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念头思绪都是良善完美的,心就能住于平安之中,不致心浮气躁、涣散不定;若念头不正,心就混乱不安。
2007/04/23
在行菩萨道上,遇到困难,不喊累、不说苦,反而愈挫愈勇,这是佛家精神,也是噶居寺宗风!
2007/04/22
度过修行的小苦,却超越人生的大苦,当解脱轮回、证得智慧时,那一刻将是充满着喜悦与光明。
2007/04/21
只学不修,就像珍贵经典束之高阁;只修不学,则像高阁经典中的蛀虫。学修皆不可偏废,方为中道!
2007/04/20
生命只在气息间,能活在不生气的气中,真是幸福。
2007/04/19
也想不精进,可免精进苦。几番细思量,轮回苦更甚,还是精进好。
2007/04/18
生命有无限的可能,当生起一念成佛之心,可影响全世界,与世界共鸣,在那一刻,世界是和平的。
2007/04/17
孔雀艳色,不及鸿雁;白衣丰足,出家德胜。
2007/04/16
上师就是佛,是慈悲智慧的表征、是真理的发扬者。依止上师,即是依止三世诸佛。
2007/04/15
要有智慧的孝顺,让父母放心;父母能放心了,才能安心修行。
2007/04/14
能施不求福者,是人真布施。
2007/04/13
菩萨行布施,只想到如何减轻众生的苦,一无所求。
2007/04/12
对生命负责,就应当珍惜法缘和资粮,及时精进。
2007/04/11
将心安置在一处,散乱的心就会专注集中,心一旦集中,一切的善就会慢慢的增长。
2007/04/10
当无法了达、彻悟「我」究竟是非实有的,是无我的时候,痛苦就会如影随形般。
2007/04/09
一切都是心创造出来的,究竟不可得;只有迷,迷则堕入轮回,悟则究竟解脱;在迷悟之间,一颗善良的心,希望永远都不会迷失。
2007/04/08
人其实好坏相杂,时而好,时而坏。如此,好人、坏人就没有决定性的答案。
2007/04/07
「僧」的意义:一、愿求解脱。二、聚集一切善。三、行者与空性不可分。
2007/04/06
凡夫所行善,与菩萨所行之善迥异,认知不同、染净不同故。
2007/04/05
同样的事情,之所以解读和作用各异,乃因人的分别心和执着所致。
2007/04/04
若在自己内心之中做承诺,犹如在石头上雕刻一般,无比坚固,纵然死亡也不会更动改变。
2007/04/03
承诺即是发愿。
2007/04/02
台湾把学佛、成佛看得太简单了。修行不是今天修,明天就什么都行,也绝对不是吃斋念佛就能成佛。
2007/04/01
顶礼不仅具有礼敬、谦卑、臣服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种供养。所以当弟子们顶礼诸佛与佛法时,信心自然生起。
2007/03/31
心,幻化而生一切万物,犹如大地;一切万物依赖大地得以成长。
2007/03/30
只要是慈悲的事,就值得坚持下去,永不休息。这样的精神就是行菩萨道。
2007/03/29
「文殊师利」意思是「持有诸佛之心」,「诸佛之心」就是「本来不生不灭、不老不死的智慧」。
2007/03/28
不懂得尊重自己生命的人,是不会珍惜佛法的;要能尊重自己的生命,才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如此慈悲才能源源不绝地从内心深处增长。
2007/03/27
修一切法,必须对佛法僧三宝具备非常坚固、不可动摇的信心 。
2007/03/26
将慈悲以智慧,用在生活中,这就是修行。
2007/03/25
给人欢喜,善业之始;给人信心,善业之中;给人智慧,善业之果。
2007/03/24
害怕抉择是因为没担当。
2007/03/23
不懂得怜悯自己的人,如何怜悯他人?
2007/03/22
戒律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铁链,而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身语意不造恶。
2007/03/21
人的思想不但不可怕,反而很可爱,因为思想是可以改变的。
2007/03/20
施不求福,为善最乐。
2007/03/19
心灵的满足,往往能为生命注入强大的能量。
2007/03/18
爱是一种至深的分享。
2007/03/17
修行如同吃饭,虽看起来没有什么,但不可或缺。要每天持续,千锤百炼后方能绽放出芬芳的花朵。
2007/03/16
过去的错不是罪,是病,要医好它,不是治罪判刑。
2007/03/15
心没有时间概念,只有概念的时间。
2007/03/14
当我们受苦、知苦、而欲离苦时,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净化。
2007/03/13
活在当下每一刻,保持觉明的心,不被妄念所占据,这才是修持。
2007/03/12
为了开显佛性,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修持,从失败中看见痛苦,并且战胜苦恼。
2007/03/11
人身与财富难得同时拥有,若不善加利用,广行利生善业,那么保留它只会徒增烦恼,一无是处。
2007/03/10
如何观照念头,不是观照什么念头。
2007/03/09
处理财产最好的方法,就是得于社会,用于社会。
2007/03/08
实际生活不是按照你的计画而定,当事情不如意时你仍必须接受事实;佛法的意义在此。
2007/03/07
待人亲切温和,是无上的喜悦。
2007/03/06
修行的人不能怕痛苦怕麻烦,因为麻烦本身,就是自我染习的具体表现。
2007/03/05
用欢喜心面对自已。用慈悲心对待别人。
以忏悔心接受横逆。以布施心回向功德。
认识无我法空真理。每天若能谨记这五句话,日子就不会难过了。
2007/03/04
不要同时执行两种计划,不要同时想两件事情,要能知足惜福,要能察觉无常,修行才能化苦为乐。
2007/03/03
任何的不幸都来自于我们的共业,根本要从自己本身止恶行善来作起。
2007/03/02
应该要永远想到,我为众生做的还不够多,这样才是佛教徒。
2007/03/01
每个人内心都有两个对立的我,其实那是善与恶的交集,如空谷回音,都不是究竟的我;我无我,无我亦非我。
2007/02/28
无常是轮回的脚。
2007/02/27
无常显现于一切处,即便这个身体的死,也不等于一切的结束。
2007/02/26
佛的本质不是肉体,是菩提。肉体有生死,但菩提却无生灭。
2007/02/25
因灭轮回止。
2007/02/24
了悟时不造新因,便能无后果,一如焚烧种子,令其难发芽。
2007/02/23
当下即现在果报,亦不离因;就像果熟落地,生生不息。
2007/02/22
不执取过去所造恶因,不住现前恶果,是化解因果的良方。
2007/02/21
烦恼与菩提的本质皆是空,因此说烦恼即菩提,两者不二。
2007/02/20
一旦证得菩提,就无菩提可证;心清净无染,连清净也不存在。所以菩提的本质也是不可得。
2007/02/19
完美的生命意味不再受苦,这是人类最大的梦想、最高的追求,也是修行的目标—证菩提。
2007/02/18
佛教,就是教人热爱生命、认真生活、懂得乐趣。
2007/02/17
以无私的大爱拥抱众生,心光开显之时,生命的火花将燃尽一切痛苦,彼时即是真自由。
2007/02/16
毋须思索生命的意义,当问自己:我能赋予生命何种意义?
2007/02/15
学习中最重要的是知错能改不二过,别替自己的面子隐瞒事实错误而说谎。
2007/02/14
承认错误需要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2007/02/13
生命的价值在于慈悲的实现。
2007/02/12
一味良药,无法医治所有疾病;一种毒药倒可毒害所有众生。
2007/02/11
能预知未来,只不过是懂得因缘法,不足为奇;能实际活在当下,这个了不起。
2007/02/10
唯有领悟到没有死亡,慈悲才会产生。不了解死亡真相的人,永远害怕。
2007/02/09
以感恩的心做利生的事,固封在你我心中那一盏永恒的灯,剎那光明,照亮的是自己,所影响的却是周遭。
2007/02/08
佛教不是安慰的宗教。
2007/02/07
呼吸间即是造罪,不呼吸时随业。
2007/02/06
做人难,是因为有「我」。
2007/02/05
报恩勿须说、去做就是。
2007/02/04
为习佛法要舍法执。
2007/02/03
为人是有快乐,但快乐的背后总是背对阳光。
2007/02/02
只有十年前,没有十年后。
2007/02/01
感觉成功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准备面对另一个更大的挑战。
2007/01/31
当心想要转向佛法时,恶业的气焰便会高涨,此时应向 上师祷告,只有在忏悔祷告当中,善的力量才会增长。
2007/01/30
从错误中领悟经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否则生活将会变得索然无味,生存就失去了爱与光。
2007/01/29
如果做善事不用大脑,就是只有慈悲,没有智慧。
2007…
《噶玛天津仁波切法语(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