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日(一):在法界漫游何去何从?
阿弥陀佛因地誓愿——设我得佛,十方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号者,不取正觉。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十方诸佛亦复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十劫,此处“南无”就是赞叹之意,诸佛一样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看到经典或者真言上,乃至早上起来诵的楞严咒,都有“南无阿弥多婆夜”这样的文句,这是诸佛佛佛相赞的一个平等的教法,这个教法诸佛不会有相违背的,一佛发誓愿,无量诸佛同时来表示赞许或者辅助。
我们平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区别是什么呢?同样是念这样一个称号,所缘的心地有异就会产生差异,这个名号本身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就是用心之别,或说心意是有差别的。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念佛人,从最简单的一个角度来审思——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就是与十方诸佛结了一个甚深的法缘。
我们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亦是同样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善缘不可思议,恶缘亦不可思议,我们知道这十法界中都是外缘所显,不管是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修罗菩萨声闻独觉佛陀,这样的十法界中,都是依缘所显。这个“缘”字太重要了,我们念这一句佛就是与十方佛结了一个甚深的因缘,同念故。心的用意可能不同,但是念的音声是同的。这个善缘是极为广大的,所以念佛远离戏论,功德不可思议,唯佛与佛能知。这是诚实言,不是一个泛泛的言说。有时我们会把它看成一个很泛的言说,这里面没有泛泛的言说,就是根据阿弥陀佛如实的誓愿:设我成等觉,十方诸佛如来若不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我们读《无量寿经》也读到,世尊告诉阿难说——阿难呀,不光我今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十方诸佛一切贤圣莫不如是。那么这是一个大事因缘!因为我们不了解念“南无阿弥陀佛”背后的胜缘,往往就忽略它了,它的究竟利益我们看不到,因为我们现在的心智、感知受我们业力的限制,就是说感觉不到究竟的广大的殊胜利益,会在自己现下的一些心智上,或者说一些业习上、自我认知上去认知所谓的念佛。往往我们用自己的意念把它概念化了,而不知道这样一个广大的胜缘。要知道这样一个大事,没有人不念佛的。
要是把我们一个普通人放在一个很艰苦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云南过去也是一个充军发配的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外缘恶劣,把人放到这样一个不好的因缘上去惩罚他,或者说去教育他、改造他。可能我们中国人要是犯比较大的过失就会放到大西北,那个大西北就是现在的不好因缘的一个代名词了。我去过大西北,在那走了很多地方看了看,的确是,要是我们内地人刚刚一落地到那个地方,方圆一看,心里就会打个冷战,为什么呢?那个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念佛这个因缘呢?我们要是仔细观察了,它是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很简单地称念了这六个字的称号,但它背后的因缘之广大与殊胜,是我们的心始料不及的;它后面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与功德善巧,带来的摄化加持,我们是想象不到的。这个想象不到的利益往往会被我们现缘的心智遮蔽罢了,并不是没有这个利益。就象太阳大日轮出现在晴空,但盲人不见,你不能说太阳没有照他,太阳是照着他的,他也感觉到温暖,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太阳,他可能还说这是烦恼、热燥。而其他人可能在太阳底下就会有光明的感知、温暖的感知,或者说无碍的感知。我们业力的自我蒙蔽就象从生盲一样,即生下来就是个盲人,因为我们没有见到念佛的未来广大的景象,我们就会把念佛当成一个泛泛的修法,以为念佛有什么了不起呢?这个佛赞、那个佛赞,这个人说这个法门不可思议、那个说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可思议呢?主要是我们不了解我们结的这样一个因缘的殊胜,一旦了解了,认知到了,那作为一个念佛人,真是十分庆幸的,乃至说念一声佛,十声佛,都会感觉十分的庆幸,不管你现在的利益如何。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与善恶因缘,与人类,与其他生命,结很多因缘,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不用我们去故意造作,这个因缘都很炽盛。但是念佛的人,严格地说还是十分的稀少的。你说哎呀,你看我们中国多少人念佛呀?实际你掐指头算一算,少之又少,你从你自身的角度看一看,你愿意念佛的心念也是少之又少。我们真正喜悦的、主动的、摒弃九界的杂缘小小事去念佛,如十方诸佛一样,如一切贤圣一样去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真正地做过吗?或者真正有这样的认知与对称地称念过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吗?我们是可以问自己的,当然也可以相互的交流,实际真正的念佛人,尤其是由心而发的念佛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其国不逆违,易往而无人。以前看到经典这样讲,看到很多善知识讲往生是易行事,那有些人又讲往生者少,少是什么呢?并不是往生有难缘,是我们没有从心底认识到往生的必要与往生的需求。“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往生彼国就是心愿生即生的一个事实。我们要是真正地摒弃了九界的纠缠,念一句佛,或者动一个愿意往生的念,那是一定往生无碍的。但我们还在这个十方九界的业力中纠缠、认知,或者自诩,或者他诩,或者相互诩,在这样的纠缠遮蔽中,你往生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你这个往生的路途中太多事情耽搁你了!这一路太多的风光了!因为这十万亿佛土中,从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到三善道、三圣道中,这风景一路呀,不知道哪个地就把你耽搁了。因为什么呢?可能半路途中你认为这个风光很好了,你就耽搁在那个地方,就会停止不前的。
我们在这个法界中漫游、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不知道自己真正应归之处、应去之处,没有抉择,那这个法界的风光景色也太多了!就不要说人类,不要说三善道的风光,就三恶道的风光,多数凡夫就不愿意放弃,好比说杀盗妄淫,大家都知道这个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那么杀盗妄淫也是地狱恶鬼畜生道的业缘,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从自己心底愿意放弃这样的风景呢?放弃心中这样的攀缘呢?放弃现前这样的作为呢?那么这个风光就把你耽搁在三恶道了。是谁在耽搁我们呢?没有其他人能拦得住我们的,因为我们的心念,原则地说跟佛陀的心念是无二无别的,当然是放下业习的情况下,是透视了业习的情况下,是真正了解了一切业习是无自性的,能以逾越的心随顺着佛愿,那你是通达无碍的,那个没有问题,那你在十方法界真是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方便。但我们在现缘中,不是三恶道频频向我们招手,是我们频频地向三恶道去作为,起码说去向往。是不是这样子?我不知道。
三善道我们就不说修罗的大威德,天人的五欲满足,人间的选择徘徊的方便,这风景太多了。我们要没有一个真正的强缘、殊胜超世的强缘,三善道没有人能走出来的。世尊在菩提树下,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波旬就以色香味触法五魔女去诱惑世尊,你要是没有禅定力,哪一个能逃得出来呢?就在这个所谓的财色名食睡上,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上。我们就不讲所谓的声闻道的乐了,即禅定三昧乐、神通变化乐了,不讲菩萨六度万行十波罗蜜的乐了,就这样一个三善道的福德因缘,以我们现有的心地与知见绝对是没有逾越的理由。
我们不对比,三恶道的逾越,这样的景致很多人也难超越。很多人很自负会说我没有,我不怕,我没有三恶道的因缘的。因为你不知道在减劫中能到娑婆世界就是两个大因缘,一个是极善缘,一个是极恶缘。极恶缘就是入地狱入色界,人的心智、作为、语言,那就跟三恶道攀缘,攀的是亲切的很,坏人善缘,毁人戒法,灭人道德,动摇人心智,这样一幕一幕的事经常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助人点滴善缘,劝人善德,劝人持戒,爱人戒法,随喜人的点滴善心,这样的因缘我们回观回观。别人说为什么提倡短期出家?为什么提倡念佛等一些事情?就这么一点点的善缘,又有几个人有这个善缘,能成熟这个善缘?我们自身又能推动这个善缘?我们又有多少支持力去相续这个善缘?而不被恶缘、恶业、相互的诋毁、伤害所消耗,所牵制?我们自己可以审观。
我以前说在减劫中善缘稀少,就有菩萨下去跟我说不少啊。我说是不少,我们要是主动去在善缘上认知,多有善缘;要不然,你轻轻地一放任,你看看,恶缘炽盛的很。很多寺庙里,很多道场里,很多修行的环境中,相互的讥讽,相互的诋毁,相互的设障,相互的不予增上的教法,比比皆是,这个不敢说好坏,这是减劫的共业所使。
三恶道,我们迈出这一步的机会都很少,那你还说你修行?三善道这个路途上你又有多少机遇?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多善缘了,你回心一照,你动十个念头,你可以做个记录的,你有几个念头是真正的善心?有几个是无记心?有几个恶心恶念?你可以自己记录,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告诉第二个人就泄露天机了。那你说我的善缘多,善心多的,那你真是个不得了个人了。你看我们面临的问题大着的。
为什么说九界的业希望我们放舍呢?为什么让我们念佛呢?那么这么简单的法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呢?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会念佛的,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安居第六十日(一):在法界漫游何去何从?》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