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六十九日(四):游历自在于念佛法门▪P2

  ..续本文上一页很多人说佛发这样的愿了,说“设我成佛,十方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那佛念佛的名字太正常了。我告诉你,佛念佛的名字跟我们的关系是最大的!要不然我们永远没法相应!佛佛相念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佛人忽略这个佛佛相念,把这个佛佛相念就扔到一边了,他认为只有众生才会念佛的。不是,佛佛才念佛呢,众生才念众生的,佛念众生利益众生,众生念众生就相互地逆害众生。

  

“佛佛相念”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化,也是一种名字的传播;那么“佛念众生”是一种名字的传播;“众生念佛”是一种名字的传播;“众生佛同念”是一种名字的传播。你说你这不是重复啰嗦吗?不是,必须把它的角度越丰满、越周遍,你越有能相应的机会,要不然你就不知道我们念佛干什么?

  

凡夫念佛,与觉者为伍。这太重要了,这很重要!一定不要马虎!马虎了那你就小看念佛人,所以很多人在净土法门中是最容易犯忤逆谤法这个过失,谤什么法呢?谤“佛佛相念”的法。张嘴就会出来!佛佛相念,我们若了解了诸佛持名这样一个因缘,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念佛人就可以与觉者为伍,那就是与诸佛为伍,就是为伴侣的意思。

  

“佛念众生”,我们知道是摄化方便,摄化、成熟众生。你若了解这个了,你很容易得到心理的安慰与成熟,也很容易得到加持,这个很重要。

  

“众生念佛”,若念不念,你不相应嘛,你念佛有时候念有时候就不念。

  

“佛生同念”是相应念,佛也在念我们,我们也念佛,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就是母子相念。

  

我们看一看,可以选择的。说念佛这么简单,但这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内容,你要是知道它的作用了,你就知道这个念佛法门真是个总持法。所以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这样说——“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净土是个总持法门,何以故?佛佛相念故,所以念佛就是总持一切诸佛功德!因为我们不步入净土法门,往往就把净土法门小瞧,认为这有啥啊?一句阿弥陀佛有啥啊?他就不在意。但你要知道,这里面的确有诸佛功德的聚集表现、总持表现、总相表现,他各个都是相连的,互动互助的,互显互彰的。

  

实际“众生念佛”,即若念不念的状态是最普遍的。现在主体的修行是认为我们在持名,就是若念不念,所以很多人会感到念佛的时候还安稳,突然不念佛心里就发慌,因为他有若念不念这样一个持续或不持续的状态。

  

“佛念众生”,那是不会间断的,这个摄化成熟,无有舍离,因为什么呢?佛住法界身,亲证法性周遍,所以一切时处莫不周遍摄化,随机感应,不丢失任何机会。

  

那我们一对比——众生念佛与佛念众生。我们随顺这个摄化成熟,我们就特别的安乐,那我们这个念佛就可以用赞叹佛、与彼相应来作为修持,那就很简单。所以此处就容易作安心念佛的方便,因为什么呢?他这个周遍摄化不舍是不可思议的,那是令众生安心的。我们作为凡夫来说,有念有不念的时候,很多人念佛是不敢间断的。早期我念佛在这个地方发空,不是害怕但是泛空,一不念了,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怎么作怎么为了?就有那种无记业的东西,害怕也说不上,就是空落落的,要是不念佛了就不知道自己在干啥,就象一个愚痴的人一样,象一个梦游的人一样,心无依托,脑子里面木木讷讷的,不知道在干啥。别人说“畜生”,你感觉到了。你说骂自己啊?不是。那时候你能感觉到“畜生”的内容了——等待,莫名其妙,不知所为。等着鞭子嘛,等着刀子嘛,刀子一扎就疼,鞭子一抽就疼,那就该负重了,那时候叫畜生。有那种感觉。众生念佛很困难,因为善恶无记就逼迫着你。我不骂自己,我举的例子,你可不要当真。

  

但是我们要是知道佛在念众生呢?以愿力摄化我们,成熟我们,周遍不舍,在这个地方你就会安心。你在若念若不念这个地方就会有不安,起码有不安的一点一滴。我们在自己的作为中总有不安的地方,因为我们的业习与感知中有间断,有不相续,因为我们缘的那个东西是间断的,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善恶无记业力是间断的,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而佛的誓愿,他不是常,他是无量寿,他跟你这个长短没有对应,他超越了我们这个世间的常与无常,他这个周遍的摄化与成熟众生,能令我们安心。我们若做随顺者,去赞叹这样一个法则,我们就真是一个安心的念佛人。你做随顺就行了,你这个念佛就很安心。为什么五念门中说“口业赞叹阿弥陀佛光明,与彼光明相应”呢?哦,原来是通过口业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赞美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令自己的心智忆念与光明相应。相应就安心,相应就会赞美,相应就会受到恩德加被,就会轻安,就会有喜悦。不相应就会不安,就会有迷惑、就会有挣扎,你念了半天佛,心里还有责怪,还有不满,还有迷失。

  

所以修法的缘起很重要!我们择了哪一个缘起呢?我们择“佛念众生”这样的缘起比较简单,我们把自己放在众生份上比较简单。要说择“佛佛相念”,那你太了不起了,你说我念佛啥也不求,我跟诸佛为伴侣。用现在不好听的话说,那你太牛了。你如果真是与诸佛为伍,与觉者为伍,那你太了不起了,就是契合阿弥陀佛这个誓愿——咨嗟赞叹阿弥陀佛名,其他啥都不管,那太了不起了。

  

我们想安心念佛,作一个安心的念佛人,就择取佛念众生,众生与佛同念,那我们就安心了。我不念,佛也在念我;我念佛,跟佛相应。间断了,佛无间断;不间断了,时时相应。那你就心里不落空了,不做畜生了。不要认为畜生是个实有的东西,你缘它,你就会落在那个空落子里。六道众生都是我们缘所成啊,业力所缘而显,不是啥了不起的事,变成那玩意儿也容易的很,做人不容易,做三恶道是最易行的,所以说放逸众生堕入三恶道如射箭。因为啥?它太容易了,就不用操心,一放纵就进去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念众生”,知道佛以愿力摄化成熟我们,周遍不舍,那我们再来随顺佛愿念佛,就会相应,就母子相见,母子契合,就会成熟成长,我们做一个佛子,法身慧命就会迅速成熟。

  

为什么要讲这几个问题的角度呢?就是因为现在念佛人的这个单一性、没有味道,造成了人对念佛法门的修持不愿意深入这个障碍。他没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审视,去享受阿弥陀佛摄化与成熟我们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法则、法力,这种安心的功德。所以我们这个念佛念的什么呢?——念佛周遍的摄化,以及成熟我们的不舍。那你就真是忆佛功德念佛功德,你经常会生感恩心想,为什么呢?他令你安心,你怎么不感恩呢?而你天天惶惶不安,怎么能安心呢?怎么不责怪佛呢?不责怪你的师长呢?不责怪你的周边人呢?不责怪道场呢?

  

大家换几个角度来审视念佛的方法,使自己游历自在喜悦意乐于念佛法门,使我们在念佛法门中得到快乐。希望大家快乐!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二十五2011年7月25日

  

《安居第六十九日(四):游历自在于念佛法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