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功德,那么就会【官位荣耀,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疫疠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这几条所说的主要是世间的安乐利益,为什么说世间的利益呢?因为上面是【若人求福】,人们所求的是世间利益,那么佛恒顺众生就说世间的利益。最后一句:【一切所愿,任意满足】是总说,不论什么愿都可以满足。这几句简单来说就是,升官等荣耀的事情,不需要求也会自然来到;寿命富饶不需要祈求也会增加;怨家盗贼不需要讨伐也会自然退却;【怨念咒诅,不厌归本】如果有人对你有怨念咒诅的事情,你不需要厌烦这些,他是不能得便的,并且会回到他自己身上。这一句很像《普门品》上的:【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很多人疑惑,佛菩萨慈悲,为什么还要归到他本人的身上呢?苏东坡就改过《普门品》上的这几句,他把“还著于本人”改成了“两家俱莫事”,就是两家都没有事了,但他这种做法就遭到了古大德的呵斥,经文没有错,人怎能随便改经文呢?此经与《普门品》都是正确的,他要害人种恶因,自然自己得报嘛,这也是《四十二章经》说的:“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就是你送礼给别人,别人不要,那个礼物还是你的嘛。其实,还归他本人也很好,这样他就知道害人就是害自己了,以后就不敢再作恶了。【疫疠邪气,不拔自避】,这些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种种的邪气等,不需要拔除自然就能避免。【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五伦关系中夫妇的关系很重要,在这里可以看到,礼拜供养宝塔能感召很善良的夫妇,“善夫”是对女人来说,“良妇”是对男子说的,有很好的夫妇,就会“家和万事兴”。并且不需要祈祷,也能生贤良美丽的儿女。人的子女有四种原因而来:报恩、抱怨、讨债、还债。若生不好的子女,则一生都会很痛苦;只要礼拜供养宝塔,自然能感召贤善的子女,自然能孝养父母,光耀门楣等。【一切所愿,任意满足】,上面只是举例来说,每个人的愿望都不同,但都能满足,包括出世间成佛的愿!
【若有乌雀、鸱枭、鸠鸽、鸺鹠、狗狼、野干、蚊虻、蚁蝼之类,暂来塔影及踏场草,摧破惑障,觉悟无明,忽入佛家,恣领法财。】
这段是讲对于畜生道众生的利益之事。若有【乌雀、鸱枭、鸠鸽、鸺鹠】这几种是天上飞的鸟类。“乌雀”,有的经本上是“鸟雀”,“鸱枭”,是类似猫头鹰的鸟类。“鸠鸽”,鸠鸽科的鸟类,和家养的鸽子差不多。“鸺鹠”,是一种小型鸮类。【狗狼、野干】前面讲过“野干”了,这几种是地上的走兽之类;【蚊虻、蚁蝼】是指蚊子蚂蚁之类的小动物。【之类】前面几种只是举例,其实还有很多,都包括在内,这些动物只要【暂来塔影及踏场草】,很短暂的时间来到塔的影子或者蹋到塔所在地的草,真是接触到塔都能解脱,下面是它们得到的利益:【摧破惑障,觉悟无明,忽入佛家,恣领法财】“惑障”与“无明”前面也提到了些,这些都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些动物接触到塔,就可以摧破这些障碍,得到觉悟,能够很快的生到“佛家”,就是佛的净土,任意的领受法财,它们可以见佛闻法,好好修行,快速成佛。所以,有宝箧印塔的地方,不仅是人,很多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所以,我们要随分随力的建塔,这样就能广利众生了!
【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
这一句是承接上面来说的,动物们只是接触塔影还有蹋场地的草,都能有这样的功德利益,更何况是人,或者见到塔的形象,或者听到塔上铃铎的声音,或者听到塔的名字,或者当着塔的影子,那么他的罪障都会消灭,所求的事情都能如意,现世就会身心安稳,命终以后的将来就能生到极乐世界。我们看到【或闻其名】这一句,知道念【南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塔梭哈】是有经文依据的,这样也可以【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在《普度实录》上我们也看到念经题的感应很殊胜,确实如经典所说。在这里又提到“极乐”,可见佛处处为我们指归西方极乐净土啊!通过这里我们看到,建造宝箧印塔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极大善巧方便,我们除了诵经、念佛、讲经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广利众生!
【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此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轮王。】
或者有人随力的,以一丸般大小的泥来涂抹宝塔毁坏的墙壁,或者运一块如拳头般大小的石块来扶正塔基质倾斜的地方,那么因为这样的功德,就会增加福报和寿命,命终以后就会成为转轮圣王。转轮王就是转轮圣王,也是在人道。此王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所以叫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所以也叫飞行皇帝。转轮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减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出世。转轮圣王有四种,八万岁以上的是金轮王,掌管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其余三种出世的时间不一定,但也有说两万岁出世的是铁轮王,四万岁的是铜轮王,六万岁的是银轮王;银轮王掌管东西南之三洲;铜轮王掌管东南之二洲;铁轮王掌管南瞻部洲。我们只能略微提一提,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看看《大楼炭经转轮王品》《中阿含经》王相应品等经。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就是现的三十二相,但佛菩萨的三十二相有七事胜转轮圣王: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其实,三十二相只是佛随顺众生的应化身相而已,佛的报身那是有无量的相好,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八万四千光明】。总之,转轮圣王的福报非常大,我们对宝塔能做一点点的修补等,都能感得转轮圣王的果报,可见宝箧印塔实在是修福的殊胜对境!【命终之后成转轮王】,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现在也修补塔了,那么死了以后就会成转轮王了,现在造点恶没事。你这种想法大错!要知道我们命终后到哪里去,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心力,一个是业力。心力很重要,若命终时生起极大的善心或恶心,随着这一念心,就会去转生了。比如阿祈达王一生修福,临终之时,因为有人不小心把扇子掉在他的面上,他生起嗔心,随着这一念心就堕落恶道;还有一位在家修行的男居士,临终因为听到妻子的哭声,心生贪恋,随着这一念贪心投生为妻子鼻孔里面的小虫。当然这两位的修行还是功不唐捐,后来也是遇到高僧为其超度而得解脱。还有母女二人过河,但河水很急,两人都被河水冲走,母女彼此互相生起善心,母亲想:“若我孩子能够得救,我死了也没事”,女儿想:“若母亲能得救我死了也行”,由于彼此都在善心中命终,所以都升到天上。通过这些,可见心力的重要。另外是业力,我们这一生既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命终往哪里去,要看哪个业强,若善业强则往善道去,若恶业强则往恶道去。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后,就应该发殷重心修持善业,修持佛法,好好念佛,则我们心重业强,临终决定得生净土。在这里说“命终后成转轮王”绝对真实不虚,你修补塔绝对有这样的功德,乃至将来还会因此得度成佛,这都是善法的功德,但我们也不要有恃无恐,明白心力业力的重要,岂有投机取巧不好好修行的道理?
【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如果我灭度后,有四众弟子,在宝箧印塔前为了拔济苦界众生的缘故,供养香华,至心的发愿,诵念宝箧印陀罗尼,那么就会文文句句放出大的光明来照触三途,众苦具都会辟除,众生脱离苦趣,佛种芽苗萌发,随意的往生到十方净土去。
这里【苦界】主要指【三途】,也就是火途、血途、刀途,也就是三恶道;我们再看这一段,【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这是恭敬供养宝塔,以宝塔为拔济苦界的对境;【至心发愿,诵念神咒】这是以诵念宝箧印陀罗尼为拔济苦界的方法;“济苦界故”“至心发愿”,这是佛教导我们要发救济恶道众生的大愿!
“至心发愿”这句很重要,什么叫“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的非常好:【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诈百断,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由善导大师的开示,我们要清楚,我们要真实的发愿利益恶道众生,绝对不能有虚假的心,否则就得不到下面所说那么大的效果。
“发愿”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大愿!发愿很重要,前面提过,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讲:“修行要务,立愿居先。愿力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在这里,我们要再说一些关于发愿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学佛还是不太明理的,甚至是颠倒,所以要多说些!我们即使是行善法也不能发恶愿,在喇拉曲智仁波切著的《极乐愿文大疏》中说:【若有微乎其微的有漏善根,则发恶愿也很容易实现:往昔,一个叫能空的年青人被许多军兵杀害,临死时他发了恶愿,以他曾供养舍利子尊者斋食的善业力,恶愿成熟,他转成了一个牧区的黑夜*;邬金莲师、静命堪布、国王赤松德赞昔日修道时,建造夏绒卡绣佛塔过程中一头运土的牦牛因发恶愿而转为朗达玛国王;另有一位软弱的老僧…
《《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明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