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经讲过了,论他自己的业力,那是无量劫也不能够出离的。这是藉最下之机来彰显最上之法,能把这样的众生都直接超度到极乐世界,可见此宝箧印陀罗尼无比的殊胜!那我们一般的家亲眷属、冤亲债主,没有那么重的业力,要用此法超度,岂不是更容易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一定要好好的修此法,回向一切的众生,若能成就一个众生往生极乐世界,那我们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印光大师说:“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确实,有一个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了,那么他就能度化无量的众生,这样的功德都是我们修法成就的,我们想想功德大不大呀,大慈菩萨说,帮助两个人往生,就比你自己精进;帮助十几个人往生,你的福报就无量无边;能够帮助几百个人往生,你是真正的菩萨。所以,今天我们值遇此法了,真正明理的人,哪有不努力修持的呢!
【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这就是超度的方法,比一般其它的方法都要简单。在这一段当中,没有提到亡者有什么修行,这是他过去生中福德的感召,有能持诵宝箧印陀罗尼的子孙,就像《地藏经》上的婆罗门圣女一样,母亲已经堕落地狱,但由于她为母亲修福,母亲就往生到了天上。【我们读到这一段,千万不要发颠倒心,那么容易就往生了,自己就懈怠,不好好修行,甚至造恶,给别人说:“等我死后你给我念咒超度我到极乐世界。”唉,什么样的人都有!自己不好好用功,自己都*不住还来*别人,那就更*不住了。】其实这段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不是随便念念就能让人往生的,一定要有功夫才可以!
【有其子孙】那是不是只有他的子孙才能给他超度呢?不是的,这是告诉我们,给亡者超度,一定要有对自己父母一样的心才可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我们用此法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有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孝心,慈悲心。这样的心才与佛法相应,才能开显出法的力量;否则,若是名闻利养,自私自利,求别人恭敬供养的心来念宝箧印陀罗尼,咒本身功德很大,你念也不能说没有功德,但恐怕很难有多大的效果吧!我们讲一讲华智仁波切的故事给大家听:【华智仁波切,经常是以普通僧人形象只身一人独来独往,所以很少能被人认出。一次来到康区的一户人家门前,当时主人的母亲去逝了,迎请来本地颇有名气的上师作超度佛事。因他也是僧人装束,主人便将其请到室内。进门后看到那位上师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旁边是随身带来的小侍者,他们正在念诵仪轨,于是便坐到一个角落里,以神通观察发现那位上师正在想:主人家能否将那匹最好的黑马供养我呢?亡人的中阴身得知这位上师生起了如是恶念后便躲得远远的。小侍者却以真诚的大悲心祈祷亡人往生极乐世界而专注念诵,因此又将中阴身感召回来,但他无有能力将其超度。观到这里尊者暗自思量:若未与亡人结上缘,则无法超度他。便对主人说:“能给我一点吃的吗?”主人说:“佛事做完后可以给你。”超度仪式结束后,那位上师果然得到了黑马,而具有慈悲心的小扎巴(僧人)却仅得到了一张小黑牛皮。主人给了他一碗酸奶,如此已与亡人结上了缘,于是将亡灵超度了。尔后他自嘲地说:“贪心上师得黑马,悲心扎巴得牛皮,超度亡灵得酸奶。】从这个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自己存心的重要啊!一定要发清净的慈悲心!
【称亡者名】就是称亡者的名字,这是佛为我们说的,所以我们要照做。有些不知道名字的怎么办呢?以前也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着亡者的照片,或者称“某某的父亲”“某某的母亲”,以活着的人与他的关系来称呼也可以,佛菩萨的慈悲威力,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真诚心。
【诵上神咒,才至七遍】只要诵七遍宝箧印陀罗尼就可以了。但我们要知道,绝对不是随便念念就可以的,一定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行!
像明朝的戚继光将军,平日持诵《金刚经》非常精进,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位阵亡的士兵向他说:“明天叫我的妻子到您这儿来,请您诵一遍《金刚经》超度我。”第二天早上,那个士兵的妻子果然前来,士兵妻子向戚继光讲述的情况就和梦中所说的一样。戚继光当天早上就为他诵经。夜里梦见那位士兵向他致谢道:“感谢主帅您亲自诵经,因为中间杂夹有“不用”二字,我虽然可以脱离痛苦,但还不能超生。”戚继光很奇怪,突然想起诵经的时候,有婢女送茶饼来,他没有说话,只是挥手拒绝,心里的意思是“不用”。于是,戚继光把门关上,不让任何人打扰,有诵了一遍《金刚经》,当夜又梦见士兵向他致谢,说已经超生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超度是不能乱打妄想的,否则就不圆满!还有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记载“八载寒窗读楞严”的故事:倓虚法师没有出家以前,有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人叫刘文化。在1910年的时候,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在嘉兴寺一个多月,有个老和尚告诉他:“开慧楞严,成佛法华。”于是他对佛法对《楞严经》生起很大的信心。回来后,大家伙没事就研究《楞严经》,但都不懂。后来请问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也不懂。他们没办法,也就这样继续读了七八年的时间。当然,七八年读一部经,即使不能完全了解经义,也对这部经一定是很熟悉的了。刘文化最心诚,看不懂就在佛前磕头求智慧,他很专一很精进,结果就有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有一天他在药铺里看《楞严经》,他的对面坐着一位给药铺里管帐的先生叫黄聘之。他两个人离得很近,黄聘之低着头写帐,刘文化看经像入定一样,心里豁然开朗!眼前现出一种境界来:有山河大地,楼阁宫殿,周匝栏□,清莹澄澈,就像琉璃世界一样;还有一些天龙鬼神,护法八部,手里各拿著宝杵,在虚空伫候著。这个污浊世界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刘文化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来了两个鬼,而且这两个鬼还与刘文化认识。原来这两个鬼在世的时候,和刘文化都不错。后来因为打地亩官司,两个打输了,就气死了。刘文化虽然官司打赢,可是想想气死两个人,自己很后悔。于是他把家庭交给他弟弟来管理,自己出门访道寻师,开始禁绝酒色财气。后来夫妻之间失和,他老婆也气死了,还有一个小姑娘,也随著死了。从此以后,刘文化很伤心,也没有什么挂碍了,就天天住在药铺里,诚心敬意的看《楞严经》。现在现出这种境界,但两个鬼不是生气的样子,而且还给刘文化跪下说:“我们来求您慈悲超度我们。”刘文化说:“我自己还没解脱,怎么能超度你们呢?”“那两个鬼又哀求说:“只要你能答应一句,我们踏著你的肩就可以升天了。”刘文化就答应了一句,“好吧!”这两个鬼走过去,踏著他的肩膀就飘然升天去了。又过了一会儿,他死的那个老婆怀里抱一个小闺女也来了,也是跪着求超度。刘文化答应了一句,她们也踏著肩膀升天了。刘文化很诧异,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忽然他过去的父母也来了,见了他很欢喜的,并没跪下,彼此说了几句话,也踏著他的肩升天去了。对于这些境界,刘文化记得很清楚,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正在这样思量之间,忽然境界就消失了。
通过这两个公案,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要给别人超度,自己一定要好好修行,有一定的功夫才可以,不是随便念念就行的。另外还要清楚,就是要持好五戒等。真正持咒的修行者哪有不持戒的道理?如果你还经常做坏事,杀生,抽烟喝酒,要给别人超度是很难的。宣化上人讲法时提到:【在晋朝时代,云南有一位叫陈东院的居士,他深信观世音菩萨。他曾到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观世音菩萨道场。在他朝拜完毕,见到一位和尚在念法华经。便请这位和尚替他念经超度亡母,使她离苦得乐,早登天界。在功德圆满时,他家里的一只力气很大的牛,忽然间死去了。当晚这只牛托梦给他,告诉他说:“我是你的母亲,因为口业太重,罪孽太深,所以投生做牛。现在你请法师念经超度我,使我能离开牛身,但还未能离开地狱之苦,你再请法师为我念经超度吧!”陈东院得了这个梦之後,便再到普陀山去见那位和尚,请再次超度他的母亲。这位和尚念经时固然很诚心,可是酒瘾未断,偶尔会喝一两杯酒。当他知道陈东院母亲的情形後,就很诚心的跪在佛前念法华经,在念到第四卷的时候,他的口很渴,想喝茶,茶壶里没有茶;但见平时喝酒的酒杯里有酒,便把那酒喝完了又继续把整部法华经念完。陈东院又作了一个梦,梦见他的牛妈妈对他说:“我本来可以离开地狱的。当法师念第一到第四卷法华经的时候,地狱里遍满金光,且有金莲花生出来,正当我要投生时,忽然间有一股酒气充满整个地狱,第五到第七三卷的法华经就没有那麽大的功效了。你再请这位法师为我重念吧!”陈居士又把情形告诉这位法师。过去这位法师以为喝一两杯酒没有什麽关系,而经过这件事之後,他便坚守酒戒了。】
我们看到这个公案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要持戒啊?最起码五戒要守好,还有烟,五辛也不能沾。在《烟酒杀生过》中提到:【尤其是人们指望能将亡灵超度的上师们,如果吸烟饮酒,那简直就是故意将亡灵引入地狱的向导。】又说:【烟的来历是这样的:很久以前,魔王波旬无论如何也死不了,他的三个女儿中的大女儿说:“我杀害一千个众生。”当时波旬也不能死去。二女儿又说:“我杀死一亿个众生。”他仍然还无法死去。最小的女儿说:“我将胎血洒在地里,百般发邪愿:愿以经血为因生出毒叶,男女俗人尤其是佛门的僧人吸烟,以此过失七世中三代人天眷属不得解脱,千劫中必定不能从漆黑烟馆中解脱出来,毒叶产出的烟草遍及之处的所有天龙地神八部都被制伏,彼人耗尽所有的寿命、福德,眷属百姓受用衰减,彼人短命多病、畏惧怨敌,出现各种不幸,后世沦落于十八层地狱中。”她这样发恶愿后,魔王波旬才死去。…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