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三十七日(二):怎一个“许”字了得!
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阿弥陀佛这一句殊胜功德名号,唤醒、激活、印契了一切众生本有的觉性与法性,令它产生无量无边的差别作用,作为虽是无量无边的差别,但莫不是依觉性而发生作用的,此觉性是在阿弥陀佛的殊胜名号的传播、召唤下产生的微妙觉受,也就是阿弥陀佛所住持——正觉住持。
我等善自回归。为什么回归呢?就是不管有多少差别,你在这个随顺、反思、观察中,就会看到皆是觉性之妙用,虽然千差万别,其本无异。所谓平等缘起,观察世间。
正觉住持,正觉即是阿弥陀,阿弥陀成就无量的众生返还到觉位,返还到觉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住持故,唤醒一切众生的回归。何以回归呢?一切众生本来皆有佛性故。
我们这样去认知,或者这样去念佛,就得到一个正觉的住持,即阿弥陀佛的住持,令一切千差万别的众生善自回归,随顺着自己业力的不同,而回归于清净平等觉,回归于清净法性。
那你说我就不回归,我就跟大家对着干,没问题,那你坚持就行了。坚持到最后,你总是要撒手的。有这样固执的有情——我就要干出我的一个名堂,没问题,为一切佛所许,许什么呢?——众生各个住世,即十法界。
所以说“佛所许十法界”。佛若是不许,就把十法界给泯灭了,故唯佛彰显十法界,唯佛允许十法界。为什么允许呢?他的智慧亲证了十法界。菩萨证不了,声闻也证不了,缘觉也证不了,我们只能听说有十法界。我们“听说“,就是不允许。你若亲证了,你就允许了。所以诸佛能原谅一切众生,允许一切众生,包容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令一切的众生种种作为得以自在力。就是说他不干涉你,但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善恶的干扰,如法不如法的干扰,持与犯的干扰,顺心与不顺心的干扰,业习的干扰,群体的干扰,凡圣的干扰……,什么叫干扰呢?它会去制约你。
所以,十法界,佛所许。你那个心量够不够呢?九法界中,九类众生,各持己见,各依自己智慧的妄想、慈悲的妄想、六度的妄想、觉悟的妄想、迷失的妄想、嗔恨的妄想,悭贪的妄想等等,坚持自己的法界,互相排斥,何以故呢?一法界显,九法界泯,一显九泯,这就是众生。诸佛呢?是许于十法界而得自在,他是广大智慧成就,善巧观察,所以在十法界中都游历自在。
在藏传一些佛教中是这样提的,说世尊在六道中各有应化,故有六尊世尊,从人、天、修罗、地狱恶鬼畜生都有他的化身。为什么呢?他许。他能入种种法界而得自在,出种种法界而得自在。我们呢?在某一法界,其他的就遮盖了。为什么呢?不许。这个“泯”,即不许。什么叫不许呢?就是认为除了我之外,不能有其他的了。那我们就会固执己见,我们就会有排斥,我们就会有伤害,我们就会有自卑自慢等等。
那一年给他们授这个平等戒的时候,我很欢喜,欢喜什么呢?我说人要有个平等的守护多好呀!什么叫平等?——不恭高不下劣,下劣的人很痛苦,恭高的人很沉重,何必呢?但是有些人说不行,我就要慢一慢,我就要卑一卑,不行吗?没问题。佛说许许许。他说“十法界唯心”,这就是佛所许啊。
佛是一切智者、功德藏成就者,即一切众生的若智若愚若善若恶若是若非之业,他善于观察了解他们的法性——法性平等,作用无穷。作用无穷就是妙用啊,菩萨们!不要认为什么好坏,这个妙用就是作用无穷。所以我们哪一天许十法界了,你就是圆成佛道者。
我们为什么不许呢?心量有问题。心量造成泯,这个泯就不是南无阿弥陀佛了,不是无量光,不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是许于法界,照于法界,所以愿一切众生往生无量光佛刹!这个“光佛刹”是什么呢?消除一切众生对待之苦,妨碍之苦,所依之苦,迷失之苦,因果之苦等等,什么苦呢?就是不许。我们不许的东西可多可多了。
所以很多人说“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住持什么呢?住持法界。什么是法界呢?面对一切众生,面对一切差别作为,面对变化无穷的作为,虽然在十法界中,有无穷无尽的变化,无穷无尽的刹土,无穷无尽的心所、心念、作为差别,无穷无尽,世尊以他的广大智、无碍智、一切智、究竟智、无等无伦智观察一切世间,以微笑、安详、从容面对。所以诸佛如来游化十方而无障碍,他不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太多的“不行”会使我们很苦的,所以他是一个究竟解脱者。
我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个光明名号,它是无对光、炎王光、智慧光、欢喜光、不思议光……,它是无尽光明。这个光明泯除一切众生的沉重——自卑、自慢;泯除一切众生的沉重——对待、苦;泯灭一切众生的无益的执着,无益的冲突,无益的相互诽谤与伤害。自苦苦他,故称无益。我们作为一个念佛人,应该是允许十法界。
一法界显,九法界泯,是众生对世间心地之不许、自我封闭之障碍。我们人类的障碍是很大的,我遇到很多刚接触佛教学佛的人跟我这样说:“法师,有鬼吗?我不相信,拿个鬼来”;很多人就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什么叫轮回啊等等;很多人就说断灭,人死如灯灭等等。实际就是不许呀!不许种种法界,不许种种思想,不许种种作为,这个不许是什么呢?——固执。固执什么呢?就是认为自己见到的,自己认证的才是真的,那就是自我世界,所以我们就生活在“泯”,这个“泯”就是自我世界,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狭隘的世界。你就不能生活在广大的法性土中。而阿弥陀佛所住持的法界非一国土,非一三千大千世界,乃是无量刹土,无尽刹土,不可称刹土,就是十方一切有情众生所存在处,阿弥陀佛皆住持。所以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称阿弥陀佛。
释迦文佛为什么这样赞呢?是不是偏赞阿弥陀佛?是不是故意这样说,想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释迦文佛说了,阿难啊,不光我今如是称赞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一切菩萨贤圣莫不如是,皆共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诸有众生遇其光者,垢障消除,身心安乐。何以故呢?揭示众生心智故,令一切众生得究竟回归故。我们不能究竟回归啊,在世俗的偏执过程中我们会沉沦,会迷失,会堕落,会在一个狭隘的自我圈子中认为这就是世界。虽然这是世界,但这是自我世界,而不是无尽法界!
你住在一个小区里的一套房子里,你不能说“我这是房子,别人那不是房子”,你不能这么说;“我这个小区是小区”你不能那样说;“我这个城市是城市”,你也不能那样说;“我这个国家是国家”,你也不能这样说;“我这个人群是人群”,你也不能这样说。但是很多人都在这么说——我的世界,自己认许的世界是世界,其他的都不是世界了。就是不许。我们这个末世之中刚强难化,多遇诤事。这个刚强难化与诤事来自于什么呢?就是不许。所以我们要学阿弥陀佛对十法界的认识,学诸佛对十法界的认识。
我以前看到天台教法提到这个“一法界显,九法界泯”,我十分的震撼。因为以前我认为十法界,象地狱恶鬼畜生等等这样的法界,允许有这样的法界干什么呢?这让人受苦轮回的。不。这真是妙用!这个妙用在心地法界中,它是一个如幻的妙用,它是如幻的!我们为什么会一法界显,九法界泯呢?我们是着实了,着实了它就泯了,即你遮蔽了自己,古人说一叶障目,即自己所见所知的认为是世界,自己所不见的就不是世界了,那是狭隘的,自我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庄严主功德成就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和庄严妙声功德成就——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分,是前后呼应的。这四句偈子完整地揭示了阿弥陀佛以梵音广传于法界,允许于法界,而普利于法界,成就于法界,揭示法界之平等性、清净性、圆满性、真实性、无所对待性。
我们已经习惯这个“泯”了,这个泯是什么呢?不许。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生活中有的太多的不许了。阿弥陀佛住持这个法界,无尽的刹土就是许可众生,他并不是排斥众生,这真是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不批评任何一个人,释迦文佛都会批评的,在戒律上经常批评人,说“汝等少智之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没有一个批评人的,他不批评人,他只说来吧,来吧,……他不让你来,他让你去哪儿?普遍的。他照于一切法界,你到哪去你说吧?他说来吧来吧,实际说我照照,都照照。
但是我们要知道,应化教法中要先说不许,后说许。很多人犯戒时,佛都呵斥,说汝等愚人怎样怎样,然后制戒。最初不制戒的不犯。所以你不要明知故犯,这是应化。什么叫应化呢?针对明知故犯的伤害。所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都是明知故犯啊。菩萨啊,你不相信吗?释迦文佛是应化我们才制这样的戒,他不需要戒,佛不与佛制戒,佛不与佛说法。他就是面对这个娑婆世界明知故犯的众生,明知道是苦,就象蛾子扑火一样,明知道会伤害自己,扑过去,照扑不误,烧断一条腿,烧个膀子,肚子也…
《安居第三十七日(二):怎一个“许”字了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