较方便一点,不要每座两小时,可以自由长短,半个钟头乃至于二到三小时随便,也很自由。念一句佛号也很便当,所以就劝告年老的居士们用功修净土宗,也很好,一切都是一样。我们能够证道,“明体进诣”这一步还不究竟。为什么?还有法可得,还有光明在,还有神通在。要光明神通都收归自性,一切都不可得。法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什么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法界究竟,那才是禅宗所说的法身向上。所以说密宗说的法和禅宗说的法完全一样,密就是禅,禅就是密,完全一样。因此大家修法的时侯不要分宗派,不要这个宗好那个宗坏,其实都是一样。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基础,各有各的爱好,这可随自己来选择,不必勉强。就像我们吃菜,你喜欢吃辣的,辣的很好吃。那我不喜欢吃辣的,辣的可怕可怕不能吃。你喜欢吃甜的,甜的好,不喜欢吃甜的,甜的就不好了。就是不要分门别类,分宗派彼此诽谤,就不好,各宗都是好的。
我们讲讲功夫的进步给大家听听,这个路途讲清爽,大家可以依照这个道路去前进,不断的向前进,证到究竟。因为假如有发神通的时侯,证到光明体朗照十方认为是到家了,那是大错误。密宗也是这样说,假如你证到光明身,就是整个肉体完全化成光明体了,那还是宇宙之间一个游魂。还是个游魂,不算究竟,因为你着相了。要把光明体也没了,消化了。禅宗也是这样说,有光明在朗照你,浑身都被光明筒朗照住了,笼罩了,那个光明要消了才行,有光明在也不行。禅宗里有很明显的例子。禅宗的公案很多,大家修心中心法,可以看禅宗的公案,参参公案,公案是帮助我们用功的。有一个参禅师父去问曹山师父。曹山就是曹洞宗的开山师,洞山良价、曹山本寂,他师徒都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他问曹山本寂师父:“我朗月当头怎么样?”功夫做得光明大放朗照住全身。曹山师父说:“犹是阶下汉。”你还在这个大殿外面石阶之下呢。那僧还以为到家了。“哎呀!那不是到家了,那么请你大师慈悲拉我一把呀,接引我上阶。”曹山师父说:“月落时相见!”把这个光明月亮落掉再相见。就是你还有光明见,还有法执法见,要把这个光明做到浑化相忘,忘记掉了,在光明当中不觉得有光明。就像我们现在在空气当中不觉得有空气,这样浑化相忘,忘记了,一点也没有了,那才到家。功夫要做到这个地步才到家。不要以为:“噢,我认识你佛性了,听讲就认识佛性了,可以了,不要修了。”大错误!有一批人就犯这个错误,知道一点理论,认识了:“噢,这个一念断处就是我们的佛性,好了……到家了,不要修了,我已经成佛了。”其实你没有成佛,你是因地佛,果上还没到。你因地到了,果地上没有成就。差得十万八千里了,差得远,赶快用功。所以今天我趁这个机会告诫大家,假如有这个见解的,赶快回头。不是不用功,是正好用功。赶快努力用功,时时观照,观照不得力,还跟境界跑,那就还得多打座。不打座不增加定力,境界还拉着你跑,不行!
冶开大和尚是常州天宁寺的大禅师,他的弟子月霞法师、应慈法师都很出名。这个大和尚参禅开悟之后,他师父就配个知事给他做,他做了之后:“哎呀!不行,我这个心还是动。”只好找师父:“师父啊,现在我虽然开悟了,见性了,还是不行啊!跟着境界转啊,不行不行!”你看人家多明智啊,知道不行。师父说:“好,还是去闭关吧!你力量不够,闭关!”闭三年关再出来:“噢,力量够了,做事情心不动了。”人家都是这样做功夫啊,不像我们,发狂啊!知道一点道理,好了,到家了,不用修行了。这是做大梦,生死不能了,说大话还要下地狱呢!真的啊,说大话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是要下地狱的。所以自己要当心了,没有得道不要说得道,你差得远呢!你事情上透得过吗?透不过,还要抽烟、还要喝酒、还要吃肉。哎呀!看,习气这么重,就到家了?!胡说八道!所以劝告大家不要这样想,赶快改过。
好吧,今天就说这么一点,其它时间就让你们提问题,你们大家可交流,要提问题,大家谈谈呀。
问:上座以后有时侯好象提不起咒来了,一提咒一念咒就好象气力不足一样。
答:关于念咒的问题,其实有的人就是:“哎呦,念咒多了吧,多个事情吧,很麻烦吧,还是把咒放掉不要念了吧。”有人这样。有的人就说是:“我这个念咒,念到最后就念不出来了。”有这个不同,现在我们分开来讲。念咒嫌麻烦不念,不行!因为咒是用的工具,就是扫荡我们妄念的工具。你不念咒你的妄念是不是没有了?你还有!你不要这个工具你妄念怎么歇得下来呀。你假如真的妄念没有了,你身心世界都空了,没有了。你没有空,身体在世界在,就是有妄念。妄念境界呀,所有的境界都是妄念,妄念蕴界,妄想境,境界都是妄想境。境界都没有空就是有妄念在。你不要嫌念咒麻烦,大错误!你以后永远脱不开。不能嫌麻烦,还是要提起来。要提到不能提了,要念要念,念不出来了,那才是化掉了,就不知不觉之间咒脱掉。不知不觉之间咒脱掉,那才是真正不念。有心不念,不行!自然脱掉还有两种情形不同。一种是睡着了脱掉,不行。在你“呜……”睡着了,当然不念了,睡着了念什么,不行。不是睡着了,要入定。因为我们念咒的心是妄心,妄心不动了,这念咒的心没有,咒就没有了。就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时脱落,根尘脱落,那就是见到本性了,那才行。假如睡着了昏沉了,那有什么用呢?昏沉了,尤其讨厌。看看我们结手印是不是倒下去了,是不是散掉了。手印倒下去了,散掉了,念不出来了,那是睡着了,没用。你真入定啊,这手印不倒,这样就是这样,不散。身体化空了,手印还不倒不散,那是真的入定,所以有这样就好。大家自己检查检查,视在自己的情况而下。假如是嫌麻烦不念的,赶快要提起来念。假如是昏沉倒下来不念的,不行,赶快把手印结起来把眼睛睁开出声持咒,把睡魔消散。把睡魔驱散之后,再清醒着,要念到无能念处,就是心不动摇,也念不出来了,自然不动,很好。这一点你们大家好好鉴别一下。不能因为自己说气力不足了,没有精神我不念了,就睡着了,不行。念咒我们不用精神,在心里转,“嗡……”不要出声,这有什么费劲的,不费劲的。出声念是费精神,“嗡……”这样才费精神嘛!因为怕费精神,所以叫大家用金刚持,不出声。不出声还不要持,那不行。要念,要念到无能念处无可念处那才行。
问:经常出现不知什么力量把手印强行分开,在一座上出现几次,如何制止?
答:那还是气的震动。你手震开是气的震动,那不要紧,再结起来。发生了,气机发动了震动开了,那也不要紧…
《成佛的诀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