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P2

  ..续本文上一页left">阿弥陀佛的愿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信心的,充满了烦恼、颠倒、妄想、执著的凡愚有情,你不要畏惧这个,你悄悄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你听一听他人念阿弥陀佛,然后你再来思维、观察,你说此时我若顺性,何以审观世间?顺佛愿,何以审观世间?我若违性,顺业力,何以审观世间?你有这种能力了。但要是不去听闻这个名号,不去忆念阿弥陀佛的愿力,你想这样做是做不来的,你满脑子就是对待、尘垢、自我埋没、埋没他人,分裂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割裂的时代来了。

  

现在人做事情很痛苦,很多人在婚姻上痛苦,很多人在工作中痛苦,很多人在选择感情问题上痛苦……,这个痛苦是割裂性的——他认为离开这个地方就会失去。好比汉地人对于出家,父母、亲人就会认为这个人就消失在地平线以外一样,他们会受极大的不能忍受,就是因为割裂,其实你还在周边生活着,你的父母不过是得到了一个善缘。这个割裂的时代、割裂的心情造成了极大的选择的冲突。

  

我们顺佛愿、顺佛性来观察性德之随顺,就会得到一个极大的身心的安慰、身心的解脱,我们会回到身心真正踏实的归宿,此归宿是远离一切造作与对待,远离一切自我困惑的清净觉地,此觉地是我们人人都渴望的。但这个渴望,有人表现在作为上,有人表现在嘴头上,有人表现在心里上,有人表现得很完整——做的到,想的到,意识的到,传达的到,那就是佛陀。有的人能意识的到,做的到,但是传达不到,那就是声闻,因为不具方便。那些菩萨,能意识的到,也能传达部分。诸佛如来能证的到,能彻底传达。

  

极乐世界是大义门,它能彻底地把一切众生真正的所需、真正的归宿给我们和盘托出,给我们如实地展示出来,清晰地来引导我们回到本家本国这个真正的归宿中来。一旦我们身心有所归宿,那“但得诸乐,无有众苦”就是实话,极乐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名字,而不是一个乌托邦,它很充盈地在你生命的每一时刻完整地体现出来。

  

所以,大义门的作用力就是果地觉的作用力,我们随顺佛愿就是性德,在随顺佛愿的刹那就了解了阿弥陀佛大愿的愿力是性德所成,依修德所显,但必然来自于性德。性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阿弥陀佛的大愿表达了不增不减的真实功德,我们在这个不增不减的真实功德的大地上安住,那就站得稳,在此处作归宿,那心就能彻底消融于此法界而无所畏惧,何以故?此法界庄严,此法界清净,此法界真实,此法界生而无生!我们这个世界生生相息,迷失痛苦,相续不断。极乐世界生即无生,究竟解脱,圆满菩提。

  

但是我们对“无生”这个名词,往往会加上死寂、断灭这样一个无意识的诱导,或者说心灵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所以很多人不了解性德的庄严,不了解弥陀依报德而显示的殊胜国土就是一个无生地,是一切众生心性的最究竟地。就如河流百川的归宿就是大海,极乐世界是一切法性成就必然之归趣,归入大海则咸同一味,不论凡圣,不论清浊。我们通过对弥陀报德,即阿弥陀佛名号的称念,了解了随顺阿弥陀佛名号的愿力,那也就回到随顺性德的功德上来,那真是令人安稳!远离了迷信与对待!

  

你说:“不行,这是佛给的,我要自己创立。”你不顺性,不了解性德,那所谓的创立就是麻烦,就是造作,就是辛苦,就是对待,善的立起,就有恶的伴随,生的立起,就有灭的伴随。而顺性的成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远离造作、对待与生灭,实在是生即生无生国,究竟安乐。

  

所以,大义门彻底展示了这样一个“远离讥嫌名”的殊胜国土,若顺性修持者,远离一切世间讥嫌,那我们随顺佛愿,亦复如是。佛愿贴切地、如实地、周全地、深刻细腻地表达了性德的真实,所以此性众生性,此性佛性,何以故?一切众生不离佛性,一切如来不离佛性。如来亲证佛性,悲智双运,利于世间;智者自利完成,无所染著;悲者,悲悯同性众生,方便回施。

  

我们的苦,在佛眼、菩萨眼、声闻、智者眼中,是没有这个苦的,是妄想迷失固执众生所拥有。我们怎么解脱出来呢?——那就走出自我。“南无”,就是走出自我;“阿弥陀佛”,就是随顺、印契于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我们随顺阿弥陀佛果地的作用力,也就是性德的作用力,如此抉择。此抉择不是让你喊个口号,是让你在心灵中去随顺,去感知,去消融,去体验,去了解它的周遍性,去了解它的不可须臾离、无所离的事实。这个无所离、不可须臾离的事实就是抉择,不是说我们振臂一呼就能抉择,那只是一个形象。

  

此大义门,“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再次提及种性的问题。在佛教中,对种性的认知是十分重的,不是说民族种性,而是从种子上,即因缘上来认识人类生命的种性,然后你来选择这个种子,亦即选择结果。为什么净土没有女人及二乘的种子呢?因为极乐世界大义门是尊胜的果地,是一真法界,无有杂缘,无有由杂念所产生的万品杂类众生。

  

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不断地提示——极乐世界是顺性的成就与抉择。净土是因果同时的教法,所以念佛时即是往生时,即是成佛时,即是度生时,果地觉因地心全显因果同时的圆教、如来藏性教,是一个揭示与回归的教法、一个大用大机的教法,让我们抛弃了种子成长、结果这样一个过程,直归于弥陀无生国土,所以“南无阿弥陀佛“。

  

“十万佛亿土,一念信即是”,古人此讲是真实不虚的。此信,是对性德有随顺。释迦文佛讲“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有这个“信”,那就直到十万亿佛土,如果没有这个“信”,我们信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也能了解此“一念信”。此信,是随顺义。我们思维一下对载负工具的随顺,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是徒步,还是坐普通的公共汽车,或是坐高铁、坐飞机、或者某些战斗飞行器,载负我们的工具的差异是十分大的,你择某个器了,就是随顺它,它就会产生效果。这个“一念信”,是一念随顺,即是结果。

  

所以,因果同时的教法非修证,非不修证。因为若加上修证,你对果地觉、对一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若说不修证,你对“因果”二字就会迷失。昙鸾法师在此处说,若说“一”,因果无所依从;若说“异”,成佛无由。那我们怎么下手?实际随顺是可以避开这两个矛盾的。因为我们在因果的思维观察中习惯了,若说一,因果怎么安立?若说异,你和佛不一样,那你怎么成佛啊?所以一、异不可言,只有随顺相待,随顺可以避开一、异的矛盾,在随顺的觉知观察下,我们有极大的方便,说一也行,说异也行,故四非百句皆方便。

  

极乐世界的大义门,不断在引导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抉择,或者说使我们消除在九法界的徘徊,使我们在顺性、顺愿的法则上义无反顾地从心地、行为来回归本家本国,或者说即下回归。你不能接受即下,就去慢慢地思维观察,到你临命终时得以成就,那个临命终就是你那个自我固执的知见彻底散坏的一刻,你就得到了真正的回归之安乐。我们对法性,对极乐世界的认知,假如不彻底,往生是无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鼓励你去认知它。认知它,其即下的利益是十分容易在我们生命的周遍时刻体会到的。现下自行自相自解脱自成就的这样一个庄严世界,就在我们身心的现缘中而得成就,那是真正的佛法究竟教法的利益。不是让我们去等待遥远的未来,期盼着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模糊的、似乎有自欺欺他的不如实的说教。

  

大义门成就,来展示果地教的真实与究竟。若是没有佛陀的施教,我们摒弃九界实在是无从下手的,即使舍弃自身世俗的习惯都是十分不易,别说舍弃天人、声闻、菩萨了。但是依阿弥陀佛广大真实究竟的果地回施,我们在此处的认知是没有畏惧的,我们在随顺的一刹那就可以认知它,当然可以反复,大部分人都在反复的状态下,反复是没问题的,你在这个反复中也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成就。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八2011年6月29日)

  

《安居第四十三日(一):顺愿抉择》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