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第叁十七日(二):怎一個“許”字了得!▪P2

  ..續本文上一頁燒破了,還不行,還要爬,幹什麼?燒死算了!

  

所以佛製這麼多戒,你看迦留陀遺尊者,那真是黑光尊者嘛,了不起。後來世尊在授記上,在教法上,對迦留陀遺這樣的六群比丘都極力贊歎,說此黑光使者,一切諸佛之導啊!沒有這樣的人,佛就不知道怎麼說法了,他代表大家的。你看大家那個心多厲害,佛這樣製戒,他就那樣跑,那樣製戒,他這樣做。我們的心看看是不是這樣的?你這樣堵,我那樣跑,你那樣堵,我這樣跑,對不對?反正你總有堵不住的地方。過去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跟它一點兒差別都沒有。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心你呐!菩薩們,你讀讀律藏就知道了。釋迦文佛就是隨順我們、隨順我們……,製這些戒。釋迦文佛那麼細致,細到什麼程度呢?——世人所不能承受。有比丘這樣問,世尊呐,何以說此瑣碎語?不堪聞之語呢?世尊說,此世濁惡呀!不說這些話就沒有話說了!我們若把四分律藏一拿掉,佛跟我說什麼吧?說佛境界?那我們不知上哪兒找去了。

  

所以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住持法界,住持無盡刹土,所以一切衆生鹹生我國。鹹生,順性觀察,一切衆生本來往生。那衆生就會被法性所載負,猶如大地載負一切生存衆生是一樣的,給衆生帶來了這樣的安穩。

  

阿彌陀佛住無盡刹土,光照無盡刹土,攝化一切衆生,何以故呢?威德順性德而彰顯故。所成就、所觀察,順應一切法界之真實功德故,所以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成就一切衆生,攝化一切衆生。哪一天我們念佛念的真是象阿彌陀佛一樣了,照十分國無所障礙,攝化衆生,開許一切衆生,接納一切衆生,那你真實大悲大智!

  

實際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人是兩種不許,一個是不許自己,再一個是不許他人。很多人犯過失了,不是佛說“忏悔得安樂,不忏悔不得安樂”這個話,是你不忏悔,你那個心地不允許,總是疙疙瘩瘩的。所以早期世尊製戒的時候,都是這些比丘心存焦慮不安,去找世尊說我這怎麼樣怎麼樣,或者轉告到世尊那兒,世尊呵斥,教育,然後說大家憶他清淨,還他清淨。好了,實際他自己開許自己了。我們現在的人只要做了,我們自己都不許自己。不許自己,結果不許別人。若是許呢?就直接化解掉、忏悔掉了,或者說對這個本質如幻的業,你再回頭一觀察,你就從這個業中解脫出來了。我們是業力的沈澱者、積累者,而不是業力的解脫者。所謂業力的重複者,就是你不斷地在記憶中反複折騰這個事情,不許這個事情,不許的情況下就始重複,結果下去繼續犯過失。

  

  

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住持什麼呢?——“雲何不思議?正覺阿彌陀不可思議,彼安樂淨土爲正覺阿彌陀善力住持,雲何可得思議耶?住名不異不減,持名不散不失。”(昙鸾法師《往生論注》)實際就是平等攝化,順性安住。

  

我們天天說順性、順性,不知這個順性是什麼?——許。這個許啊,太不容易了,看著這個字很簡單。在大乘經典上經常看到佛所許可“如是如是”,要不然佛就說“止止止,莫須說”。哎呀,我們學會“許”,是十分不容易的,因爲我們的許是有規定的,是有限度的,是有區分的,是有類別的,是有愛憎的,我們這個許是有條件的。而阿彌陀佛順性的“許”是無條件地接納十法界衆生,無條件地利益十法界衆生,無條件地圓成衆生!所以阿彌陀佛的教法稱爲徹底的悲心——佛以無盡大悲,矜哀叁界,欲惠以衆生真實之利啊!令衆生得以成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無盡就是徹底。《無量壽經》這個話是十分感人的。什麼叫大悲呀?就是你作爲,他允許。不容易,反正我感覺太不容易了。允許是最不容易的事。我們允許自己都很不容易。

  

“如不朽藥,塗種子,在水不爛,在火不焦,得因緣則生。”(昙鸾法師《往生論注》)阿彌陀佛喚醒了我們這個平等清淨的本質的法性之覺,知道十法界莫不是覺性所彰顯,法性所彰顯,我們雖在差別中,種種差別的挑剔中,差別的對抗中生存,但我們知道,我們覺性的種子從來沒有爛過,沒有毀過,沒有壞過,沒有增過,沒有減過,一直在起著作用。我們了解了這一點,那若得因緣,你就會真正地回入圓滿覺。所以“得因緣則生,何以故。不朽藥力故”。這個不朽的藥力是什麼呢?喻說我們的覺性,或者說我們的佛性。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釋迦文佛最悲心的一個究竟言說。他一開悟,一證道,他第一個驚呼的不是其他東西,是許可。不是其他東西,他沒說什麼高尚的話,他說一個最平淡的話——“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就象昙鸾法師所講,這個不朽藥啊,把我們這個菩提種子、覺性給固住了,它不會爛,不會焦,不會敗壞,但是凡夫有情不了解這一點,往往就會以業力作爲,以自己的所知煩惱以爲事實,而沈淪于這種業報之中。沈淪、不許、排斥、相互的傷害等等,那這無盡的悲心就泯滅了。

  

所以在淨土教言中,我們得聞“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一個究竟的教法,菩提種子已經圓滿地種下了,決定沒問題!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放下妄想執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這是十分究竟的一個大事因緣。世尊出世一切教法,緣此因緣而表達。若是釋迦文佛沒有這一段話,他後面的四十九年說教,或者說傳法,或者說利益人天,那他就沒有依據了。他依據的是什麼呢?——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一個普撒的種子,每一個衆生心目中全部給我們一個菩提的種子,不壞的法性,如來智慧德相,此相不可埋沒,不可毀滅,不管你是哪一類的衆生,你都具有這樣一個如來智慧德相,這真是不可思議,唯佛與佛能說啊!一切智者所不知,一切智者所不能宣化!你再大的智慧你說不出這樣的話啊,你怎麼能了解一切衆生的心地本源呢?心地的真實呢?唯佛究達十法界,圓明于十法界,親知于十法界唯心所現,而通達無礙。所以可以說出這樣“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的出世圓滿語,他揭示了一切教法,八萬四千教法,若顯若密,若自力若他力,一切具足啊!所以此一句話打開了法藏的大門,引導一切衆生趣向于菩提。釋迦文佛就這樣把我們無盡的寶庫,一切衆生本具的法藏給打開了。任何一個衆生他都不拒絕,說“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地衆生!

  

但我們平常學佛的時間,我們作爲的時間,或者不了義的教法中,都有許與不許。就象華嚴判教一樣,藏教中就有持有犯,持戒者,許你成就,犯戒者,不許你成就。那就有許有不許。何以故呢?順應世俗故,順應衆生業緣心智分別故。一開始若不這樣設立,大家就會排斥,排斥那世尊就沒法說法,沒法說法就要取滅,取滅大家就失去了機會,什麼機會?——成佛的機會。所以佛出世難得,猶如優昙花難以出現。

  

佛陀了義的教法甚深廣大,不可思議,普攝一切衆生,普利一切衆生,圓成一切衆生,真實究竟!所以我們遇到淨土這樣的教法是沒有遺憾的,給我們未來展示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引導我們必然歸向于,回入于這樣一個光明世界,莊嚴世界,具足的世界!

  

(歲次辛卯五月二十二 2011年6月23)

  

《安居第叁十七日(二):怎一個“許”字了得!》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