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念佛相应▪P5

  ..续本文上一页。啥叫后有心呢?就是没有决定,对佛法没有决定;对阿弥陀佛没有决定;对念佛没有决定;只是随着自己的妄想在流转,妄想流转不是六道轮回么?

  

所以说顺法性,顺佛愿,一念都能往生;要是顺着我们的妄想,念念都不能往生地,你上哪往生呢?这样的条子,这样的话,我不知道(听到多少遍了),耳朵灌的,听千遍万遍了,有时候一个老人家我起码给他解释过上百遍,就这一个问题。我不是说不耐心解释这个问题,但这误了太多太多的人了。

  

缘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出离六道轮回,在什么时间呢?你动念那一刹那!就象这电灯是一样的,谁站起来打打灯,关关灯?(注:一居士起身打开、关上大殿的灯)对,关一下灯。我们念佛象打开灯是一样的,我们念妄想就象关上灯是一样的。这直接的感觉没有么?你念自己的业就是黑暗!你念佛就是光明!你念佛随顺佛愿、随顺法性你就得安乐!随顺你真正的意乐你就得安乐!你要随着业力妄想就是把灯关了,就一片黑暗。

  

这哪一念不是临终呢?菩萨们,哪一念不是临终呢?所以这个事是特别大的一个问题,它不是存在于某一个人、某一类人身上了,存在是很普遍的。所以说未决定啊。

  

在心,在缘,在决定。

  

心,我们的心是什么呢?——顺法性的心;顺佛愿的心;顺自己真正意乐的心。你要真正决定你就会安心,你就不会再晃动了,你就会真正地安心,要不然我们的心安不下来啊!念自己的业谁能安心呢?哪个人念自己的业能安心呢?要是念自己的业能安心那我们还念佛干什么呢?菩萨,这是个大事啊,这是彻头彻尾的头等大事啊,是关系到我们出生死还是继续轮回的头等大事,这真是丢掉性命也要把它给搞清楚的事啊,不敢马虎,这个地方。(若)马虎过去了,真正的阎王老子找你的时候,你就马虎过去了。所以在心!

  

在缘,缘佛一定能成佛啊!缘业力一定是迷失流转!

  

在决定,决定是一定不要有后有心。念念我们就守护一个阿弥陀佛的圆满,虽然我们有业力,虽然我们有习惯,习惯来的时候正是念佛的时候;习惯来的时候正是觉悟它的时候;习惯来的时候就是认知它法性的时候,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生命结束了,你也可以认识它的法性。你平时认惯了,已经认惯了,什么来了,来的时候就是灭的时候,不是么?我们哪个念头不是呢?没有因缘?就是妄想来了,妄想去了,实在没有什么可得,但是我们要随着这个妄想、加深这个妄想,妄想就产生业力。随着妄想业力流转,妄想执着相续流转嘛。那我们来一个妄想,就观察它的法性,它是怎么来怎么去的,它是怎么来——一定会怎么去,所以从妄想中来,从妄想中去,实无所得失。我们观惯了,生死来一样,死亡来了,你一样可以看得清楚,所谓的生死不过是个名字感觉,来也是无所来的,去也是无所去的。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啊,菩萨们,这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出轮回不出轮回的大问题!所以下去了我一直拿这个条子,我特别感动这个条子,为啥呢?提醒大家,要不然怎么提醒大家呢?

  

在心、在缘、在决定!决定什么呢?

  

心,是法性心啊;

  

缘,是诸佛缘啊;

  

决定,是我们的意乐啊!菩萨们,你真正的意乐,愿往生的意乐,意乐愿往生,你还有啥顾虑呢?你在这决定了,不用后有的心,用不间断的心来认知这个东西,系念于此,念佛于此,你有什么不安的呢?所以在心,在缘,在决定!这些古德们把这个教诲深刻地传达给我们了。

  

可能超时间了。(注:佛七开示时间为十五分钟。)

  

这个事情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思维思维。我把这个条子好好地保存保存,一定要好好地思维思维。这真是我们出生死与沉沦的重大的环节。

  

(注:有人请师父带领大家念佛)我不领大家念佛,我只给大家提醒。你用什么心情来念佛?念佛——唯佛是念!顺法性念也好,顺佛愿念也好,顺你自己的意乐念也好,那都是你的福德因缘。要是顺妄想念,念他人的业,念他人的语言,不是念佛者,那就是矛盾的心理念佛,那很痛苦的,不安!痛苦!

  

我希望大家警觉起来,谢谢大家!

  2009结夏安居佛七开示(七月十四):意乐中发无上菩提心

  

今天是打七的第八天了,本来打七是打七天的,因为特殊情况,延续一天。过去打七不是为了几天时间,“七”在佛教中这个名词的意义就象中国的“三”是一样的,就是表示变化,表示无穷的意思,就是念佛无穷,念佛广大,念佛成就,这样的一个说法。大家慢慢地就把打七变成念七天佛、念几个七天佛,这样的一个时间概念了。佛陀的智慧深广如海,广大无际,不可称誉,所以说打七实际就是相应的意思,来去除我们的生死烦恼,步入清净智海。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来提示我们供养这样的无量寿无量光;归命无量寿无量光;降服烦恼无量寿无量光;具足无量寿无量光;广大的妙用无量寿无量光。这一个“南无”,我们站在供养的角度、礼敬的角度、归命的角度、具足的角度、降服烦恼的角度、方便妙用的角度都是一样的,这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供养义、礼敬义、归命义、具足义、降服烦恼义、方便利世义。这样一个“南无”就有无量的涵义,所以一般我们随自己的发心相应地来运用。

  

那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随着每一个人的意乐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或者说世俗愿望来表达它实际的作用,就是心在起作用,真如心在起作用,性德心在起作用,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在起作用。当然回过来说,我们每一个有情自身所发心在起作用,就是缘在起作用。那么对境缘,就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是个对境缘还是一个无对的缘呢?若是我们发心了解这个无量寿无量光是一切众生与诸佛共同所运用的一个所谓的法性也好、佛性也好,那我们这样“南无”,就会来真正地唤醒我们对自心意乐的认知。

  

我们自心的意乐是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角度的,所以说有千千万万个众生有情、十个法界,皆是依法性分延出来各种意乐与作为,被迫无奈(或)主动明亮,那么被迫无奈就是众生流转于六道;光明、喜悦、清晰、自在就是诸佛如来菩萨等来运用无量光无量寿。那我们平时把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给埋没在生死烦恼业海的海底了,在生死业海中我们在飘荡,但是这个珍宝从来也没有丢失过,所以我们怎么把生死烦恼业海化作阿弥陀佛的智海愿海呢?实际一称南无佛,一真皆真故,所以心念一举,全体即是,不假第二方便。古人讲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实际就是心念、所缘一变(则)一切就变了。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深刻的体会,人在清晰安乐顺畅的时候,似乎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是有意义的,人在心智灰暗、逼迫、迷茫的时候,似乎什么都不好了。实际就是一个念在起作用,这个念我们要训练它,让它能主动、清晰、简洁、圆满、清净、利世、欢乐、如实,那我们这样就是一个智慧者,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一个真正的“子若忆母,如母忆子”这样的忆佛念佛之人,要不然我们就会迷失、沉重、颠倒、排斥、苦恼、压迫,种种就逼迫我们,那这就是没有念佛的人。

  

同样一个心念,它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净缘与染缘,所以染缘者六道生死轮回;净缘者四圣成就,种种功德。那我们这一个心念就这么不可思议,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么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近代印光法师讲了这样一个美妙的言说,“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烦恼业海亦从心想生”,若人深达此义,何人还妄受轮回呢?要是我们真正地了解了,真正地了解了生死轮回、诸佛如来正遍知海皆由我们现前的心想生,不管是凡心圣心,实际这个心知道作什么、缘什么就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我们平时的执着,就是执着于取相的差别,你看我们就在这个殿堂里面,每一个有情的心理、语言、作业、形象都是有差别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其“本”无别——就是它的本性没有差别,那我们能这样呢,就是一念之中能觉悟这个房间所有差别众生的本,所以究其本,明其性,人得方便妙用。那要是迷其本了,失其本,昧其性,我们就开始在这个人群中就开始不安了、烦恼。

  

所以见其性,明其本,那我们就能在差别中无对无待,欢喜面对。要是迷失于种种相而昧失于本性,人就会排斥啊、对待啊,人就会用边见相互地产生异议,那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性德名号、这样一个圆满名号、清净名号、无对待的名号,就消除我们这些修行人、住寺院的人的这种对待的心、对立的心,让我们的心能无对无待的通融、平和、清净下来,远离自卑与骄慢,作一个如实的、平等的、清净的、安乐的念佛人。这样就不辜负我们这样一个殊胜的旷劫以来难遇的念佛机会。

  

旷劫以来我们轮回六道的机会不可言说,念佛之机会少之又少的,那我们一生中要真正遇到念佛的机会,实在是清净平等在不断地印证我们,唤醒我们,也是告诉我们人人本来具足清净平等,一定要远离排斥对待,这样我们就会离苦得乐,从心智上畅明自心与佛心之无别,真正地用佛心印契每一个众生的心,这样就会发起广大的慈悲心;运用真实的智慧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真正地得佛法的方便,所谓的方便者就是令自他离苦得乐,了晓法义,成就菩提。

  

象我们在这样一个热恼的娑婆世界中,能静静地来用这一个明确的、无得失的平等佛号,来称念它,让它出生一切功德,就是无得无失的真正功德,所谓的在无得无失的这样的一个清净心中审观一切世间如幻的法事、佛事,而不是沉沦之事。沉沦之事,人就当真当假;佛、法之事,就是深达如幻,游戏于其间,不作任何苦乐的择取,但予苦乐众生以方便、解脱、予以智慧,要不然我们在六道中沉沦,实在是无有出期,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简洁、彻底、明快、饶益人无余,彻底无余,令所有的称念的有缘毕竟成佛。

  

我们这一生的发心或者说当下的发心十分十分的重要。要了解这个发心,那我们就意乐中发无上心。许多菩萨会这样认为,说“无上心是佛所发”,对,因为我们的心,凡夫心与诸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就是因为它的本质无别,所以说我们一样可以发无上心、运用无上心、回归到无上心,或者来启用无上心。这个“发”非是新增新减的东西,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功德,只是说我们平时没有运用它,如此而已。所以诸位善知识,善来认知!善来运用!善来认知!善来运用!

  

这一句佛号可能是念到明天(编注:打七结束),我们下面只能自己念了。因为集体念呢,共修的功德就是众人添柴火焰高,这里面碰撞的机会就更多,那么一个人可以因大家的因缘而来修行,来利益大家,大家相互利益,那么共修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取相分中说,众修的功德,就是大家熏修的功德是个人修行的功德永远不可及的;那顺性说,一人念、万人念,念念相同。那为什么我们说共修的功德不可思议,又说一人念与共念没有差别呢?以业相上来说,共修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都是业相众生,所以共修的利益,对这个世间的净化、对群体的净化、对我们自身的净化都是深刻的、是多层性的、是复合性的,它有整合的意思。那我们一个人在事相上去念,往往我们的修持力不是多层性的、不是复合性的、不是交织的,它是单一性的,所以一碰到事实,碰到众缘,有时候还会迷失,那么共修的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感激大家!谢谢大家了!

  

《如何念佛相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