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辜负我们学法的机会。
我们用这五种功德来做自己的对境,或者说做自己心相应的一个法则,每天做十念法,一次、两次、三次……,或者说尤其是起床后、睡觉前,或者做大事情前做一次,最多五分钟,这样我们这一天就有一个清晰的保证,睡觉前做一念门,好好地就可以睡个觉。因为门门圆满,门门得入,所以五种功德中我们择一种修十念法,那也很好,比如说有的人就缺乏慈悲心,没有回向利益他人的心理,那就多依第五门,回向门,来念十念法,每天串习,串习它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你看一看你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不需要长篇大论地去修,一样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大利,这就是串习力、境界力、缘力、心力相续所造成的事实。
依五种功德正行十念法,真是在我们安心、立誓的情况下,愿望明白的情况下去念,这样就很有意义了。我们念时就不是求定力了,我们求什么呢?——行愿相契。行愿相契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的行要跟佛愿相应,我们的愿跟佛行相应,所以说佛来行我们的愿望,我们来行佛的愿望,心心相印,相契一如。这样我心佛心,以佛功德为自功德啊,得见方便;以佛愿为己愿,得见方便;以佛行为己愿,得见方便。这个方便就是“相契”。定力不是我们念佛法门所求的一个法则,若是一求定力,那我们的愿望就跑到定力上了。行愿相契,不求定而自定,何以故呢?心念正念相续故。所以正受现前,不假造作。不求自得了。这个地方不需要作意的,越不作意,在行愿愿行中反而容易得到相应法则与利益。要不然我们就苦逼自己,反而妄想纷飞,总不相应。这“十气”最主要是使我们定心成就的,定心成就不是求来的,是要这样做,十念法非常简洁,以此作为我们行愿的一个方式。
我们应认认真真地去做,要是不认真,或者不实践,誓愿就会散坏在一种无明业中,实际这个串习有作意啊,有支持自己誓愿的行为,或者警觉。这还是个缘的问题了,恭敬修、无间修、常时修、毕命修,这个谁来修呢?我们作这个意来警觉自己,自己的果报就会清晰,那我们迷失呢?本来没有迷失业、警觉业,我们警觉就清晰自己,不警觉就迷失自己,这就是与我们自身有关的缘起法了。所以说我们依誓愿来导御自己的正行,誓愿可以明确我们行为的根本依止,不可动摇的依止,也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主线,这个主线一改变,根本依止变了,那我们就造业去了。而我们有了一个主线,虽然造业还是会造的,但我们会往这儿回归,所谓心心回向也好,念念从此中走出也好,都是我们不可思议的利益。要是随着迷茫业、无明业飘荡去了,那这个正行就会丢失。随着安心、立誓、正行的方法去做,人人是必得往生。
实际这五个次序就是一个正行的次序,也是一个除疑的次序,也是一个立信的次序,也是一个安心的次序,也是一个誓愿的次序,都是互融的。安心里面有誓愿,除疑里面也有誓愿的,生信里面也有誓愿,誓愿里面有正行,正行里面一定可以显示誓愿的威德。我们除疑的过程中就会有安心的过程,生信里也有安心的,安心就给我们带来立誓的依止,要没有安心,我们立这个誓愿有什么意义呢?立这个誓就是个假设,所以有安心就有立誓,而誓愿不过是令安心相续的一个表达,令安心抉择,令安心在日常生活中清净相续,使它不再颠倒,不再疑虑,实际立誓就是一个安心的决定,正行就是安心实施在生活中的一个不断的运用,这都是互助互显的,没有一个能相互脱离。
一切有情的生命必然有一个终结,这个终结必然有归趣,但是大部分有情,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有情是不知归向的,是没有自主力的,那我们把这个归向明确在极乐世界,清晰地告诉有缘,那么就是所谓的结社的意义,也就是大家同归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再彷徨于六道轮回。同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祝福,最好的回施,最彻底的一个提醒,也就是大慈悲的一个提醒,所以念佛人与观音势至同行,与文殊普贤同利,何以故呢?虽是凡夫人,若念佛,可以普利九界故。我们这样一个胜因胜缘,能清晰地把现在安心,舍报安祥的这样一个通途的法则回向给有缘,也就是我们立誓的一个主要愿望,也就是五念门修持中第五门修持的主体愿望——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入生死烦恼林中,游戏神通,依佛愿力故,来饶益有情,同归安养。五念门中的前四门的确是为了自身往生与他人往生的大利,那么第五念门的修持中实在是现世即得安乐的,是把佛的功德平等自他回施与运用的一个返向修持的方法,虽然未生,已做往生抉择;虽然未生,已做往生人;虽然未往生,已做往生事,何以故呢?依佛愿力故,回施佛功德故,同生彼国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修持,所以净土法门有往返二种往生的修持方法,这样它的结社的机制和方便都很清晰。我们作为有这样一个机会的人,能在这个世间,不光自己能安心,能正行,能立誓,还能劝化引导那些迷失的尚不知道自己归趣的有情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对那些已经得到了安心,已经有一个法则的抉择的有情,我们不必要去劝他什么,但是若他没有一法抉择,没有安心,没有一个清晰的舍报的归向,那我们自念、劝人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同归于此,必然是一个大智大悲大威德的一个心智。虽然是在凡夫位上,但是可以做出不可思议的功德,何以故呢?能令往生有情一生成佛。凡夫能令其他有缘一生成佛,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是诸佛所赞叹,诸佛所守护。以这样一个缘起,所谓“欲令一切有缘一生得不退转,同归极乐,同步入金光大道,无所迷失,圆满菩提”这样一个广大的因缘,也就是平等面对一起众生做圆满回施的因缘,我们才立这样一个誓,这个誓实在是我们究竟意乐所催熟的,也就是顺性观察,顺佛愿观察的一个究竟意乐的认知得到的安心的喜悦,我们把这个喜悦传达给周边的有情,令其也得到这样的安心、正行与喜悦。
希望大家能珍惜自己遇到阿弥陀佛果德圆满回施的这样一个教法,真正地珍惜它,真正地珍惜这样一个一乘的究竟教诲,真正地把它作为一个毕生守护的法则,使我们走出无量劫以来的轮回,在这一生中真正地做到不退转的修持,在舍报之时欢喜地回到本家本国,在现世中安祥地来系念佛忆念佛。虽然有此界彼界取相说,虽然顺性说无此界无彼界,但是我们知道无此界中运用此界,无彼界运用彼界,是妙用方便,正是胜义谛与俗谛的广大交融,真实福德所在,那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安住于清净的极乐世界,心归于此,命归于此,愿归于此,作为归于此,那是不亦乐乎的事情,那我们就是一个娑婆世界的游客,游历在一切众生如幻的业缘之中,不做染著,做一个自在的极乐中人。所以我们平时的功课也就是念佛忆佛,唯佛是念,乘佛愿力,佛力住持,令我等于现缘中、种种作为中时时自解脱,时时自抉择,时时无挂碍,时时知如幻,时时心智如圆月,做一个娑婆世界的极乐中人。
祝福大家我们这一生都是最后生,我们这一念都是最后之一念,我们残留的所有的业报都象大火炬一样化作供佛的智慧,供佛的光明,来回到我们本有的清净法界,无染无著,做一个无缘于世间的人,这样与一切九界无缘,但与佛做一个清净、随顺法性之缘。那我们系念于佛,正念于名号这样一个修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尽未来际不可思议的增上缘,或者说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或者说就是阿毗跋致的功德利益。作为凡夫有情来说,一生欲得阿毗跋致,这在通常的教法中,尤其是显教中,实在是难得难遇,那我们有幸于三宝的加持,放光寺常住对我们的悲悯的这样一个机会,遇到这样一个殊胜的学习念佛法门的完整的机会,祝福大家把这个法带回家去,把“不退转”带回家去,带到社会上、带到家庭中去,带给我们的亲人与朋友,来安稳社会,也安稳自身,安稳家庭,也安稳环境,安稳道场,也安稳道业,带到自己的未来,直至见佛闻法,究竟抉择,使我们不辜负释迦文佛给我们这样一个慈悲彻底究竟的教法,我们来顶戴它、传播它、实践它,一生于不退转中做种种修持,种种作为,法喜充满,活着圆满清净安祥自在,撒手笑脸相迎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