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念之间(中)▪P2

  ..续本文上一页正確的观念即是-面对一切顺境而「不贪恋」;面对一切逆境而

  「不逃避」,便达到不取不捨之境。

  

生:正確的观念如何界定?

  师:內心是平等、清净、自在、积极、慈悲、利他…,简单的说:「自己快乐、

  別人高兴、一切圆满。」这些皆由正確的观念,所带来的喜悦!

  生:不取不捨又为何义?

  师:人皆有分別的心態及概念,所以,常有爱与恨、喜欢与討厌。譬如:

  一、遇到顺境-合我意为「顺境」。故起贪爱,心想拥有,想尽办法来取得!因爱,故贪恋不捨,沉溺其境,但顺境终因无常而消失,心便痛苦!

  二、遇到逆境-不合我意为「逆境」。故起厌恶,心想远离,一心想要捨去!因恶,故时时刻刻,想要逃避,虽逆境终会变化,但又会遇到其他不如意,因此,心常痛苦!

  生:要如何达到此心境?

  师:应以「平等心」面对一切境界。简言之,將分別之概念转成「一视同仁」的心来看待。可从六个角度来解析:

  一、-我有苦乐的感受。合我为「乐」、不合为「苦」,何乐何苦,皆为个人认知所產生的,应破除此概念。

  二、-人有善恶的概念。好人为「善」、坏人为「恶」,其实善非善,恶也非恶;好人值得「学习」,坏人引以「借镜」,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內自省」。故两者皆可为师。

  三、-事有好坏的两面。顺利为「好」、不顺为「坏」;好事「不得意」,坏事「不在意」,好 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力就好!

  四、-时有先后顺序。已到为「先」、未到为后」;时机未到「可准备」,时机已到「好发挥」。要先潜龙勿用,方可飞龙在天。

  五、-地有动静的环境。吵杂为「动」、安寧为「静」;静处「养心性」,动处「练功夫」。汝 心不动,外境又耐您何?

  六、-物有美丑的形態。欣赏为「美」、厌恶为「丑」;物美「不迷惑」,物丑「不排斥」。如  同「情人眼中出西施」见人见智。

  

  成功者面对一切,接受一切,即不去取一事,亦不贪求一物也。

  

  自我省思

  

1、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观?

  2、您会应用不取不捨吗?

  3、人如何常保持平等心?

  

成功的抉择-能捨能得

  

   能捨並非捨去一切有形的物质,而是捨去內心的「执著」与「烦恼」;

  能得不是得到所有的荣华富贵,而是获得自心的「安祥」与「清净」。

  

生:能捨一定能得吗?

  师:不一定,您给我壹万元,我不一定会回报您;相对的,我送您智慧,您未必可以给我智慧!

  生:难道这句话,错了吗?

  师:此话无错,是人常误解。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能捨未必得;由精神的层面来说,能捨必能得!譬如:遗失一指戒子,未必能得一指戒子,或是其他代替品。此时,失主的內心是懊悔及不捨,著急和不安。若懂,捨得之意,当下即捨去自我折磨之苦,而能获得內心的清净。

  生:这样我懂了!

  师:笨蛋!

  生:老师您怎能骂人!

  师:您不是说,懂了吗?

  生:啊!对了!

  我应捨去內心的忿怒,自然就能得到清净自在,不然就是患得患失!

  

  自我省思

  

1、您当捨什么?

  2、您常得什么?

  3、何谓捨得呢?

  

成功的观点-学会放下

  

  成功的人是学会「放下」,而非拥有!当您想要拥有一切,即是失败的开始!

  

生:人因为一无所有,才要努力去追求其梦想,让自己美梦成真;人要奋斗,才不会让別人看不起;人要发挥其潜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为何?老师会如此说呢?

  师:人因为「想求」而苦,若无求-苦从何来!

  人因为「想要」而苦,若无要-苦从何来!

  人因为「想有」而苦,若无有-苦从何来!

  有智慧的人一听,便知那是积极的人生態度;不瞭解之人一闻,以为这是消极的观念。所谓,「无为,无所不为;有为,无所能为」!

   请您不要误解我之意。譬如:

   「学会放下您的『罣碍』,就能事事无碍!

   学会放下您的『执著』,就能通权达变!

   学会放下您的『贪念』,就能知足常乐!

   学会放下您的『傲慢』,就能虚心求教!

   学会放下您的『恐惧』,就能心安理得!

   学会放下您的『嫉妒』,就能欣赏別人!

   学会放下您的『憎恨』,就能宽恕仇人!

   学会放下您的『烦恼』,就能一切自在!」

  所以,能放下的人,才是不简单的人物!

  

  自我省思

  

1、何谓放下?

  2、放下什么?

  3、提起什么?

  

成功的领悟-无有得失

  

  有得必有失,那是「相对」的概念;无得亦无失,这是「绝对」的体悟。

  

生:为何人常有得失心?

  师:因为,人有「得到」的概念,故有「失去」的对待。譬如:

  「有恋爱的甜蜜,必有失恋的苦涩!

  有获利的喜悦,必有亏损的难过!

  有胜利的成就,必有失败的挫折!

  有鼓励的讚美,必有批评的毁谤!

  有快乐的满足,必有痛苦的折磨!

  有正义的一方,必有邪恶的一面!」

  有相对概念的人,其心定有得失,既有得失,便有起伏,而產生苦乐的交战!

  生:如何破除呢?

  师:您失恋的时候,为什么会痛苦?

  生:因为失去爱人。

  师:爱人是您的吗?

  生:………不是。

  师:既然不是,那有失去!是人们错误的想法,以为爱人是他的,故有失去之感觉。「她是她」、「您是您」,每个人皆是独立的个体,既无得到,也无失去,只是「缘到相聚,缘尽分离。」能悟此理,便由相对而契入绝对!

  

自我省思

  

1、 为何无有得失?

  2、 何谓对待概念?

  3、 如何契入绝对?

  

成功的表现-谁胜谁负

  

  人之所以想出名,是为了要让別人「看得起」;想有钱,是为了让

  自己有「安全感」!

  

生:难道老师您不想让人尊重吗?

  师:您觉得怎么做,別人才会尊重?

  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师:何胜?何败?

  生:成功別人就会看得起,失败他人就会看不起。社会本来就是这么现实!

  师:您的成功,別人不见得「看得起」;您的失败,他人不见得「看不起」!您不要误解。

  生:为何呢?

  师:成败是您「个人」的看法,並非所有人的见解。 譬如-您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却没有家庭的温暖;您在学术上建立权威,可是內心依旧是孤独。人人见到您都在称讚,却不是真心;每个人都说您成功,可是您却不快乐。

  生:那该怎么办?

  师:尊重自己,別人才会尊重您。

  生:万一別人还是不尊重呢?

  师:那是他的事,不是您的事!不要想所有的人都会肯定您,连圣人都是如此!佛陀!都有人想害、耶穌!被人钉於十字架、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得志。

  生:这样我懂了!但是钱呢?

  师:人若是需要,藉助「外在」的东西,才会有安全感。此人本身就有问题!唯有內在安定,外在才能安,故心安一切安。心若不安,谁能安汝。

  

  自我省思

  

1、打败谁?才是胜利者。

  2、活到现在,您胜或败?

  3、什么是成功的表现呢?

  

成功的行为-民胞物与

  

  人活在天地之间,当「爱护自然」;人处在彼此之间,当「珍惜缘份」。

  

生:人类的行为跟万物有何关係?

  师:头顶蓝天,脚踩绿地,人居其中。我们是万物之 一,当然跟一切万物有关;不论是有情的生命,或是无情的物质、不论是有形的现象,还是无形的真理,我们皆与大自然密不可分!因为,「处处有道,事事有理,名为道理。」宇宙之间,有 其一定的规律,所以,古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便是这个天理。

  生:我们当如何与人、物相处?

  师:人要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別人;爱所有人的人,才会爱一切物;爱万物的人,才会爱天地,就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相处可从四点来谈:

  一、与自己相处-我们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最难缠的敌人,也是自己。您可以与己对抗,亦可与祂和解!人不要自我伤害,更勿自欺欺人。瞭解自己、关心自己、鼓励自己,走出您的人生,开阔您的生命,与「自己和解」吧!

  二、与他人相处-「彼」为他人,「此」为自己,故为「彼此」。不要与人產生对待,因而生起分別 心,他人胜於我,故起「嫉妒」;我胜於他人,故起「傲慢」。心中的「不平」,会让人不满,…

《一念之间(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一念之间(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