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七十五日(一):因地教法与果地教法▪P2

  ..续本文上一页。这是从哪儿来的话呢?我们念佛就是随顺得入的使用——用佛的果地觉回向于众生,令自他二利得以现前,平等地表现出来,平等地安心、平等地安住,清净地回施。这样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可以打包,送给弥陀了。我们把无始以来的业彻底地清洗了一次,再来看泛出来的习气与反扑、蒙蔽,就淡化它了。所以古人讲,在弥陀教法中,众生业犹如烘炉片雪,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在这个巨大的诸佛的功德藏中,在顺性的圆满的表现中,它全部都不顶用了,它没有力量,它没有根了!

  

这是我们一定要去严肃面对的地方!要不然你心里一直在批判,而不知道这里讲的是什么?你用那一套来批判这个,真是很困难,因为两个说的不是一个话,一个鸡,一个鸭,你说是鸡叫错了,还是鸭叫错了?过去善知识批评这一类人说是“逐块痴犬”,你扔个砖头,他随着就跑了,但他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而去捕捉、执著你的一句话去了。古人说智者犹如鹅王择乳而食,虽然乳和水混在一起了,但鹅王可以把它们分开,择乳而食。我们可能要去学习鹅王,即择取对我们有营养的东西、有意义的东西,不要去做痴犬,抓住一句话就咬来咬去的,很累人很累人。

  

因地施教与果地施教,一个是修行、修补,因为不圆满,修修补补刚好,这是因地所作为的,一定是没问题的;果地是现前的圆满使用,它不需要修补。你看我们要修行的十大愿王,没有一个修补的,唯有忏悔业障,即自己执著自身了;又如五念门中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的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也都是让我们使用的,没有一个干其他什么的。

  

一定要看清楚这一点!费费工夫啊,菩萨。要不然我们一定要用修补的心使用果地觉,很困难,真不是一条路子!果地觉因地心,就如吃大米种稻谷一样;因地增上修持,就如没有吃到大米,还不知道什么是种子,还在寻求,因为因地的种子是不准确的,好比说你念阿弥陀佛说我要求一心不乱,你也不知道是什么种子呐;说我忏悔业障,你也不知道是什么种子;我要达到清净心,你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种子;我要身体健康,我要发大财,我要事业顺利,那是什么种子?就是说你在寻找种子。

  

而我们体验着它的果实去种这个东西,是那么的清晰,即我们知道我要种的就是这个结果。念佛亦复如是,平等安心,清净安心,圆满使用,圆满就是把我们所有纠缠的业打包了,装在圆满这个罐子里面了,再掏出来,都是圆满的东西;寄给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那儿都是圆满平等的,你再要回来也没问题,也是平等清净的了,因为那个地方一处理,被同化了。

  

所以,修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东西,而果地这个唯佛与佛知的东西,我们不断地去引导,希望大家有个接触,实际过去祖师们都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对这个地方一定要有耐心。果地与因地,一个是使用,一个是在寻觅。前者已经成熟了,圆满就是结果,是事实,是力。使用这个,而不是寻觅。若依着修补的心、因地的心、增上的心,你都在寻找。

  

我们不反对寻找种子的人,就是说念着阿弥陀佛,寻找着他是个什么样的种子,我们不反对,但这毕竟是个弯路。而直接地使用,必然是这个教法的真实,所以易行就易行在这个地方了。为什么判教判为圣道难行与净土易行二法呢?每一个教言,只要完整地立宗立教的,它一定有自己的判教。净土的判教就是——净土是易行道!因地修持称为圣道,是难行道。你一点儿一点儿地证实,没问题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历代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这就是净土宗的判教,从龙树菩萨,到天亲菩萨,一直延续到我们中国,这个判教是十分清晰的,从来没有含糊过!历来的祖师,不管是教下、宗下,都是回归到净土上,所以净土为归,是十方同归的一个教法。你说我们直接归不行吗?那有的人不行,说我就要做一点儿什么然后再归。也行,因为他已经熟悉这些修行的方式了,那了不起。但此处易行就在于使用圆满的结果与愿力,不需要任何的花架子。它难信,难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九界没法去用自力认同,你只能用佛力,随顺佛力,难就难在九界人自力不许,因为它是佛证的果,你许不了,所以世尊讲这些菩萨、声闻犹如从生盲,就是说生下来他就没有看到过这个东西,即他没有证到这个地方,他就没有看到。唯佛与佛亲证于此。所以九界的自力是不许的,这就是难信。我们随顺佛的愿力,那就易行。不信顺,就难行,圣道修行易信,因为所有的自力都会许可它,即你能认同,你会说它有道理,很好,是这样的,所以叫易信难行。这太易信了,因为我们都在这里面,就是说符合我们的心愿,符合我们的凡夫知见,我们生下来就会这一套,

  

你看这个评判的分水岭是什么呢?一个就是“从生盲”,在没有证到佛道之前,我们谁都看不见这个东西究竟是个什么,但是我们随顺佛愿,能感知得到,能亲证这个圆满。要是用自力,都不许,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它的圆满的景象是什么?所以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反而吃不住,就是说他感受不到内容。所以世尊讲——世人喜小术,不喜无上道。为什么喜小术呢?——马上就有感觉。因为他认同,他的习惯接受,你给他一钱就是一钱,给他一两就是一两,他说这多实在啊,你看一步是一步。所以那就是说坐飞机的人一点儿都不实在,走路的人多实在啊!因为走路的人一步是一步,对不对?那你坐汽车也不实在了,一骨碌滚过去了。我们已经“实在”惯了,我们生生世世的意识就是——我自己这一步走不过去,那才不行呐!

  

所以这个易信、难信的交接点就是许与不许。果地教为自力不许,它就难信了;因地教,自力都许,它就易信,但特别难行,因为大家太容易相信,但做不到,也有做到的,但少,现在越来越少。按世尊授记,这个时代还是有的,五千岁中常有圣者出现,但是少之又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反正不好见。刚见一个,你认为他是圣者,如果是真圣者,他就死掉了,若是假圣者,他就灭掉了、变掉了,所以现在人不要塑造哪个是圣人,一塑造这个人就快被打倒了,或者就要死掉了。一定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反复地要把这个净土的判教及它的教言的体系给大家提示呢?这个教言,佛在《无量寿经》中讲了九个难——“佛告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是修行。”最后放到信顺上了。因为什么呢?就这么难,九个难,就是九界不能自许的,就是一切世间难信。《佛说阿弥陀佛经》中也讲——我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个“难”是说什么呢?——难信之法。世尊讲这个难信,不是为难我们的,因为顺着自己的业力,谁都没法去相信!你怎么想都想不通。得入有三种方便——若开圆解,如智者大师之类的;若彻悟心性,如永明延寿大师、彻悟禅师之类的;第三类可能就是一切凡夫,若清净随顺,就是放一放自己的知见,将个人的知见打个包,就清净了。怎么打包呢?现在电脑上可以处理,很多小孩子烦恼了,他们操作电脑习惯了,就建议说——你把自己所有的烦恼做个邮件,打包寄过去,投到垃圾桶里,然后彻底删除!再也找不到了。你坐那儿怎么想都想不来了,原来彻底删除了。

  

阿弥陀佛的教法分明是希望我们打一次包,把自己,把他人,把共有的业力彻底打一次包,如一念法中,你做一个清净的随顺者,一样可以来体会到这个法门的实际利益。因为开圆解不是不行,但我们要学很多很多的教,要很系统地学;彻悟心性,也不是不行,但你要十年二十年地修,据记载第一个到放光寺的叫无穷禅师,他二十年参一个话头。你试一试,二十天你干不干?“悟”这个词很好听,也很高尚,只看这个人开悟了,一了百了多好啊,但不看人家几十年的功夫怎么用的?甚至生生世世怎么积累的?只知道一了百了,但不知道他了(liao)了很久了,费了很大的功夫了。

  

打包,我们现在都学过电脑嘛,没有学过的,先学一学怎么打包、压缩,怎么删除、彻底删除!你再寻找不到就行了。我们在自己的意识法界中,完全可以打包的!你说打了包又反复出来了,那没有问题的,很简单,因为你知道彻底处理过了,你知道举心动念都是业都是习,它都在影响着我,虽影响我,但知道它是没有自性的,我已经处理过了,删除过了,阿弥陀佛帮我删除过了,最少我融入过阿弥陀佛的智海中了,那我不管了,我再一想,都是跟阿弥陀佛有关系了。不要忘了电脑是我们人类制造的,我们在那上面都可以删除清楚,脑袋中就不能删除清楚了?机器都可以做,我们人就不能做了?所以打包我们可以去做的,即清净随顺,我们把它清清底、打打包,然后压缩、彻底删除!你再查查不出来了,那时候就知道原来供养给弥陀了,就基本上可以知道什么叫心作心是了。果地觉为因地心,你作个心,心作再心是,你再看它是个什么?我们拿着自己的颠倒妄想习气得失心等等,说我想个什么,光去贪大求多了。

  

让大家打包,不是坑害大家的,没有这个概念,是让我们去用一个方法——学会把自己所有的知见意识打包。学会打包。你说我真不愿意打,我再收回来。没问题,垃圾桶里还有。有人会这样的,扔掉了,一看不行的,还有宝贝,那再去捡回来。实际在我们这个法界中,扔掉了就捡不回来了,捡回来也不是它了,变质了!

  

所以九界不能自许的,我们就称为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啊!你越细细地思维,随顺佛力,你就欢喜踊跃,随顺自力,总是不许!难!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业力意识思维,是不许的!我们自己下去可以思维——随顺佛愿,听闻佛名,依佛功德,依佛愿力,我们在这个法上就很欢喜的,打包太好了,显示了我们自性的具足与清净庄严,那太好了!要是随顺自己的业力,你看自己的得失,一想,我丢这扔那,我划来划不来?我积攒这么多业,要好好享受享受,虽然都是苦业,也是自家宝藏,总是舍不得啊,对不对?

  

菩萨们,此处就提示提示,不提示不行。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七月初一2011年7月31日

  

《安居第七十五日(一):因地教法与果地教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