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P32

  ..续本文上一页可以说是密咒,也可以说是我们的闻性,这是心咒咒心打成一片啊!至于持咒的功夫那是很深的,我们念到极处,把能念的心和所念的咒语一时脱落,身心世界一切化空,而了了分明,这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其实嘴上好说,要做到这个功夫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看印光大师的念佛三昧:【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印光大师那是几十年的修持啊,都是真功夫,可不是我们嘴上说说而已。心中心密法的修持也是如此,上座要心念耳闻,下座要绵密观照,只有如法认真的用功才能真正的证得,若上座持咒时打妄想,下座又不好好用功,若要证得那是很难的,我们持宝箧印陀罗尼时也是如此啊,功夫很深。但如法的用功,去除妄想,功夫得力还是能做到的。下面我们再把夏莲居大德念佛用功的方法供养给大家,我们持咒也要如此,夏莲居大德说:【直心正向,一切莫管,字句分明,老实念去。慎勿舍外趣内,背境向心,于鬼窟中作活计。当身心一如,炽然而念】【未来勿将迎,已过勿留滞,专顾现前一句,字字分明】还有很多这样的开示,大家可以多看《莲公大士净语》,这些语录都是他老人家真实用功的窍决,对我们修行决定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多看元音老人对《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开示,这些都是持咒的用功窍决!

  三、我们修持宝箧印陀罗尼最好能够每天修持,数量完成的越多越好!因为密咒的修持,不是说我们会就可以了,一定要用功精进才能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比如宣化上人讲:“如果你虔诵大悲咒,每天一百零八遍,连续三年,那时你以大悲咒来为人治病,就手到病除。”大悲咒,我们很多人都会了,有没有这样的功夫呢?因为你没有如法的修持,没有完成一定的数量,所以没有这样的功德!密宗当中有许多的真言密咒,但都需要完成一定的数量,这个咒要十万遍,那个咒要三十万遍等等,并不是说你已经会了就都圆满了。现在很多人都是如此啊,这个咒我学会了,然后去学下一个咒,但每个咒都没有好好用功修持过,这样很难成就啊!宣化上人在讲大悲咒的时候就开示我们:【你要是单单记得大悲咒,单单学过大悲咒,而不诵不持,这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会诵。诵,就是离开书本来诵念大悲咒;持,不是今天诵念,明天就不诵念,后天又诵念了。这个持,就是持续不断的意思。你今天念一百零八遍,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天天这么继续不间断的,这叫诵持。你要是间断,就谈不到诵持了!说:“我记得了,我是心里面记得,我不念它。”那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朝于斯,夕于斯”,早晨也是这样修行,晚间也是这样修行。不间断的,丝毫都没有懈怠心,没有懒惰心,这才是诵持陀罗尼。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大悲咒。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你的身、口、意三业不犯。你身不造杀、盗、淫,心不生贪、瞋、痴,口不起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者。】我们修持宝箧印陀罗尼也要如此,不要懈怠,每天都要坚持,越多越好!像现在有很多人每天都持诵一百零八遍宝箧印陀罗尼,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另外,还有许多要注意的。持咒可以大声念、小声念、金刚持、默念。我们一般出声念比较容易相应,但出声的时候不要太大声,否则时间长很容易伤气,如果你有些昏沉,则可以大点声;金刚持,就是声音在唇齿之间,自己能听到就好,金刚持也很好;默念,就是心里念,不过宝箧印陀罗尼有些长,默念听起来不太方便。在持咒的时候,中间不要间断,不要夹杂闲话。在密宗《本续》中说:“如是净秽为千倍”,净就是专一诵持,秽就是念诵时夹杂闲言杂话,两者的效果有千倍之差。莲花生大师也说:“一年精进杂诵持,不如一月专诵佳。”莲花生大士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中夹杂闲言杂话的念诵,还不如专心致志念诵一个月的功德大。所以,真正修行的人,没有必要时,尽量不要有太多的闲话,还是多持咒的好。除非你在持咒时,突然有事找你,你可以停一下,但最好还是不要夹杂的好。我们如果能发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来持诵宝箧印陀罗尼那最好,这样心力不可思议,咒力不可思议,必定能有广大的功德,必定能够快速的圆满成佛的资粮!

  下面我们来看经文:【尔时,佛说是神咒已,诸佛如来自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世尊,出浊恶世,为利无依无怙众生,演说深法。如是法要,久住世间,利益广多,安稳快乐。”】

  当释迦牟尼佛说完宝箧印陀罗尼后,这时诸佛如来“自土聚中出声赞言”,声音从土堆中传出,不是从虚空中传来,表明此宝箧印经法就是一切诸佛。就像前面的经文“是诸如来所有三身亦在其中”。“善哉!善哉!”诸佛的赞叹用了两个“善哉”,表明赞叹到了极点,此法有无量功德,能满一切众生愿,称诸佛度生本怀,所以才有如此的赞叹。同时,这也是一切诸佛同来证明此法的功德利益,我们看到这里,要生起信心啊!“释迦世尊,出浊恶世”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五浊恶世,那是乘着大悲的愿力而来。在过去无量劫以前,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曾经与很多菩萨一起发愿,但其它的菩萨们很多都发愿住持清净的刹土,而释迦牟尼佛却哀悯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发五百大愿示生五浊恶世,真是慈悲到了极点。我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那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他是我们的本师,根本的老师,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弟子。“为利无依无怙众生,演说深法”我们一切众生除了三宝外,没有任何的依*。即使是天王,他们尚且也在轮回当中,又如何能帮我们脱离轮回呢?佛是我们的依怙,为我们“演说深法”,深法在这里就是指的宝箧印陀罗尼,里面有诸佛的功德,所以叫深法。

  这一段很像《佛说阿弥陀经》的一段:【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其实这部经典当中,有很多都与净土相似,后面还提到往生“极乐”等等,处处显出净密不二,此经与净土法门同是利益众生的大法!再看下面:“如是法要,久住世间,利益广多,安稳快乐”这是诸佛为此经的授记,将会长久的住在世间,对众生有广大的利益,能给众生安稳和快乐,就像念佛法门一样,佛的经典,将来慢慢的都会隐没,到后来只有念佛能利益众生,其实此法也是如此啊,将会“久住世间”。我们看此处是不是与讲念佛的一样啊,确实都相同!

  【于时佛告金刚手言:“谛听!谛听!如是法要,神力无穷,利益无边,譬如幢上如意宝珠,常雨珍宝,满一切愿。】

  这个时候佛告诉金刚手菩萨,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谛听!谛听!”仔细听,仔细听,佛用了两个“谛听”,代表下面开示的内容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是法要”就是指的宝箧印陀罗尼,“神力无穷,利益无边”它的威神力是无有穷尽的,对众生的利益也是无量无边的。“譬如幢上如意宝珠,常雨珍宝,满一切愿”这是佛打比喻来说明此法的殊胜。“如意宝珠”有时又称摩尼宝珠等,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杂宝藏经》卷六说,如意宝珠出自摩竭鱼之脑中;《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说,“如意宝珠或由龙王之脑中而出;或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以利益众生。此如意宝珠系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地藏菩萨等之持物,能满足众生之意愿。”总之,这里是用如意宝珠来比喻宝箧印陀罗尼能满一切愿!

  【我今略说万分之一,汝宜忆持,利益一切。】

  佛下面所要说的只是宝箧印陀罗尼万分之一的功德,我们看到这万分之一的功德已经不可思议了,更何况是全部的功德呢!“万分之一”我们也要清楚,这都是对机说法,从无量无边的功德中,说出对我们大众根机的一部分利益之事。“汝宜忆持,利益一切”这是佛咐嘱金刚手菩萨要记忆受持此法要,以利益一切众生!再看下面:

  【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

  这一段经文显示出宝箧印陀罗尼无比殊胜的功德力;另外告诉了我们超度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归西方极乐净土!我们看经文【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这一段是说超度的对象,是一个有极重恶业的众生,并且已经堕落到了无间地狱,还不是一般的地狱,是非常苦的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前面已…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