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三十七日(二):怎一个“许”字了得!▪P2

  ..续本文上一页烧破了,还不行,还要爬,干什么?烧死算了!

  

所以佛制这么多戒,你看迦留陀遗尊者,那真是黑光尊者嘛,了不起。后来世尊在授记上,在教法上,对迦留陀遗这样的六群比丘都极力赞叹,说此黑光使者,一切诸佛之导啊!没有这样的人,佛就不知道怎么说法了,他代表大家的。你看大家那个心多厉害,佛这样制戒,他就那样跑,那样制戒,他这样做。我们的心看看是不是这样的?你这样堵,我那样跑,你那样堵,我这样跑,对不对?反正你总有堵不住的地方。过去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跟它一点儿差别都没有。这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心你呐!菩萨们,你读读律藏就知道了。释迦文佛就是随顺我们、随顺我们……,制这些戒。释迦文佛那么细致,细到什么程度呢?——世人所不能承受。有比丘这样问,世尊呐,何以说此琐碎语?不堪闻之语呢?世尊说,此世浊恶呀!不说这些话就没有话说了!我们若把四分律藏一拿掉,佛跟我说什么吧?说佛境界?那我们不知上哪儿找去了。

  

所以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住持法界,住持无尽刹土,所以一切众生咸生我国。咸生,顺性观察,一切众生本来往生。那众生就会被法性所载负,犹如大地载负一切生存众生是一样的,给众生带来了这样的安稳。

  

阿弥陀佛住无尽刹土,光照无尽刹土,摄化一切众生,何以故呢?威德顺性德而彰显故。所成就、所观察,顺应一切法界之真实功德故,所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成就一切众生,摄化一切众生。哪一天我们念佛念的真是象阿弥陀佛一样了,照十分国无所障碍,摄化众生,开许一切众生,接纳一切众生,那你真实大悲大智!

  

实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是两种不许,一个是不许自己,再一个是不许他人。很多人犯过失了,不是佛说“忏悔得安乐,不忏悔不得安乐”这个话,是你不忏悔,你那个心地不允许,总是疙疙瘩瘩的。所以早期世尊制戒的时候,都是这些比丘心存焦虑不安,去找世尊说我这怎么样怎么样,或者转告到世尊那儿,世尊呵斥,教育,然后说大家忆他清净,还他清净。好了,实际他自己开许自己了。我们现在的人只要做了,我们自己都不许自己。不许自己,结果不许别人。若是许呢?就直接化解掉、忏悔掉了,或者说对这个本质如幻的业,你再回头一观察,你就从这个业中解脱出来了。我们是业力的沉淀者、积累者,而不是业力的解脱者。所谓业力的重复者,就是你不断地在记忆中反复折腾这个事情,不许这个事情,不许的情况下就始重复,结果下去继续犯过失。

  

  

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住持什么呢?——“云何不思议?正觉阿弥陀不可思议,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住名不异不减,持名不散不失。”(昙鸾法师《往生论注》)实际就是平等摄化,顺性安住。

  

我们天天说顺性、顺性,不知这个顺性是什么?——许。这个许啊,太不容易了,看着这个字很简单。在大乘经典上经常看到佛所许可“如是如是”,要不然佛就说“止止止,莫须说”。哎呀,我们学会“许”,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的许是有规定的,是有限度的,是有区分的,是有类别的,是有爱憎的,我们这个许是有条件的。而阿弥陀佛顺性的“许”是无条件地接纳十法界众生,无条件地利益十法界众生,无条件地圆成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教法称为彻底的悲心——佛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啊!令众生得以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无尽就是彻底。《无量寿经》这个话是十分感人的。什么叫大悲呀?就是你作为,他允许。不容易,反正我感觉太不容易了。允许是最不容易的事。我们允许自己都很不容易。

  

“如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焦,得因缘则生。”(昙鸾法师《往生论注》)阿弥陀佛唤醒了我们这个平等清净的本质的法性之觉,知道十法界莫不是觉性所彰显,法性所彰显,我们虽在差别中,种种差别的挑剔中,差别的对抗中生存,但我们知道,我们觉性的种子从来没有烂过,没有毁过,没有坏过,没有增过,没有减过,一直在起着作用。我们了解了这一点,那若得因缘,你就会真正地回入圆满觉。所以“得因缘则生,何以故。不朽药力故”。这个不朽的药力是什么呢?喻说我们的觉性,或者说我们的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释迦文佛最悲心的一个究竟言说。他一开悟,一证道,他第一个惊呼的不是其他东西,是许可。不是其他东西,他没说什么高尚的话,他说一个最平淡的话——“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就象昙鸾法师所讲,这个不朽药啊,把我们这个菩提种子、觉性给固住了,它不会烂,不会焦,不会败坏,但是凡夫有情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就会以业力作为,以自己的所知烦恼以为事实,而沉沦于这种业报之中。沉沦、不许、排斥、相互的伤害等等,那这无尽的悲心就泯灭了。

  

所以在净土教言中,我们得闻“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一个究竟的教法,菩提种子已经圆满地种下了,决定没问题!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放下妄想执着,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是十分究竟的一个大事因缘。世尊出世一切教法,缘此因缘而表达。若是释迦文佛没有这一段话,他后面的四十九年说教,或者说传法,或者说利益人天,那他就没有依据了。他依据的是什么呢?——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一个普撒的种子,每一个众生心目中全部给我们一个菩提的种子,不坏的法性,如来智慧德相,此相不可埋没,不可毁灭,不管你是哪一类的众生,你都具有这样一个如来智慧德相,这真是不可思议,唯佛与佛能说啊!一切智者所不知,一切智者所不能宣化!你再大的智慧你说不出这样的话啊,你怎么能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地本源呢?心地的真实呢?唯佛究达十法界,圆明于十法界,亲知于十法界唯心所现,而通达无碍。所以可以说出这样“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的出世圆满语,他揭示了一切教法,八万四千教法,若显若密,若自力若他力,一切具足啊!所以此一句话打开了法藏的大门,引导一切众生趣向于菩提。释迦文佛就这样把我们无尽的宝库,一切众生本具的法藏给打开了。任何一个众生他都不拒绝,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地众生!

  

但我们平常学佛的时间,我们作为的时间,或者不了义的教法中,都有许与不许。就象华严判教一样,藏教中就有持有犯,持戒者,许你成就,犯戒者,不许你成就。那就有许有不许。何以故呢?顺应世俗故,顺应众生业缘心智分别故。一开始若不这样设立,大家就会排斥,排斥那世尊就没法说法,没法说法就要取灭,取灭大家就失去了机会,什么机会?——成佛的机会。所以佛出世难得,犹如优昙花难以出现。

  

佛陀了义的教法甚深广大,不可思议,普摄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圆成一切众生,真实究竟!所以我们遇到净土这样的教法是没有遗憾的,给我们未来展示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引导我们必然归向于,回入于这样一个光明世界,庄严世界,具足的世界!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二 2011年6月23)

  

《安居第三十七日(二):怎一个“许”字了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