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五十六日(一):一个最完美的缘起
阿弥陀佛的教化,久远以来利益着无量的人天,在阿弥陀佛久远的呼唤、愿力的作用下,使这些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一生成办。
这个一生成办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佛教渐次教法中,一生成办也就是所谓的一生成佛之说。若不是依究竟的教诲,是不能达成这样一个事实,或者这个说法都不可能安立的。
一生成佛的教法,是究竟彻底的。虽然我们不断在提示究竟与彻底这个名词,但我们怎么在这一生中不辜负这样彻底的教法?真正地一生能成就无上的菩提?这是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缘。
一切诸佛出世,他们根本的愿望不异于此——那就是希望我们一生能成就无上菩提,成佛,来真正完成自他的二利,乃至在未来相续中把这样殊胜的教法传播于有情。正如《无量寿经》所宣化,若众生得闻这样的教法就一生成佛,乃至转相教化,转相度脱,如是辗转无有穷尽。
这个法是一个究竟的相续,一个彻底的教法,也是诸佛出世的大事因缘,是世尊以无问自说安立的一个教法。因为这个教法是无所启问的,所以称为无问自说的教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词——畅佛本怀,是畅佛普度众生的本怀的教法。
这没有丝毫过誉的言词,十分准确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无问自说的、究竟彻底的、能令众生一生成办的一个极为殊胜的功德。这个功德是一切诸佛所赞誉,所守护,一切菩萨所敬仰,所顶戴,一切护法所追随、拥护的一个真实的无上教诲。所以一生成办,我们一般称为无上心,无上教诲。
这样一个教法,充满了透达、无遮、无盖的一个真实,能令无量劫一切智者、一切得方便者、一切修法的实践者、一切言论、一切宗教、一切理论去审思它。刚才来了几个国外其他民族的人,我跟他们谈这个阿弥陀佛思想。佛教这个弥陀教法,是破除了宗教义的一个特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人类的一个归宗之处。它不是宗教了,它是以宗教的形式在住世,在传播,但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种类,不管是什么样宗教所摄,或者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我们讲过——二百一十亿佛土是阿弥陀佛成佛的背景;我们也谈过——三乘佛教由于区域性与社会背景带来的痕迹,每个区域的人受到某些局限或者有某些优势,但都不足以称为极为殊胜。而净土教法——信顺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能令我们自身及有缘一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说一生得不退转这样一个提示、教法,其究竟性与彻底性都是不可思议的,是令我们无愧于传达或言说的。
你说我是个普通的人,我对这个法尚未抉择。没有抉择的时候,你可能是有疑虑与徘徊彷徨,若一旦了解了这样一个无上的教诲,我们作为一个弥陀的使者、受加持者,就会无愧地、无保留地把这个法益传播给自己周边的有缘,乃至说不管是亲是疏,或者是敌是友等等,乃至是同类与不同类的众生,我们都可以传达给他们,使他们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乃至你的信心尚不具足之时,你在表述这个无上教法之时,你也会受到这样无上教法加持的确认与成熟。这是一个大事因缘。这个大事因缘不单单在佛陀施教上是大事因缘,在一切得遇众生的现缘中也是大事因缘,何以故呢?畅佛本怀故,能令众生一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这是一个十分暖人心,十分召唤、震撼人心的一个大的故事,一个超世的法则,是由阿弥陀佛的超世愿所建立,以超世的功德与成就来回施到无尽的法界中。我们娑婆世界是这个无尽的法界的其中一份,我们这个人类也是其中一份。
我们有幸于遇到这样一个殊胜的、究竟彻底的教法,如果有一念庆幸的感知,或者感恩的感知,或者随顺的感知,乃至说不诽谤的感知,那你的福德善缘是不可思议的。实际是令十方佛菩萨都会有震惊的这样的实质内容,他们可能是以法眼、佛眼、慧眼、天眼所见,他们会受到震撼,说何以福德能令此众生得遇此无上教诲乃一生承办?!
如此教法,为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所拥护,是一切诸佛摄受之法门。我们因为念一佛名,而受一切诸佛之赞叹、守护及摄化,其功德与作为,其善缘之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在凡夫心地中可能不知道这种广大究竟的善缘的周遍与真实,一旦了解了,我们自身也会生起真正的感激,或者心地的光荣。
我们经常会读到说有一些人因为果报生到边地或者说生到邪见家等等,但在净土教法中泯灭了一切众生的差别,它这种平等、广大的心胸给一切众生带来了愉悦、安乐,一切亲疏敌友之称在弥陀这个无碍的光明中、智慧的光明中自然会散坏。因为我们生生世世有许许多多的积攒,我们称为亲疏啊、敌友啊,而阿弥陀佛这个教法,给我们结了极大的善缘,这个善缘入一切众生的佛性、心性中,能唤醒一切众生最究竟的心智,即佛性,也就是说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会让它成熟起来,让它发挥作用。
我们在这样一个教法、这样一个善缘因缘的引导下,那无始以来一切恶业,一切迷失的对立的作为,在有意无意中就会散坏。所以面对这种极大的殊胜的善缘,我们若有了知,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安住在这种光明、光明的相续中,来自他二利,来照耀这个幽暗的世间、对立冲突的世间,让这些世间人本具的光明同样地成熟起来,浮生起来,来照亮自身,照亮周边,那就是一个光明海、智海,也就是诸佛如来会之海。
这种教法是我们心地里的善的绝待的成熟,那是一种很深邃的呼唤,呼唤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渴望——就是成佛,或者说圆满,或者说清净,或者是真实的具足悲智的力,具足威德的力,具足神通变化与不共之力。虽然是不共的,它的本质是无差异的。这个呼唤不是我们要求的,是我们没法要求的,所以世尊与我等做不请之友,来展示一个诸佛如来亲证的最上乘法益。
认真地去观察、去审视这样一个稀有难得的法,那会使一个念佛人真正地回味无穷,真正地生起一种感恩的心,一种庆幸的心,或者说我们会远离世俗的疑虑、对立,世俗的迷失与纠缠,使我们真正感到了我们人格的佛格——在人格中圆满的那一面事实的力量,而远离了人类的自我卑劣、自我卑贱、自我扭曲伤害的世俗习惯,使我们走上一个健康的、完美的、觉悟的人生这样一个主题的道路。
我们有这样一个主题,那在这个世间,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无愧色的人。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令人充满了自卑的骄慢,骄慢的自卑——骄慢的负重给我们带来了自卑,因为你不能承受;又因为自卑的反抗,给你带来了骄慢的挣扎。我们在这两个极端中带来了许多迷失、痛苦、对抗、冲突与伤害。
那么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个佛陀无问自说的法则,直指一切众生的心地究竟的光明,究竟地的真实安住、安乐,我们怎么去面对它?我想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一个普通的人,遇到这样一个稀有的法则,必然也能令我们出离这种业习的挣扎与迷失,业习的不断积攒这样一个陋习。
所以这个教法是很稀有的。昙鸾法师的文字中,讲到一切未净心菩萨,因为往生彼国故,与这些寂灭平等者是功德相等的。那我们这些尚未称菩萨的,乃至说在凡愚类恶习深重的有情,或者说于习气尚不能觉悟的有情,我们往生彼国的利益是什么呢?——若是我们随顺着佛愿,那就九界同归。
九界同归对我们来说,实是我们学习佛法,尤其净土法门的最完美的一个缘起。因为九界同归正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使,实际也是揭示了众生的佛性,他以愿力来揭示了佛性的作用,这个佛性是九界众生同有同具的。所以“九界同归”这种平等教法泯灭了我们所有的仇恨、亲疏,所有的对待、对立,二元就在此处散坏,使我们能有平等的安住。
平等的安住,也就是所谓的圆满的缘起。我们用圆满的缘起来修行,来作为,来审观周边的自业、他业、共业这样一个空间,那我们所谓的无始以来的业力的挣扎、习惯的挣扎,就会散坏。你可以去使用它,可以去观察它。
因为我们对立的习惯造成了这个娑婆世界,所谓的二元世界这样一个坚固的、对立的一个有情无情的认知。而九界同归,是佛愿力所展现的内容,同样是我们佛性的一个印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怎么让它起作用呢?——我们在随顺着佛的愿力回施的对应的状态下,或者用佛的愿力来印契它,也就是所谓的九界同归这样一个平等缘起与平等安住下,二元的业习、业力,二元的坚固性造成的冲突,伤害,迷失,对抗等等恶业,它就会散坏。
我们一日中,或者一生中有没有这样运用呢?这是我们念佛与不念佛的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若是念佛者,一生中有一次这样的运用,那会给你留下一个永恒的启迪,即一个真实的启发,这个启发永远地在鼓励着你,因为这是你未曾有的。在世俗的对立、对待的习气下,我们造成了很多所谓的善恶无记业的积累,或者相续…
《安居第五十六日(一):一个最完美的缘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